生娃跟想像中不一樣,為了避免尷尬,提前了解「產房冷知識」吧

2020-08-02     育兒小香

原標題:生娃跟想像中不一樣,為了避免尷尬,提前了解「產房冷知識」吧

回想一下自己生娃的經歷,大家覺得想像中生娃的過程,跟實際體驗有什麼不同?

之前看到過一位寶爸的經歷,妻子比預產期提前3天生娃,

當時是深夜

沒打電話通知雙方父母。

結果這位寶爸在陪產的時候,因為太過緊張而暈倒了,無奈醫生幫忙聯繫了家屬,兩家老人來了之後真的是又氣又笑。

其實在產房內有很多大家想不到的事情,為了避免尷尬,這些「冷知識」有必要了解一下。

1)醫生不會讓產婦喊出聲

可能是電視劇看多了,每當有生娃的畫面時,總是會看到她們很痛苦的喊著,等到了產房後就會

知道不一樣

滿頭大汗是真的,表情痛苦也是真的,只是分娩過程中,醫生是不會讓產婦喊那麼大聲。

因為大喊會讓產婦無法用力,而且體力消耗太快,使分娩變得艱難,真的像電視上演的那樣喊下來,估計嗓子也會啞掉。

2)老公陪產,狀況百出

現在有些醫院會允許有家屬陪產,大多數女性會選擇讓自己的

老公進產房

大家可能看到很多人形容老公經歷陪產之後,能夠體會到自己生娃的辛苦,變得更加疼愛自己。

可妻子第一次生娃,老公也是第一次陪產,在那樣一個場面下,老公的表現會

「狀況百出

」,有時會讓產婦和醫生很頭疼。

丈夫們可能會緊張、害怕,或者是擔心妻子痛而憤怒地跟醫生吵架,還有就像上面那位丈夫一樣,陪產時自己先暈過去了。

3)分娩時會「便」出來

想過自己在產床上的各種情況,就是沒想過自己會排便,不過醫生不會嫌棄,反而會夸產婦用力正確。

雖然這有些尷尬,但在醫生眼裡很正常,准媽媽到時一定要聽醫生的引導,不要因為怕排便就不敢用力。

4)我的孩子咋那麼「丑」?

雖然生娃之前有心裡準備,知道寶寶剛出生時顏值可能不那麼高,但看到寶寶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質疑:

咋這麼丑?

剛出生皮膚紅紅的還有些皺巴巴,閉著眼睛張開嘴巴大哭等等。當然啦,媽媽們也只是說說而已,她是很愛孩子的。

5)生完孩子後,媽媽不能跟孩子一起出產房

正常情況下,產婦分娩之後,要在產房內觀察一會再出產房,寶寶是先被抱出去的。有側切、撕裂或者剖腹產的產婦,還需要縫合傷口。

你會在產床上看著醫生忙著給寶寶剪臍帶、清潔、稱體重,

然後醫生抱著寶寶出去報喜

,留下自己跟醫生在產房中等待。

生孩子之前只擔心疼痛,糾結順產或者剖腹產了,但親身經歷過之後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多「冷知識」。

在預產期一個月前,就要準備好一切用品

現在大家提前準備待產包的意識比較強,但要注意的細節就是不能完全按照預產期計算,儘量在預產期前1~2個月就

準備好所有物品和證件

這樣做是為了避免產婦有哪些緊急情況時,手忙腳亂帶不全東西,到了醫院很麻煩。

分娩方式參考醫生建議

雖說順產是大部分產婦希望的方式,但由於某些特殊情況,產婦或者胎兒身體不允許時,

醫生會建議剖腹產。

這時就不能執拗的堅持自己想要的分娩方式,保證安全才最重要。

糰子媽心裡話:

分娩是女性人生中重要的一關,也是最難過的一關,所以好好保護她吧。

【今日話題】大家在分娩時有哪些沒想到的事

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S7AMtHMBURTf-Dn5ZF0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