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燕園全國家長學校家庭教育系列篇(二十四)
家庭教育實例:人際交往培養,讓孩子學會讚美,贏得好人緣
案例:讚美讓彼此成了好朋友
琴琴和小菲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小菲到老師辦公室去修改作業,回家時,天下起了雨,這時候,小菲看到琴琴正在拿著雨傘等自己。小菲很感動地說:「我就知道你會為人著想,太謝謝啦!」
沒想到,小菲的一句話,也讓琴琴特別感動,她覺得自己被小菲深深地信任著,從此,兩個人的友誼更深了。
小可與小鳴本來是關係不太近的兩位同學,有一天,小可在小鳴的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了她發的手工作品,非常地精美,還配了音樂。
第二天,小可見到小鳴特意說:「哇,你太有才了,那些作品都是你做的嗎?」
小鳴不好意思地笑著點點頭。
「怎麼做的呀?能教教我嗎?」
看到小可那麼感興趣,小鳴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不知不覺中,兩個人一下子近了不少……
如何讚美別人才能贏得好人緣
積極關注別人:對對方濃烈的興趣實際上是一種對對方的積極關注。對對方的深入了解和真正興趣,會讓對方覺察到他在你心目中的位置。比如案例中小可不但看到了小鳴的作品,還很真誠地向她請教,這讓對方感覺到被關注的價值感。
讚美要具體,要有細節:雖然誇讚對方聰明、善良、能幹等,也會讓對方感到被鼓勵,但是如果總是這樣泛泛地讚美,就會讓人覺得言不由衷,時間長了就聽膩了。而我們讚美對方,實際上是真正地去欣賞對方,向對方學習。因此,做到具體,不但讓對方感覺到你讚美的真誠,也可以讓我們自己更好地學習對方的優點。比如,讚美對方善良時,最好要結合一件具體的事情,比如「他特別善良,經常早早到了班裡幫助同學打掃衛生。」
藉由第三者表達讚美:比起直接的讚美來,藉助第三者的讚美方式,更容易被人信服,會讓人覺得這種讚美更有分量。因為,這份讚美不僅僅是來自一個人的評價,而是來自讚美者以及傳達者共同的評價。利用這種讚美形式,就算讚美詞里有稍許的阿諛奉承之味,也因為有了「第三者」而被修飾得恰到好處。在這裡,「第三者」的選擇是決定此招成敗的關鍵,一般來講,越是在對方心目中有權威的人,越容易起效果,這是因為「權威效應」會不同程度地在我們中間起作用的原因。當然,如果「第三者」是對方的競爭對手也會起到很好的效果,畢竟被對手認同是件值得驕傲的事。值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要選擇對方看不上、瞧不起的人作為「第三者」,這樣的做法很難奏效不說,弄不好還會牽連了對方對你的印象。比如,讚美對方做事認真,可以說:「那次老師還說,讓我學習你的認真精神呢!」「我媽媽經常說起你很認真,讓我多向你學習呢!」
讚美別人避免陷入誤區
不傾聽:如果你讚美別人時,不能耐心地傾聽對方說話,只是連珠炮似地不停地表達,則對方很難收到你的誠意,進而讚美也收不到好效果。
過於空泛:讚美不具體,只是泛泛而談,時間久了,會讓人覺得是敷衍和虛假,並不能真正促進彼此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