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丨日本「關東大地震」後的國難財

2020-05-19     來點兒

原標題:冷知識丨日本「關東大地震」後的國難財

「關東大地震」後的國難財

「関東大震災」/ Wikimedia

⊙「金庫破り」

1923年「関東大震災」(かんとうだいしんさい)之後,一群手舉「金庫破り」大旗的人經常在火災遺蹟附近來回溜達。

一說到「金庫破り」(きんこやぶり),大家或許會想到利用工具打開牢固的金庫、並從中搶奪金物的強盜行為。

可這種無論什麼年代都會被追捕的盜匪,會傻到大搖大擺自投羅網嗎?

當然不會,當時所謂的「金庫破り」服務,就是幫助自家保險柜「因震災或火災受損而無法打開」的有錢人開鎖而已。

⊙「マスク屋」

除此之外,當時還有一種買賣如當今般盛行:賣口罩。

在當時,口罩主要有兩大用途:

一是在清理火災之後的廢墟時,防止吸入粉塵或煙灰。

二是由於震後遺體過多,又時值9月酷暑,故而用於遮擋來不及處理的屍體所散發的腐臭。

日本古代的「月経小屋」

「月経小屋」/ 辛酸なめ子

在日本古代,處於生理期的女性被視為污穢纏身,不僅生理用品的選擇餘地很少,而且還會被關入一種名為「月経小屋」(げっけいごや)的地方進行隔離。

不過這種習俗只存在於瀨戶內海與伊豆諸島等日本西南諸島,並且女性對此的感受因人而異。

有些女性視其為遠離家務與育兒等瑣事的生理休假,也有些女性將其視為一種屈辱。

雖然日本在1872年專門頒布法令《今より產穢憚り及ばず候事》廢除此陋習,但隔離生理期女性的作法作為地方習俗一直尚有殘存。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結束)之後,這種古怪習俗才徹底消失。

「七味唐辛子」到底是哪「七味」?

「七味唐辛子」/ Bing Search

對日本飲食文化有所涉獵的同學,或許聽說過「七味唐辛子」,我們知道「唐辛子」就是「辣椒」,那麼「七味」辣椒到底是什麼呢?

事實上,「七味唐辛子」(しちみとうがらし)起源於江戶時代發明的「七色唐辛子」(なないろとうがらし),由「中島德右衛門」以「漢方藥」為啟發所創。

其初始配方如下:

一、辣椒(亮紅色)

二、燒辣椒(深紅色)

三、山椒(綠色)

四、麻籽(黃土色)

五、陳皮(橘黃色)

六、黑芝麻(黑色)

七、芥菜籽(淺咖色)

由於「七色唐辛子」問世後飽受好評,甚至在進獻給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後受其稱讚,「中島德右衛門」因此還獲賜國姓「德」字。

此後「七味唐辛子」在日本全國各地興起,並且除主要原料「辣椒」、「山椒」、「麻籽」、「黑芝麻」以外,各字號紛紛加入了自己的特色配料。

本文由公眾號「日語金句」授權獨發~

更多日式冷吐槽、日語名言金句、日本文化冷知識,敬請關注公眾號「日語金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kLXLHIBiuFnsJQVZ_g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