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曾經分享過一個故事:
有個男孩17歲時因小兒麻痹陷入癱瘓,50歲以後病情惡化,一直坐在輪椅上。常人可能會抱怨命運的不公,但他很快就接受了這場災難。接著他開始向自己的潛意識尋求幫助,想要身體恢復健康。
跟著潛意識給他的一個又一個指引,他的身體一個又一個部位奇蹟般得康復了。
第一次,醫生說他「活不過明天」; 第二次,醫生說他「永遠站不起來」。
最後,他不僅站了起來,還在一個夏天,靠一艘獨木舟、簡單的糧食和設備、一點錢,獨自暢遊了密西西比河。
他就是享譽全球的催眠治療大師、短程策略心理治療的鼻祖——米爾頓·艾瑞克森。
他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狀態,只有接納你的生命狀態,讓深藏的潛意識能量流動起來,才能越過災難,活出生命的真正意義。
而潛意識中,藏著一切資源。
沒有一個人可以倖免一個無意識的動作,一個慎重的人生抉擇,一段關係的開始和結束;你是如何成為現在的自己,又將到達怎樣的高度,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內在潛意識推動的結果。
比如:
- 性格枷鎖難以衝破
我們對一件「自以為做不到」的事,比如社交、戀愛,總會拿「性格不合適」當藉口。其實是潛意識裡有太多限制性信念,讓自己無法掙脫,控制了自己。
- 親密關係總在重複
有的人會不斷在親密關係里鬧矛盾、證明愛,然後失望,甚至反覆愛上同一類人。其實是潛意識裡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然後反覆去尋求一種自以為是的「認可」。
- 情緒困擾惡性循環
很多人常常會間歇性感到莫名的空虛、煩躁或抑鬱,覺得哪裡不對勁,但又不知道為什麼,其實是敏感的潛意識在提醒你多關注自己。
- 財富瓶頸無法打開
人人都想賺到很多錢,但是很多人潛意識裡卻習慣了自己是個「窮人」,不值得也不相信自己能擁有好的生活,所以他們的潛意識就要把自己弄得很累才會有存在感,導致又累又窮。
- 原生家庭延續悲劇
明明想要跟孩子好好溝通,但脾氣上來就忍不住朝孩子「吼叫」,事後又很後悔,發現「孩子變成了小時候自卑討好的我,而我變成了充滿控制欲的『我媽』」。因為我們的潛意識裡總傾向於尋找小時候熟悉的關係。
小到家庭關係、婚姻情感,大到族群習俗、社會文化;近到一餐一飯,遠到子孫後代,潛意識決定命運,沒有一個人可以倖免。
如果潛意識不被呈現,模式就在重演,人就會一直重複自己的模式,甚至遺傳給下一代,代代相傳。
所以榮格說,「當潛意識被呈現,命運就被改寫了」。
有位諮詢師認為:「光是知道如何讓那些控制不住的歇斯底里,變成可接受的不愉快,人生就非常受益了。」
更何況,榮格還研究得出:潛意識是一個更大更完整的心理,往往擁有比意識更為優異的分析、洞察和知識。
它可以幫助你探索自己,挖掘潛能:
我究竟是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我渴望又害怕與人連結?
為什麼我總是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
為什麼我總是跟自己過不去?
……
它還可以幫你洞悉關係,讀懂他人:
如何知道ta是不是適合我的人?
如何擺脫原生家庭束縛?
如何擁有幸福長久的婚姻愛情?
如何讀懂孩子的內心世界?
……
只有看見自己的潛意識,挖掘其中蘊藏的能量,才能找到成長要突破的方向。
而且,越早開始探索,就越容易掌控命運,逆風翻盤。然而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專業的工具和方法。
而心理學是聯結潛意識的最好方式之一。我們的外在性格、內在自我、做的夢、甚至是畫的畫,都可以是我們與潛意識對話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