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嶺向北,鴨綠江向南。中間是素有「小江南」之稱的集安。它與朝鮮隔江相望,還與韓國有一段少有人知的申遺紛爭。
2003年,韓國歷史學家將在中國東北發現的高句麗王城遺址,提交至聯合國申遺。隨後中國也向聯合國提交高句麗王朝遺址世界文化遺產申請,2004中國高句麗王城遺址申遺順利成功,全程只用了20多分鐘,以全票通過。而聯合國專家拒絕韓國的申遺申請時只說了一句話:高句麗的王城在韓國嗎?
那麼,高句麗王朝究竟有什麼樣的過往?它的王城到底在哪裡?
中國最最最低調的古都
其實,高句麗王朝的都城就位於今天吉林省通化市所屬的邊城集安。集安城裡,能看到被柵欄圍起的石頭牆。這些石頭守著這座城,已超過1500年。它曾作為高句麗歷史上的第二個都城,歷時425年。整座集安城,就是一部活著的高句麗王朝史詩。
高句麗王朝存續於中原漢唐之間,歷經705年。漢遼東軍征伐、曹魏遣兵征討、燕王率軍攻城,而後,更有隋煬帝傾全國之力三征高句麗,唐太宗御駕親征……小小的彈丸之城,歷經無數硝煙戰火,曾讓一代帝王隋煬帝、唐太宗折戟於此,最終還是無奈覆滅於盛唐,湮滅於歷史長河中。
集安市內的高句麗王城遺址、王陵和貴族墓葬及墓室壁畫,是高句麗所創造的輝煌文明的經典。集安城東北4公里龍山腳下的將軍墳,是高句麗第二十代王長壽王的陵墓。造型神似古埃及法老陵墓,被稱為「東方金字塔」。1100塊重達數噸的花崗石條,王者威嚴凜凜,不可侵犯。在這些古墓里,還留下了硃砂石綠的彩色壁畫,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格局,蓮花白鹿伏羲女媧等豐富的題材,透過壁畫那流暢的線條和嫻熟的畫技,依稀可見王朝的繁華。
將軍墳的墓道朝向不遠處的太王陵,矗立著「東方第一碑」的好太王碑。這是高句麗第十九代王的記功碑,迄今1500多年,四面環刻1775個漢字,記述了永樂好太王一生東征西討的功勳戰績,和高句麗起源的神話傳說。當千年之後,盛世王朝、金戈鐵馬都歸於塵土,只有歷經風霜的城牆、古墓、石碑,記錄下一個王朝的興衰故事,等待世人憑弔。
至於韓國歷史學家執著的高句麗與高麗,這兩個政權實質並無傳承關係,韓國是朝鮮半島的土生政權新羅之後,而高句麗發源於中國東北,是中國東北的古代地方政權。
東北小江南,與朝鮮隔江相望
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集安這座低調的東北小城,秀美的「江南」風光與邊境風情,也讓人傾心。
集安與朝鮮半島隔鴨綠江相望。對面就是朝鮮新義州滿浦市,下到江邊可以看到朝鮮人騎著自行車跑來跑去,也有少數在開車。肉眼就能清晰看到江對面的建築和人們的生活。說不定江這邊集安大爺大媽們的廣場舞,對面的朝鮮人也能聽到。
淺淺的一江之隔,卻是兩個國度。江這邊的集安,宜登山臨水,宜懷古思今,宜祭五臟廟,宜品人間世……諸事皆宜,百無禁忌。即使是國界線的鴨綠江,集安人民隨時都可放肆暢遊,只要不上岸。
老嶺山脈與鴨綠江合謀,在人間勾勒了這處「東北小江南」。重重疊疊的山,曲曲折折的水,糅合北國的豪邁粗獷與江南極致的小清新。集安的水,都來自莽莽的鴨綠江,是集安溫婉的靈魂。集安的山,是北國的山,粗獷又絢爛。春來江水綠如藍,倒影兩岸青山。等到冬天,江上結成冰,是大人孩子最快樂的時候。每到深秋,沉靜了一夏的森林陡然盛放。燦紅、金黃、橘紅、蒼綠層層疊疊,濃墨重彩。這是集安最好看的時候。
集安的山水,沒有名勝古蹟,沒有亭台樓閣,也正因如此,才令這裡保存了塞北山水真真切切的野趣。當六、七月鴨綠江畔的油菜花盛開,集安又是另一種傾心,才真是有了「東北小江南」的影子。
集安,一座有潔癖的城市
這裡的人們沒有特別突出的宗教信仰,沒有西方小鎮上古老的教堂,也沒有南國山城裡的佛號經輪,但整座城出人意料地乾淨、通透。白天的集安,街上見不到果皮紙屑。繞城的小河是少有的乾淨清澈,行人願意在這裡取水洗手洗衣服。走過車水馬龍的街道,車輛行人互相禮讓……
集安的乾淨,不是應付檢查浮於表面的乾淨,而是連人帶城一起的通透的清潔。這源於骨子裡的自信與傲然,伴隨他走過了千年的時光,今後也會延續這份驕傲,變得比昨天更美好。
許多人知道集安,是因為大鵬的電影《縫紉機樂隊》。一部電影給這座默默無聞的城市帶來了關注,而那些因為電影來到集安的人會發現,沒有縫紉機樂隊,沒有大吉他,也沒有搖滾公園的集安,也很美。
Tips
美食:在集安,和歷史一樣源遠流長的,還有一眾獨特的邊城美食。當地人首推明火燒烤與高麗火盆。
交通:集安市內打車統統五塊,最好全程直接包車旅行,便宜又方便。
行程建議:DAY1:五女峰國家森林公園太極灣老虎哨;DAY2:將軍墳好太王碑丸都山城
溫馨提示: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Miss空乘日記」公眾號,跟著空乘通化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