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新冠狀病毒的關係,許多人宅家裡快一個月了,宅過了年三十,宅過了年初一,宅過了元宵節,就連情人節也悄無聲息,天各一方地過了。這大概是近十年最為轟轟烈烈的「家裡蹲」運動了。
俗話說「窮則思變,宅則無聊」。宅家日久的人們開始「搞事情」。你完全想像不到咸(閒)豐(瘋)帝們在家都能整出些什麼么蛾子。
有人在家跟娃娃們挨個談心,給他們做思想工作,告訴他們要好好在家待著,不要亂跑。跑丟了的話「娃海茫茫」,找不回來。
不能出門遛娃、遛狗的日子裡,偶遇一隻螃蟹,活的。如獲至寶,終於可以過一把癮,讓我們紅塵作伴,一起走過臥室、客廳、廁所,直奔廚房吧!
不許說我沒有藝術天賦,人家之前只是沒有那麼多時間嗑瓜子。給我足夠的瓜子,我能造出一艘諾亞方舟。
如果沒有那麼多瓜子,一樣可以整出些么蛾子。本宮雖被禁足,但不耽誤本宮美甲。
這不是一包簡單的糖,這是我無聊生活里的電和光。emmm,不,這是我的論文課題,我要用它寫個報告。
這不是桌子,這是朕打下的江山;這也不是橘子,是朕的將士們,每一隻橘子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如今江山已定,便難免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立掃把算什麼?看我立水壺,立褲子,立雞蛋,立黃瓜,立大蔥,立菜刀,立剪刀,就問你服不服?如果不服我還可以立40米長的大刀。
我不是在練字,我只是想知道一瓶墨水能寫多少個「漢」字。我舔的也不是糖,是蛋疼的憂傷。從來不知道中國人原來這麼富有實驗精神,如此嚴謹。
如果沒人和我說話,我就跟自己吵架。我狠起來連自己都罵,我瘋起來連自己都打。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不是一個人。
誰說一人不能喝酒,一杯敬自由一杯敬死亡,還有一杯敬手機那頭的你,我有臘肉你沒有,完勝。
這家裡只能有我一個刺頭,榴槤不行,樹也不行!如果生活要抹去我所有的稜角,那我絕對不會放過你們。
人在家裡蹲,各位咸(閒)豐(瘋)帝們真可謂無所不用其極。那麼搞這些無聊的行為藝術有啥意義,會不會緩解因疫情帶來的焦慮呢?
從心理學角度看,這就是弗洛伊德提出的「退行」(regression)。它是指人們遇到挫折,產生焦慮、應激狀態時,放棄成熟的應對方式,退行到生活早期的行為方式,以及通過原始、幼稚的方法、手段來應付當前的場景,來降低焦慮的一種行為。
生活里,我們會看到已經4-5歲的老大在家庭迎來新成員時,因為爸爸媽媽把原本完全屬於自己的關注分了大半給弟弟妹妹,而突然出現不能控制大小便,不好好走路,學小寶寶爬行,經常哭鬧等等行為。這就是典型的退行行為。
而全民宅家,不能出門,還要承受被感染的風險,不知何時生活才能恢復正常,以及經濟壓力等等,這些擔心混合在一起變成了巨大的焦慮。
擺弄瓜子,拔刺,玩橘子等等幼稚的行為就是退行行為。只有兒童才會視萬事萬物都有靈,跟無生命的娃娃、橘子、瓜子一起玩得不亦樂乎。退行行為作為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它能讓人調節心理,放下焦慮。所以適當無聊一下,無傷大雅。
話又說回來,不要說人類,成天憋在家裡,狗子也瘋了。
鄰居吵個架,八卦狗子化身噬元獸,飛檐走壁去湊熱鬧。
Before(以前)
After(之後)
這是誰家豬上房了嗎?我覺得還是別要了吧!這狗子真是閒瘋了,不走尋常路,要不以後掃煙囪這活兒包給你得了?
你們在家都幹啥無聊的事兒了,歡迎留言!
但願春暖花開時,人類已大獲全勝,可以出來放風,
待那時回首看,今時的迷惑行為頗多歡樂!
我是亦君,80後媽媽,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擅長認知心理學,多平台作者。
感謝你的關注、轉發和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8koTXAB3uTiws8KM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