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讀到一個案例:產婦張某,20天前剖宮產生出一個男嬰,孩子體重4200克,健康。母親奶水不足。產後一周,產婦開始出現失眠頭疼、害怕、發獃、緊抱嬰兒不放的情況,老擔心孩子會夭折,還擔心丈夫會出事兒,不思飲食,感到愧對父母和丈夫,擔心孩子以後會吃苦,產生了不如與孩子同死的念頭。於是產婦用被子蓋住嬰兒燃燒,然後自焚。
經過搶救,嬰兒死亡,產婦嚴重燒傷。慘痛的案例一件件發生,讓我們不由得發問:為什麼會出現產後抑鬱?能不能預防呢?
產後抑鬱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是一個自然的生理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由於生理、心理、社會方面的變化,會給產婦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研究表明
有50%~75%的女性隨著孩子的出生會經歷一段產後抑鬱狀態,表現為情緒不穩定,易哭泣,感覺孤獨等。
這種時間可長可短,大多數可以自行緩解,但是仍有20%左右的女性會發展成產後抑鬱症。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抑鬱症有明確的遺傳傾向,有精神病家族史或者是家族抑鬱症史的產婦,出現抑鬱症的風險更高。
產後抑鬱的表現
由於產後抑鬱症的表現不典型,常不易被產婦和家屬發覺,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釀成慘劇。
那麼,產後抑鬱有什麼表現呢?
首先產婦會出現情緒改變,最常見的就是心情壓抑,情緒淡漠,對什麼都產生不了興趣,甚至出現易怒、恐懼、傷心、流淚等,嚴重的就會出現自暴自棄,對身邊的人充滿敵意,對孩子不願意理睬,沒有愛和照顧的慾望等,甚至出現文章開頭案例中的產婦的表現。
產後抑鬱患者該如何治療?
因為意識到產後抑鬱症的危害性,現在全社會都給予高度關注。
目前北京市要求對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及產後42天4個階段內的孕產婦,進行心理健康評估。
治療
對於評估結果屬於高危的孕產婦,建議去精神心理科進行諮詢與治療。
而對於評估結果顯示有抑鬱傾向的孕產婦,就應該去專科醫院進行治療。
親愛的孕產婦朋友們,當你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不要緊張,要有充分的信心戰勝疾病。
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飲食,要主動參與到寶寶的日常照護中,轉移注意力,有委屈不滿要說出來。
而家屬也要給予產婦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充分的生活照顧,鼓勵產婦說出內心的感受,使產婦覺得被關愛、被支持、被理解。
及時發現抑鬱傾向的表現,及時督促就醫。
對於抑鬱症來說,早期識別和早期干預是預防產後抑鬱症加重的重要措施。家庭、社會都應該給予支持和關注,避免產後抑鬱症帶來的不良影響。
(婦產科 姚愛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R02dYHIBd4Bm1__Y_zX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