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奶粉沖太濃,會有哪些危害?
1、影響寶寶的消化功能
如果奶粉沖太濃,對於本來消化就不好的寶寶來說,會導致其消化不良,增加排便困難;而且不會因為奶粉沖濃了使吸收更好,反而會導致營養吸收不足,出現拉肚子、體重不增加的現象。
2、影響寶寶的腎臟功能
如果奶粉沖太濃,會導致鈣、鎂、鈉等礦物質元素攝入超標,促使結石生成,加重腎臟負擔。且嬰幼兒腎臟發育並不成熟,有些寶寶可能還會因為不耐受而出現腹瀉。
3、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如果奶粉沖太濃,寶寶嬌嫩的毛細血管壁壓力增加,容易引起腦部毛細血管破裂,導致腦出血,出現抽風、昏迷等症狀,久之也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4、影響寶寶的體重發育
如果奶粉沖太濃,會導致寶寶過度喂養,營養過剩,較早地出現兒童早期肥胖。
5、影響寶寶的水分吸收
如果奶粉沖太濃,會使寶寶食慾減退,不願飲水,尿量和次數也會減少,影響寶寶的水分吸收,危害很大。
6、影響寶寶的生命安全
如果奶粉沖太濃,寶寶就會攝入過量的蛋白質,加之攝入水分又減少,蛋白質分解代謝所產生的非蛋白氮物質就會在血漿內滯留,從而導致氮質血症,嚴重威脅寶寶的生命安全。
所以,給寶寶奶粉沖太濃,不是真的愛寶寶的表現,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喂哺方式,寶爸寶媽們一定不能採用。
二、正確的奶粉沖調比例是怎樣的?
1、錯誤的奶粉取量方式
2、正確的奶粉取量方式
3、取量方法:
在沖奶粉時,我們用奶粉自帶的勺子,舀一平勺;如果太多,在奶粉罐邊上輕輕一刮即可,不需要使勁壓實。
三、建議
基於寶寶過於嬌嫩,也基於父母內心對寶寶的愛而苦於不知科學方法,和喜母嬰特別建議寶爸寶媽們在照顧奶粉喂養的寶寶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按照說明書比例沖調
奶粉沖調適宜的濃度,取決於配方奶粉中各種營養成分的比例和寶寶不同生長階段的消化吸收能力,是有其科學依據的,寶爸寶媽們不要盲目地增加和減少量,一定要按照說明書比例進行沖調。
2、沖調好後馬上喂服
沖調好後的奶粉在常溫下超過30分鐘就有變質的風險,所以準確判定寶寶要喝奶了,沖調好後應立即給寶寶喂服。
3、需要適當補充水分
奶粉喂養或混合喂養的寶寶,需要適當補充水分,可選擇在喂奶間歇期操作。
4、喂養方式逐漸過渡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大,給寶寶喂養應遵循從一種到多種,從少量到適量,從稀到稠,從細到粗的原則,讓寶寶按其消化功能及營養需要逐漸適應,不能操之過急,到寶寶六、七歲可過渡到成人飲食。
5、六歲前不喂過涼過辣等刺激性食物
寶寶在六歲以下時,父母不要喂過涼過辣等刺激性食物給寶寶吃,應該多給其吃一些易消化且營養含量較高的水果、蔬菜或者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雞蛋和肉類。
作為寶寶的第一照護人,父母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光有愛是不夠的,還要有科學的喂養方式和悉心護理來支撐,所以更加需要慎重,也更加需要學習。希望每一位寶寶,都能健康快樂的長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zN_7XABnkjnB-0zhF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