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就要干出個模樣——四川省第二屆"最美鄉村教師"鍾坤芬

2020-01-18     綢都教育資訊


"人民教育家" 於漪說:"教師即是為孩子點亮心中明燈、傳播人生思想的'燃燈者'!"

鄉村教師正是在不斷提升自己和學生生命質量的過程中感受自己的存在和意義,成為生命的"擺渡人",時代的"燃燈者"。

他們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時,他們幾十年的堅守、全身心的師愛、一輩子的期盼,都是在播種希望,都是在孕育未來!

新時代鄉村教師的堅守,不僅有清苦貧病的默默奉獻,更有對知識力量的理性相知,對學生生命的詩意相伴,對親人伴侶的幸福相守。

新時代鄉村教師的師愛,不僅有幫扶病弱的脈脈溫情,更有對後進學生的智慧轉化,對班級治理的生動實踐,對農村孩子的生命托舉。

新時代鄉村教師的期盼,不僅有補牆修窗的苦苦操持,更有對立德樹人的深入思考,對課堂創新的上下求索,對一流村小的不懈追求。

四川省第二屆"最美鄉村教師"的評選展評活動已經緩緩落下了帷幕。在與這些鄉村教師的交流中,我們感受著他們堅守的力量、奉獻的精神、奮進的情懷和探索的勇氣。

鄉村教師究竟美在何處,透過鍾坤芬的故事,也許我們能夠找到鄉村悄然發生變化的原因,能夠理解他們執著堅守的意義,能夠展望未來鄉村孩子的美好明天。

綿竹市遵道學校的小麗來自一個特殊的農村家庭,媽媽有智力障礙,父親又是個特別老實靦腆的人。一天,該校教師鍾坤芬發現她脖子上厚厚的污垢。於是,帶著她去水管處沖洗。儘管使勁搓了,還是洗不幹凈。

鍾坤芬對小麗說,四年級的孩子了,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勤洗澡、勤洗頭。今晚回家就洗個頭、洗個澡,明天鍾老師檢查。

第二天來到學校,鍾坤芬看到小麗的脖子乾淨多了,於是誇獎她:你真是個乖孩子。

鍾坤芬特別關心小麗,利用午休時間給她修改作業、補救缺失。由於小麗膽子小,鍾坤芬每次都儘量做到和顏悅色、苦口婆心。

正是由於鍾坤芬這樣的鄉村教師用心做好了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處理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個細節,才讓每一個內心敏感脆弱的農村孩子都公平、健康、幸福地成長!

在剛參加工作的時候,綿竹市遵道學校教師鍾坤芬經常聽到老教師說這麼一句話:"變人不要變女人,教書不要教語文,教語文很辛苦,沒樂趣。"

那時,鍾坤芬感到很詫異:面對一群天真活潑的孩子,看到他們對知識渴求的眼神,怎麼會無趣呢?

走上講台後,鍾坤芬才發現,教育遠不是自己最初想像的那麼簡單。她使盡渾身解數,卻總是費力不討好,每天感覺很累,學生的成績卻就是上不去。

怎樣才能讓學生喜歡上語文呢?多年來,從最初的邊聽邊記到後來的寫感悟寫反思,從鸚鵡學舌到學會變通,鍾坤芬不斷請教、摸索、反思,逐漸有了自己的教學主張,形成了獨特的教學模式。

鍾坤芬特別重視學生的閱讀,堅持讓學生每天必讀半小時以上的課外書,並親自為學生挑選課外書籍。

後來,鍾坤芬發現了一個不錯的閱讀類公眾號。利用這個平台,把班裡所有學生拉進去,每天帶著孩子們一起讀書,並做記錄,填入閱讀起止頁碼、閱讀時長、自評分數、讀書心得等。

鍾坤芬說:"每天,我們都堅持在班級微信群里公布打卡記錄。幾年下來,90%以上的學生已經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理解能力大大提升。"

孩子們用優異的考試成績回報了老師的辛勤付出。2019年上半年,學生語文成績大幅提升。鍾坤芬驕傲地說:"最令我欣喜的是,課外閱讀失分相當少。"

他愛學生,也愛自己;他愛教育,也愛家人;他感恩過往,也擁抱未來;他甘願吃苦耐勞,也嚮往美好生活!

他是新時代的鄉村教師,是生命的"擺渡人",是時代的"燃燈者",他手擎火種,點亮自己,溫暖孩子,照亮鄉村,把一行行紮實的足跡深深地印在中國鄉村教育的沃土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wJvuW8BUQOea5Owa9w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