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新片刷屏,《信條》真的太牛了,看不懂我也想夸它

2020-09-07     五殺電影

原標題:諾蘭新片刷屏,《信條》真的太牛了,看不懂我也想夸它

前幾天,殺姐看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段子:

一對情侶去看電影,觀影結束後,女生沒看懂,問男生這部電影講了什麼,這次男生沒能像以往那樣泛泛而談,只是講了一句讓女生一直都不能理解的話:
不要試著去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

而這部需要去感受的電影,就是今天殺姐要聊的電影。

不賣關子,說的就是它——

《信條》

Tenet

這部電影能上映,可以說歷經坎坷。

受疫情影響,全球影業陷入了一個停滯的狀態。

很多大片為了不虧本紛紛從院線轉到了流媒體平台,可它沒有隨波逐流。

諾蘭老爺子是頂著巨大的風險,鐵了心要把它搬到大熒幕上和觀眾見面。

於是延期,延期,再延期。

最終的時間,定格在了9月4號。

影片一上映,果然意料之中的引起了廣泛熱議,而這些熱議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就是:

看不懂。

當然這也不能怪觀眾,因為在這部電影里。

諾蘭似乎想把他諾蘭宇宙的所有必殺技,都集合到《信條》里。

為了寫這篇影評,殺姐在看之前,也是特地做足了功課。

可即便這樣,在第一遍看這部電影的時候。

我還時常的懵一下:

emmm,我在哪,我在幹什麼,我在哪個時間點……

列舉幾個在電影中出現的元素吧:

正向時間和逆向時間,熵的概念,時間鉗形運動,外祖父悖論……

是不是已經有點茫然了,沒事,接下來殺姐會一一說到這些概念。

這之前,咱們先來回顧一下劇情。

男主是一位探員,因為他在一次訓練中表現出色,被選中去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老美日常拯救地球)

而阻止這場大戰的關鍵,是找到並打敗俄羅斯的一個軍火大佬。

這個大佬正在集齊毀滅世界的零件,只要零件一到位,那他就和滅霸一樣,隨便打個響指,現在的世界就將毀滅。

所以男主的這次行動肩負著全人類的安危。

而他將突破重重萬難,來面對這個挑戰。

他以軍火商的老婆為突破口,去接近這位危險人物,然後阻止這項瘋狂的計劃。

咋一看這個劇情線,你可能會說:

「這不就是《007》或《碟中諜》等諜戰片的救世基本套路?諾蘭的新作沒創意啊 !」

先別急著下定論。

其實有意思的點就在這,影片的故事說不上出彩,可最後呈現的結果卻讓我們對它很痴迷,有情不自禁想二刷的衝動。

他是怎麼做到的?

換個說法,他是怎麼把我們已經見怪不怪的東西,又重新拍出新鮮感和不可複製的作品?

這在其中做文章的就是:時間。

所以要看懂它,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個概念:

什麼是時間?

百度百科上有解釋:

時間是人類用來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

通俗點的說:

時間本身並不存在,它只是我們用來記錄的一種方式。

而這種記錄方式的順序通常是由因果的過程。

舉個例子,吃了個西瓜,然後把西瓜籽丟到了泥土裡,沒幾天種子發芽了。

這樣由吃西瓜到種子發芽的過程,就是正向時間。

而有正必有反,所以在逆向時間下,因果關係的順序就變為了由果因。

如果不能想像?

影片中有大量鏡頭來給你的大腦補充畫面

像船隻是倒行的,水花是收的:

踩中的水坑,漣漪是聚的:

子彈不是打出去,而是收回來的。

所以《信條》里設定的時間逆轉,就是把正向的運動軌跡進行倒放?

也沒這麼簡單。

這裡又涉及到一點,不管事物的發展順序是由因到果,還是由果到因。

其中的熵是永遠在增加的。

什麼是熵?

它是個熱力學概念,被用來混亂度量的程度。

因為熵在增加,所以不管你在正向時間或是逆向時間受到的傷害,你都將真實的遭到傷害。

影片中軍火大佬的妻子kat在逆向的時間被子彈擊中,她就真真切切的面臨死亡的危險。

如果偏一點打中心臟,那她就將在逆向的時間中死去,不能再活過來。

好,如果我們理解了這個概念,接下來這個鏡頭就很好懂了。

上一秒,大樓從廢墟中復原。

下一秒,大樓的頂部又突然破碎。

也就是說:

上一秒,是因為逆向時間下的運動規律,下一秒,則就是正向時間的事物現象。

而爆炸它是真真切切的發生。

可是為什麼這兩種現象會同時發生在同一個物體上?

而這其中又涉及到了另一個知識點:

時間的鉗形運動。

為了方便理解,殺姐舉個例子:

一張紙條,分為正反兩面,如果一隻螞蟻在正面爬,那無論它再怎麼努力,也永遠爬不到反面去,要怎麼樣才能到反面?

把紙折成這樣就可以。

這種形狀,在數學術語上稱為莫比烏斯環。

在這個圓環上它就沒有正和反的概念,正即是反,反即是正。

所以,螞蟻可以通過紙帶摺疊處的「扭轉地帶」到達所謂的反面。

而電影里的傳送門就是這樣的扭轉地帶。

這種時間版的莫比烏斯環就是時間的鉗形運動。

懂了這個概念,我們就能明白諾蘭在影片後半段的玩法了。

為了阻止軍火大佬毀滅世界,男主這邊的隊伍在同一時間點,分成了兩隊。

紅隊正向,藍隊逆向,兩隊同時作戰。

藍隊是先鋒,負責探路,得到戰術的地形後,告知紅隊。

紅隊是主力,根據得到的地形,選擇戰術。

正逆,在同一時間,同一位置發生。

所以會形成大樓從復原到又被炸的情景。

通過這樣的交錯,讓時間時而正著流,時而倒著流。

有的人前進,有的人後退。

過去和未來互相影響,互為因果,到最後成為一個閉環。

物質間的碰撞和交融,你會發現,自己知曉的事情越來越多,真想就快要浮出水面。

但一個無解的矛盾,就橫亘在你的面前——

外祖父悖論。

這個原理出自這麼一個假設:

一個人如果回到過去,殺死了自己的外祖父。那麼,他便不會出生。

什麼意思,即一個最淺顯的道理:

過去的事情,你無法改變。

所以,隨之而來另一個問題:

既然無法改變,那逆轉時間,穿越未來和過去又有什麼意義?

這是所有逆轉時間的影片,不可避免的要面對的問題。

而諾蘭做出了機智的回答。

他的這個答案也讓這部影片由深奧,晦澀,技術……這些標籤上又多了一層:

情感。

來自於影片的最後一幕,但其實它一直都在。

迎來最終的勝利後,男主的幫手尼爾露出了一個帶著孩子般的笑容,千言萬語濃縮成了一句:

「我在起點等你!」

他轉身的那一刻,殺姐恍然大悟,一時間忍不住濕潤眼眶。

回想起之前的種種:

尼爾知道主角愛喝什麼樣的飲料,

知道他不喜歡高空滑索的方式,

知道他將獲得勝利而自己是勝利的一環

……

原來一切的一切,從最早就開始買下伏筆:

原來整部電影就是一個莫比烏斯環,而起點和終點,都由我們一起書寫。

原來有的人存在,就是甘願為你去犧牲。

……

時間很高深,很玄妙。

但有一種東西仍能超越時間,它就是那股人與人之間的情義。

它不會逆轉,也不會消失。

它一直都在!

這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底牌。

看完了影評,是不是還是有點懵?

沒關係,因為諾蘭這次的作品真的不好懂。

殺姐也是做了功課才勉強理解一點點。

但是這一點也不影響我對這部作品的喜愛。

你們也不要被這些難懂的理論給嚇到,放心去看好了,因為看不懂這部電影根本不重要。

兩個多小時,我們沉浸在一個「新的世界」,那種體驗才是最棒的。

相信我。

影片中逆行的車,逆行的子彈,收縮的水花,會結冰的火……以及超帥的男二。

這一切都會讓你回味無窮。

我想,或許諾蘭本來的目的也不是讓大家都看懂,而是讓更多的人去感受他所創建的「新世界「」。

就像影片中那句台詞:

不要試著去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QT6naHQBLq-Ct6CZ4It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