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家長:小學階段,這9件事比孩子的成績更重要「值得收藏」

2019-12-09   愛夢教育家

小學的學習成績重要嗎?


當然重要,對於孩子自身成長來說,哪個階段的成績都很重要。


但是,小學是孩子成長中一個承前啟後的關鍵階段。


在這個階段,孩子有個好的成績固然好,但相對於學習成績來說,有些事明顯要更重要。


在小學階段,家長重視以下這9件事,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1


興趣是孩子成長的動力


都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當孩子對某件事有足夠的興趣時,他就會在這件事上表現出非常敏銳的洞察力,自身的各種素質都能在這件事上有相當大的體現和提升。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很要緊,孩子對學習有興趣才有後勁,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就學不下去。


有學習興趣的孩子認為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願意自覺地學習和鑽研。


這樣的孩子肯定不會學習掉隊,而且時間越長越有優勢。


哪怕孩子不聰明,初高中的時候也能取得好成績。


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幫孩子培養起一兩種興趣愛好,鼓勵孩子堅持下去,這對孩子一輩子都有幫助。




2


習慣是孩子成功教育的開始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什麼是教育?簡單的說就是養成習慣。」


拉開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從小養成的各種習慣。


好習慣,能夠把孩子往成功的路上前進,反之,一個壞習慣則能傷害孩子一輩子。


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是每一位父母都必須要做的功課。


培養孩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文明禮貌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交往習慣和自我保護的習慣;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各種習慣的形成必將對孩子的人生髮揮巨大的影響。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良好習慣形成的「指示燈」,不斷引導和鼓勵孩子,帶著孩子認識和形成好習慣。




3


閱讀是孩子智力發展的無限延伸



人民日報曾發文:《小學欠下的「閱讀帳」,遲早是要還的!》


一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就像種子,需要條件才可以發芽生長,而這個條件就是海量閱讀。


如果一個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都投入到學校學習中,那麼這個孩子的天賦聰明就被餓死了。


小學階段的孩子,不應該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中,因為課本內容是有限的。


只有博覽群書,孩子的智慧才能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


小學的重點不在成績,而在閱讀,家長要鼓勵孩子進行大量閱讀。


閱讀的內容應以適合孩子,並且孩子感興趣的為主,當孩子愛上閱讀,閱讀量大了,孩子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觀察能力等都會隨之提高的。




4


自律是孩子走上優秀的起點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能否成功,自律的影響是智力的2倍還多。


懂得自律的人,都具有超強的自我控制力,能夠有效抵制外來的不良誘惑,堅持把自己的事情做到完美極致。


自律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修行,越自律,越優秀。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十分重要。


幫助孩子做好時間管理,改掉拖沓的壞習慣,高效利用時間;


幫助孩子制定行動計劃,對計劃進行歸納總結,並進一步細化落實;


孩子長久的自律,需要榜樣的力量,一個懂得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一個真正自覺的孩子。


孩子的自律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好的,家長要有耐心去對待孩子。


而且家長也要注意,自律性的培養不是強制的、被動地讓孩子接受,而是經過長期的引導,孩子能夠自發地去完成自己該做的事情。




5


獨立是孩子最強大的軟實力



楊絳的父親曾說:「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


孩子是父母手心裡的寶貝,父母對孩子的愛更多是無私的。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都儘自己所能的為孩子提供各種幫助,滿足孩子各種需求,不捨得用孩子,事事為孩子包辦。


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但是雛鷹終要翱翔、幼虎早晚也得獨嘯山林,孩子終究要自己一個人獨立面對世界。


只有孩子具備良好的獨立能力,才能從容應對學習以及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為人父母都要明白,孩子只有靠自己的翅膀飛翔,才能飛得更高,看得更遠。


有遠見的父母都知道,獨立才是孩子一生最強大的軟實力。


捨得放手的父母,才是教育贏家。




6


品行是孩子人生高度的關鍵點



有這樣一句話:「孩子,你若品行端正,你就是100分!」


如果沒有好的品行支撐,一個孩子成績再好,也不會走很遠。


品行不僅影響著孩子的現在,更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它比所謂的財富、知識、以及其他都還要重要。


孩子的品行,才是決定他人生高度的關鍵點。


小學階段,孩子的所作所為是其培養優秀品行的基石。


在小學階段,我們就要培養孩子誠實守信、艱苦奮鬥、懂得感恩、有教養……


我們要始終堅信,無論孩子將來做什麼,只要具備優秀的品行,孩子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一定會堅定地走好每一步。




7


運動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課程


俗話說得好: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


生命在於運動,不鍛鍊不運動,再好的身體都會生鏽,再淵博的學識都難以有機會施展。


好的未來基於有一個好身體,好的身體源於堅持運動。


父母想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請先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唯有如此,孩子的未來才會有更多無限的可能。


而且,事實上運動對孩子的意義不只在於對孩子的身體好,還更能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


孩子在運動時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


多巴胺可以使人心情愉悅,精神飽滿地投入到學習中;血清素增加,記憶力就會變好,學習效果也會更好;正腎上腺素,會使孩子的專注力增強。


蔡元培先生說:「完全人格,首在體育。」


身體是成長的本錢,愛運動的孩子,自然有目標有方向,學習也才會更加有動力。




8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的起跑線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五年,但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複製品,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孩子的模仿對象。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是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父母自強自律,孩子就意志堅定;


父母積極上進,孩子就熱愛學習;


父母寬厚善良,孩子就友愛可親。


好的教育,從來不是靠苦口婆心的說教,而是身體力行的言傳身教。


只有父母以身作則,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孩子才能被潛移默化地影響,從而變得更好。


莫言說:「父母僅僅會愛並不及格,因為母雞也會愛,何況是真摯的愛的另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父母必須接受訓練,具有相當的質量才行。」


那些成功的父母永遠都在往前走,不斷提升自己的格局,身體力行地影響孩子。


最好的教育,從來都是拼父母。




9


家長和老師配合就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有句話說得好:「孩子的成長需要兩隻翅膀,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家長。」


一個孩子要成才,離不開學校的支持,也離不開家庭的支持。成就一個孩子,是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的結果。


家長理解老師,信任支持,孩子才能進步得更好;


老師尊重家長,尋求幫助,教育才能落實到實地。


家長和老師,就像兩支船槳,只有雙方朝著同一個方向共同努力,才能讓孩子向著我們期望的方向駛去,變得越來越優秀。


各位家長,從此刻起,與孩子並肩而行,做用心陪伴的父母;


各位老師,從此刻起,當好孩子引路人,做嚴慈同體的老師。


來源:智慧父母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