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618直播大戰:淘寶1天成交51億,抖音快手虎口奪食

2020-06-18     新10億商業參考

原標題:疫情下的618直播大戰:淘寶1天成交51億,抖音快手虎口奪食

文| 淺夏

圖 | 東方IC

疫情後的首個618,註定不平凡。

被扼制的消費慾望,被堵住的商家貨源,蠢蠢欲動想要大幹一場的電商平台。對於他們來講,618簡直就是一個大型「回血戰」,直播成為這場戰役的核心關注點。

京東第一次把直播提到了戰略核心地位。據京東提供的信息,超百位明星、600-700位總裁直播帶貨,618零點直播開場2分鐘帶貨破億。按計劃,京東618期間要直播超過30萬場次。

天貓方面,300多明星、600多總裁亮相直播。僅6月1日一天引導成交支付金額超過51億元。

拼多多也不示弱,6月17日晚聯合湖南衛視在黃金檔推出「618超拼夜」晚會,邀請明星現場帶貨。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短視頻平台抖音、快手的加入,618增加了新的變數。

直播池裡流量的爭奪會成為電商大戰的常態嗎?快手和抖音會否威脅淘寶京東拼多多?

01

電商618,抖音快手虎口奪食

促銷年年有,今年更不同。2020年的618,不再是只屬於阿里京東拼多多的「三國殺」。短視頻平台抖音、快手的加入,加劇了這場戰役的激烈程度。而後兩者的切入點,正是當下最火的直播帶貨。

早在今年5月中旬,抖音就開始針對618進行大規模品牌招募。6月17日晚,羅永浩開啟抖音618跨夜直播,累計觀看447.89W,預估銷售額超2000萬。

618前有傳言稱,抖音或將從7月開始與淘寶「分手」,不能外掛淘寶連結。

騰訊新聞的報道與這個傳言相吻合,6月初開始,抖音開始逐步限流或屏蔽阿里系連結,如在抖音直播帶貨,商家幾乎只能開抖音小店才能規避風險。

日活4億,手握流量金礦,抖音這種做法並不令人意外。

與抖音相反,快手則選擇牽手京東,並給出了無需跳轉頁面即可直接購買京東自營商品的大力支持。

6月14日,快手第一大主播辛巴正式復播,1小時3分帶貨破3億,2小時4分帶貨破5億,5小時9分帶貨破10億,整場直播一共進行了7個多小時,帶貨60款產品,銷售額最終達12.5億。

據36氪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快手直播電商業務在 2020 年的GMV目標為 2500 億。而抖音直播電商的GMV目標為2000億。

顯然,短視頻平台對於電商的野心在不斷擴大。更何況快手背後有騰訊,抖音背後站著的,是位元組跳動。

02

是誰在買李佳琦的貨?

大家對直播賣貨最廣泛的認識就是李佳琦的「OH MY GOD」,勵志帶貨女王薇婭每天只睡一小時的故事也常被拿來做雞湯,兩個現象級人物的背後,藏著什麼樣的趨勢邏輯?是什麼樣的原因帶我們進入了「全民直播」時代?

直播剛出來的時候,很多人將它和電視購物做對比。同樣的叫賣方法,同樣的限時促銷,只不過平台從大螢幕的電視機變成了小螢幕的手機。幾十年前對電視購物無動於衷的人,怎麼就對直播心甘情願下單了呢?

原因可以歸納為幾方面的變數,消費者人群、消費習慣、技術發展、承載平台。

如果說看電視購物的是爸媽那一代,那麼看直播賣貨的,則以年輕人居多。

經濟學家郎咸平曾在節目裡透露,「李佳琦直播里60%以上的購買者都在29歲以下。」

凱度消費者指數研究報告稱,「中國有50%左右的化妝品都被30歲以下的人買走了」。

90後的消費習慣給消費市場帶來革命性變化,最直觀則體現在直播上。換句話講,不是說直播到底有多「偉大」,而是年輕人催生這個直播。

在他們眼裡,泄壓式購物多於目的性購物。直播購物不同於以往的理性消費,它是一種感性的、沉浸的、獨特的、自我的。消費者和眼前的帶貨主播或明星可以有互動,你可能不需要這件商品,但你信任這個人,於是愛烏及屋買下TA帶的貨。

再加上短視頻的流行,5G技術的發展,直播處處可見,人人便可隨手下單。

立場轉換到電商平台上來。

早在2016年,阿里的數據就顯示,超過60%的手機淘寶應用用戶年齡在30歲以下。全民偶像馬爸爸更是直言,未來阿里巴巴要核心關注30歲以下的年輕人,並表示30歲以下的人才是是未來創新的主力。2018年商務部的雙11數據也顯示,80後、90後年輕消費群體占比超過70%。

顯然,抓住年輕人,就抓住了最強大的購買力量。而電商流量見頂的現狀,也讓平台急需尋找新的突破,直播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救命稻草。

商務部和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監測顯示,一季度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全年預計將到達萬億級的市場規模。中國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5.60億,占網民整體的62.0%。

直播是道送分題,誰錯過直播,誰就錯過了萬億級的市場。

03

阿里破冰:原來電商還能這麼干?

阿里是最早發現直播這座金礦的。

據淘寶直播趙圓圓公開介紹,淘寶直播大概2015年第四季度立項,2016年3月份上線。迄今為止,阿里下了不少力氣,5.86億美元投資微博,45億美元收購優酷土豆,3億美元投資小紅書,增持B站股份至8%,150億元投資分眾……

3年之後,2018年,淘寶直播創造了1000億的成交額,81名淘寶主播的年度交易額突破1億。2019年,淘寶直播整年成交額突破2000億元。

從淘寶直播走出來的李佳琦和薇婭,每次直播的熱度達到了千萬級用戶流量。兩人到現在還是直播領域的代名詞。

阿里率先破了冰。電商行業大開眼界,原來電商賣貨還可以這麼干。

之後,京東拼多多跑步入場。

主打低價格的拼多多,優勢在於工廠供應鏈,所以想區別於淘寶的明星帶貨效應,把「人帶貨」變成「貨帶人」,也即C2M模式。

所謂C2M,是「用戶直連工廠」(Customer to Manufacturer)的簡稱,這種模式的特點是,通過網際網路對消費者的信息進行搜集、整合,從中分析出消費者的需求狀況,然後將這些信息發送給製造者,生成訂單。C2M跳過了品牌商、代理商等渠道和中間環節,因而實現對中間成本的節省。

拼多多的C2M主要圍繞農產品,與多個產業帶在多個品類上達成合作,包括慈溪市政府、武漢市政府等。據相關資料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在拼多多平台上,單品銷量超過10萬的農(副)產品達到1030款,接近2019年全年近七成水平。

京東在直播初期,也效仿拼多多的C2M,通過旗下的京喜等平台拉攏工廠資源,並上線「工廠價賣光外貿貨」會場等場景以增加曝光度。

截止2020年一季度,京喜已布局全國超100個產業帶和源產地,未來要幫助10萬個工廠型商家具備C2M能力。

為了讓自己能更好地與短視頻直播帶貨靠攏,5月份京東快手的聯姻被認為是重量級戰略合作。在直播這件事上,快手的力量不可忽視。以董明珠在快手上的直播為例,3小時帶貨成交額破3.1億,幾乎快趕上董明珠網店去年一整年的業績。

快手直播後,董明珠又做客京東直播間,創造了當天成交額7.03億的家電最高成交紀錄。

04

直播之外,戰事未平

直播戰事之外,各大平台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並存。

對於阿里、京東而言,當自身遭遇增長困局時,新巨頭拼多多的異軍突起帶來威脅,雙方布局直播風口正面效應初現,但長期還要面臨下沉市場的持久戰。

拼多多的情況比較特殊,快手老鐵直播間的粉絲和拼多多五環外用戶是大部分重疊的,抖音的4億日活與拼多多的用戶大部分也是重合的。所以,切走拼多多直播訂單量的,可能不是京東阿里,而是快手這種短視頻產品。

直播之外,拼多多想要PK掉阿里京東就更難了。現在來看,其農村包圍城市的打法已經公之於眾,向一、二線城市進軍就是對兩大巨頭的正面硬剛,難度可想而知。靠「低價」起家幫其贏得用戶,但要拋掉「便宜沒好貨」的帽子,任重道遠。

回到直播本身,直播雖火,但因為行業發展太快,問題頻出。燃財經一篇《我被直播帶貨坑慘了》其中提到,「直播帶貨見人品」,羅永浩帶貨的520鮮花變爛花、陳赫直播間內的小龍蝦出現變質問題、快手頭部主播劉二狗被媒體曝光和商家聯起手來帶假貨……

主播直播翻車考驗自身和品牌商的誠信問題。而電商平台作為中間者,要對直播的三方:主播、商家、消費者同時負起責任。這種考驗類似於滴滴對司機和乘客的考驗。在自己平台出的事,自己往往第一時間往往成為被輿論抨擊的對象。

好在市場還有很多時間去改善。阿里趙圓圓在離職時曾直言,直播所謂的紅利期尚未到來。招商證券報告顯示,根據對產業鏈上下游及網際網路巨頭分析,直播電商作為電商代運營的一種方式,平台最先受益 。

打法不同,目的相同,不論是阿里京東拼多多,還是抖音和快手,抓緊直播這張牌的最終目的和最終考核,都是GMV。

最後補充一條最新消息,6月上旬,位元組跳動正式成立了以「電商」明確命名的一級業務部門,以統籌公司旗下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多個內容平台的電商業務運營。

這一變化,意味著「電商」已明確成為位元組跳動的戰略級業務,而抖音是落實這一戰略業務最核心的平台。

看似是受疫情推動的電商直播大戰,早已暗流涌動,未來如何更是難以預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PwFkx3IBnkjnB-0zIAxI.html




雙匯發展迷局

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