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是唯一賺錢的黃金指標,我整整讀了10遍,太透徹了

2019-08-26   羽琪財經

股市中有句俗話:成交量無法騙人,這句話有一定的道理。主力在吸籌、拉高、出貨等階段,可以用各種技術指標矇騙股民,但千騙萬騙,成交量是無法騙人的。因為股票要漲,必須有主動性的買盤積極介入,即買的人多了,股價自然上漲;反之,大家都爭先恐後地、不惜成本地賣,股價就會下跌,這在成交量上能反映得比較清楚。

成交量是指個股或大盤的成交總手,市場成交量的變化反映了資金進出市場的情況,成交量是判斷市場走勢的重要指標。在形態上用一根立式的柱子來表示(如圖)

成交量的計算方法:

成交量=內盤+外盤,當天的成交量等於當天主動買入成交(外盤)和當天主動賣出成交(內盤)的和。

成交量反映著供求關係,一隻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

當供不應求時,人潮洶湧,都要買進,成交量自然放大;反之,供過於求,市場冷清無人,買入稀少,成交量勢必萎縮。

一般情況下,成交量大且價格上漲的股票,趨勢向好;成交量持續低迷時,一般出現在熊市或股票整理階段,市場交易不活躍。

所以,股價一上漲,必定會有成交量配合,說明主力在大量購入股票,股民此時應緊緊跟上。

另外,我們要掌握一個基本原則,即一隻股票長期橫盤三個月或半年左右,突然一天成交量突然放大,就必須及時殺進,因為主力很可能開始行動了。

散戶一定要關注股價在底部放量的情況,因為這樣的股票一旦開始上漲,幅度會相當大。但要注意,如果橫盤震盪區間破位了,必須及時止損,否則後果很嚴重。

成交量背後意味著什麼?兩重特性,透視成交量

世間萬物從來都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體,有陰就有陽,有男人就有女人,有上就有下,有勝就有敗,有買就有賣。成交量是指一個單位時間內某項交易成交的數量。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它就具有雙重屬性,即成交量的二重性。成交量的二重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平衡買入與賣出

成交量是一種供需表現,有買必有賣,有賣必有買。成交量是買賣雙方平衡的結果,每一筆成交一方面滿足了買方的需求、另一方面滿足了賣方的供給。買賣雙方交易的數目一致,價格一樣。

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一旦碰到綠色的大成交量,就會有分析師說什麼「沖高回落」或「資金出逃」;一旦碰到紅色的大成交量,就會有分析師說什麼「資金進場」。其實這些都是有失偏頗的看法。

成交量的紅色和綠色的借鑑意義不大,成交量的大小才有借鑑意義。如果當天收市價比當天開盤價高,就顯示為紅色;反之,如果當天收市價比當天開盤價低,則顯示為綠色。成交量的大小僅僅表示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同程度。買賣雙方對價格的認同程度分歧較大,成交量會較大;買賣雙方對價格認同程度分歧較小,成交量就小。

​比如,在下跌過程中成交放大,既說明有很多賣盤,也說明有很多買盤,只是賣盤的力量更大。不過,這一現象並不意味著後市將延續長時間的跌勢。如圖2-2所示,2007年的"5.30",上證指數出現連續重挫,雖然有洶湧的賣盤,但也有買盤進行了較為積極的承接,結果跌勢僅持續4個交易日便開始回升。相比之下,在2007年10月16日創出歷史高點6124點後的次日,大盤開始下跌,成交量卻呈現逐日縮減的態勢。儘管下跌沒有放量,但仍形成了頂部。因為下跌過程中缺乏買盤承接,表明資金對後市悲觀,不願進場接最後一棒。

同樣,對某隻股票而言,放量上漲,或許是機構在套現,中小投資者在積極買入;放量下跌,也可能是散戶在爭相出逃,機構在悄然吸納。所以,僅僅根據成交量的紅色和綠色,難以作出機構是在建倉還是在出貨的判斷,即不能以紅綠作為判斷主力出逃和買入的標誌。

2,展示恐懼與貪婪

貪婪與恐懼是人類的天性。誰都會貪婪,誰都會恐懼,而恐懼和貪婪極大地影響了投資者的情緒,也是投資者失敗的最根本原因。對此,大多數投資者心知肚明,但仍知錯而難以更改。其實,人們最貪婪的時候,一定是最危險的時刻;人們最恐懼的時刻,一定是最有機會的時候。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克服這種心理障礙,這是我們獲勝的前提。

人性的貪婪與恐懼,有時可以通過成交量的多寡徹底體現。

​如圖2-3所示,南玻A從前兩個高峰迴落後,在A處股價緩緩上升,成交量急劇放大,這是錯過前期高點的投資者瘋狂買入的結果。他們期待著股價再次創出新高,這是貪婪的成交量。

圖中B處的暴跌,一下子打亂了追漲買入者的陣腳。他們被跌懵了,以為世界末日就要來臨,於是不計成本地賣出,將成交量放得很大,這是恐懼成交量。

圖中C處的五連陰,成交量維持在較高的水平,此時很多投資者還沒有從B處的暴跌中緩過神來,再次驚慌失措地拋出,這也是恐懼成交量。

通常,股市投資人可分三類,即先知先覺、不知不覺與後知後覺。第一類是煽火者,他們在股市萎靡不振時買進股票,使供需關係逐漸轉變,在股市達到最高潮時悄然出貨;第二類是實踐者,即在股市呈現好景時買進股票,在大勢轉壞時賣出股票,這類投資者也並不多;第三類是最有悲劇色彩的,他們在股市達到最高潮時搶進股票,在最低潮時賣出股票,人性的恐懼與貪婪在他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成交量的形態

一、縮量

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清淡,多數投資者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通常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投資者都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第二種情況是投資者都看好後市,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當遇到下跌縮量,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同樣,遇到上漲縮量時就應堅決買進,持股待漲,等股價上沖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如圖1-5所示。

圖1-5 縮量(銀泰資源)

二、放量

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時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一部分投資者堅決看空後市的同時,另一部分投資者卻對後市堅決看多;一些投資者紛紛拋售的同時,另一部分投資者卻在大手筆吸納。如圖1-6所示。不過,相對於縮量來講放量的真實性並不可靠,因為這個量完全可以由主力自買自賣產生。作為投資者,要學會結合不同的指標以及股價相對的價位進行分析。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就可以靈活應對。

圖1-6 放量

三、突放巨量

突放巨量可以發生在任何階段,在上漲過程中的突放巨量通常表明多方的力量已使用殆盡,後市繼續上漲將很困難;而下跌過程中突放巨量一般多為空方力量的最後一次集中釋放,後市繼續深跌的可能性很小,短線的反彈可能就在眼前了;如果遇到逆勢突然放量,在市場一片喊空聲之時放量上攻,這類個股往往曇花一現只有一兩天的行情,隨後反而加速下跌,使許多在放量上攻當天追高的投資者被套牢,而如果是突破某一重要形態的放量,則往往說明形態成立,後市將沿著形態固有的發展趨勢進行。

如圖1-7所示的旗濱集團,在一段時期的下跌之後,收出一根長下影線,次日便突放巨量,連續上穿三條均線,接著成交量依然保持放量的狀態,這說明股價探底成功,即將開始新一輪的漲勢。

圖1-7 突放巨量(旗濱集團)

四、溫和放量

溫和放量是指個股的成交量在前期持續低迷之後,突然出現一個類似「山形」的連續溫和放量形態。個股出現這種情況一般表明有實力資金在介入,個股在底部出現溫和放量之後,股價會隨量上升,量縮時股價會適當調整。調整持續一段時間後,股價的上漲會逐步加快。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當股價溫和放量上揚之後,其調整幅度不宜低於放量前期的低點,因為調整如果低過了主力建倉的成本區,說明市場的拋壓還是很大,後市調整的可能性就較大。成交量溫和放大的直觀特徵就是量柱頂點的連線呈現平滑的拋物線形上升,線路無劇烈的拐點。換手率應該在3%~5%。溫和放大的原因是隨著吸籌的延續,外部籌碼日益稀少,從而使股票價格逐步上升,但因為是主力有意識地吸籌,所以在其刻意調控之下,股價和成交量都被限制在一個溫和變化的水平,以防止引起市場的關注。

圖1-8 溫和放量(遠興能源)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位置的溫和放量有著完全不同的技術意義,其中在相對低位和長期地量後出現的溫和放量才是最有技術意義的。溫和放量有可能是長線主力的試探性建倉行為,所以雖然也許會在之後出現一波上漲行情,但一般還是會走出回調洗盤的走勢。

成交量也有形態,當成交量構築圓弧底,而股價也形成圓弧底時,往往表明該股後市將出現較大的上漲機會。無論怎樣,成交量只是影響市場的幾大要素之一。市場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投資者絕不可把它們分開來看,只有綜合分析、綜合判斷,得出的結論才會更準確。

從量價關係看盤

1、用量增價平分析盤面

量增價平是指個股股價或大盤指數在某個價位範圍或者指數範圍內波動,但是與其對應的成交量出現了放量形態。

在上升行情或者下降行情的不同階段,量增價平的操作策略是不同的,如下圖所示。

實戰案例 【回天膠業(300041)】下跌途中量增價平分析

如下圖所示為回天膠業(300041)股價2011年2月到8月的走勢。

如上圖中可以看出,該股經歷一波下跌後在5月份有企穩的跡象,後市出現長時間的橫盤整理。從調整階段的成交量看,在橫盤整理階段中,該股7月份的成交量較前期有明顯放大,是否此時為下跌末期的量增價平呢?現在還不能確定。

如下圖所示為回天膠業股價2011年5月到9月的走勢。

如上圖中可以看出,該股在8月31日以一根中陰線跌破所有的均線,隨後股價繼續走低,因此可以判斷7月份出現的量增價平屬於下跌途中的回調現象,因此後市繼續看跌,此時投資者最好還是持幣觀望,等待機會。

如下圖所示為回天膠業股價2011年8月到2012年1月的走勢。

如上圖中可以看出,該股在9月份後繼續向下運行,股價直接從34元下跌到2012年1月份的16元,下跌了18元。

而且一直到2012年的1月初,該股下跌的趨勢也沒有出現減緩的跡象,如果投資者在2010年7月份出現的量增價平現象時盲目介入,後市就可能深度套牢。

2、用量增價跌分析盤面

量增價跌是指個股股價或大盤指數出現下跌,與其對應的成交量卻出現放量的形態。

在上升行情或者下降行情的不同階段,量增價跌的操作策略是不同的,如下圖所示。

案例實戰 【合康變頻(300048)】下降初期和途中的量增價跌分析

如下圖所示為合康變頻(300048)股價2010年9月到2011年2月的走勢。

如上圖中可以看出,該股持續上漲在2010年的12月底運行到32元,從2010年10月初的18元上漲到32元,漲幅達77%,屬於一個比較高的位置。隨後股價進入調整階段。

觀察這段時間的成交量變化,如下圖所示。

如上圖中可以看出,該股在大漲上漲過程中成交量始終在20000手的下方變化不大,說明主力控盤良好。而在2011年1月下旬的下跌過程中,成交量突然放量,股價此時已經下跌到25元附近,屬於典型的量增價跌,此時應引起投資者的注意,最好逢高賣出,鎖定利潤。

如下圖所示為合康變頻2010年12月到2011年5月的走勢。從圖中可以看出,股價在2月份短暫反彈後步入了深幅下跌行情,短短時間中就下跌到2010年10月的起漲價18元。

而且在整個下跌過程中,成交量較上漲時期都明顯放大,尤其是在3月初和3月下旬的分別放量過程中,股價下跌都比較明顯,如果投資者不及時拋售,後市會有更多的損失。

成交量五大買入信號:

1、量價選股法,低位放量漲停

放量總是有原因的。在高價區有些主力往往對敲放量,常在一些價位上放上大賣單,然後將其吃掉,以顯示其魄力吸引市場跟風眼球,或是在某些關 鍵點位放上大筆買盤,以顯示其護盤決心大,凡此種種現象皆為假,重心真實的升降即可辨別。若是在低位出現的對敲放量,說明機構在換莊或是在準備拉高起一波 行情,可以擇機跟進。

2、量增價平,轉陽信號

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成交量增加股價企穩現象,此時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有時也會在上升趨勢中途也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3、量平價升,持續買入

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上升,可以在期間適時適量地參與。

4、量價選股法,無量漲停

在漲跌停板制度下,股票的第一個無量跌停,後市仍將繼續跌停,直到有大量出現才能反彈或反轉;同理,股票的第一個無量漲停,後市仍將繼續漲停,直到有大量出現才能回檔或反轉。

5、量增價升,買入信號

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積極進場買入與莊共舞。

使用成交量應注意以下六點

1、任何進出,均以大盤為觀察點,大盤不好時不要做,更不要被逆市上漲股迷惑。

2、在多數情況下,當量縮後價不再跌,一旦量逐步放大,這是好事。

3、在下跌過程中,若成交量不斷萎縮,在某天量縮到「不可思意」的程度,而股價跌勢又趨緩時,就是買入的時機。

4、成交量萎縮後,新底點連續2天不再出現時,量的打底已可確認,可考慮介入。

5、成交量萎縮後,呈現「價穩量縮」的時間越長,則日後上漲的力度愈強,反彈的幅度也愈大。

6、量見底後,若又暴出巨量,此時要特別小心當日行情,一般情況下,量的暴增不是好事,除非第二天量縮價漲,否則是反彈而已。

如果你也在潛心研究股市,不妨關注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股海戰艦(yk66009),了解更多更多財經資訊、經驗技巧,更有《遊資實戰短線課程龍回頭戰法》等免費課件可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