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嘗一嘗的揚州早茶

2020-05-03   新華揚州觀察

在對揚州人生活常態的諸多描繪中,有一句話流傳最廣:"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早上皮包水,說的就是吃早茶,揚州人有滋有味的一天,是從早茶開始的。一杯香茗,幾籠點心,邊吃喝邊聊天。

淮揚菜始於春秋,興於隋唐,盛於明清,素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譽,而揚州的早茶文化,則是得益於明清時的鹽業繁榮。古人說:「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現如今,不用腰纏萬貫,也可以下揚州品美食。

在揚州喝早茶,講究的就是慢慢的「閒情」。揚州早茶文化能夠盛行,也是源於當年揚州鹽商的閒情雅致。手中一杯清茶,面前二三知己,那份閒情在這個「忙」的時代叫人懷念。所以吃揚州早茶,不要急著趕時間,慢慢來,方能品味其中滋味。

"亦雅亦俗.亦儒亦商"。縱然只是一頓早茶,鹽商們當年也有數不清的講究。聽戲,是最好的助興節目,這種傳統在今天的揚州茶社依然能夠看到。在揚州熙春茶社,悠揚絲竹聲中,揚劇小生粉墨登場,剛柔並濟的唱腔,讓一頓早茶頓時變得生動起來。

幼年時在揚州生活了13年的朱自清,在一篇散文中,對揚州早茶有過這樣鮮活的描述:"叫茶房燙乾絲是不可少的。燙乾絲先將一大塊白豆腐乾飛快地切成薄片,再切成細絲,放在小碗里;用開水一澆,乾絲便熟了;潷去了水,撥成圓錐似的,再倒上麻醬油,擱一撮蝦米和干筍絲在尖兒,就成。說時遲,那時快,剛瞧著在切豆腐乾,一眨眼已端來了。燙乾絲就是清的好,不妨礙你吃別的。"今天的揚州師傅,能將指尖厚薄的乾子,片出28片,乾片薄如蠶翼,燈下幾近透明。開水需淋三道,正好能將乾絲燙熟又不顯老。盛裝的茶盤,一併用開水燙過一遍。一碟燙乾絲,從裡到外,從舌尖到指尖,都是熱騰騰的,一口吃下,便是早晨的第一縷溫暖。

一方水土,有一方美景;一方水土,也有一方美食。這早茶之中,有甜有咸,回味悠長,細細品味,便能品出揚州城的滋味。

非遺小貼士

淮揚菜製作技藝

唐代,揚州「百種飲食,異常飽滿」。明代,「揚州飲食華奢,市肆百品,夸視江表」。清代,揚州菜進入鼎盛時期。

淮揚菜常用烹調方法有:燒、炒、熘、炸、蒸、鹵、醬、燉、燜、汆、煎、煮、熏、燴、烤、爆、焐等。

淮揚菜高雅、精緻、融和、時尚、養生,形成了選料嚴格,製作精細,注重火候,擅長燉燜,清淡味醇,咸甜適中,造型優美,色澤雅麗的技術風格,「滑嫩爽脆不失其味,酥爛脫骨不失其形」。揚州面點製作精細,皮薄餡美,湯鮮味醇,品種多樣,四季有別,造型美觀,特色鮮明。

2008年1月,淮揚菜製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揚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來源 非遺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