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一個孩子、養育一個孩子,要費多少的精力、要放棄多少,只有真正經歷過的父母才明白。但是孩子往往並不領情,一方面這個世界並不美好,另一方面父母生孩子也從來沒有徵求過孩子的意見。
既然如此,那我們為什麼還要生孩子呢?
過去通常的答案就是「養兒防老」,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無條件的付出,等到父母老了,孩子也要無條件的付出。這意味著你以為的父母之愛是無私和偉大的,但其實從每個人出生起,人生就是一場交易,這樣的人生能幸福嗎?
貓爸的一位爺爺,年輕的時候為了養大四個孩子,吃了無數的苦,孩子小的時候,什麼好吃的留給孩子們吃,結果自己老了生病臥床後,幾個孩子都因為家裡太忙,很少過來照看他,最終老人孤獨的死在了自己的床上,老人走之前的那段日子天天罵自己的子女沒良心,可這又能改變什麼呢?
很多人可能會說子女太不孝順,事實上我那些叔叔姑姑,每家都有難處,年輕的要工作養家,年老的要照顧孫輩,還有的確實自己身體也不好,現在生活壓力都大,誰會為了一個將死之人搭上自己家庭的後半生呢?
正如現在網上很多年輕人說的,現在很多父母缺乏邊界意識,把孩子當成自己養老的工具,自己付出不計代價,也不給自己留後路,等孩子長大了,當初付出有多狠,如今索取和壓制就有多毒。
所以,養兒防老最終的結局,往往是父母和孩子最終過得都不幸福!可是如果養兒不防老,父母又為什麼生孩子呢?
當初一位朋友曾經這樣問過貓爸,我的回答是這樣的:
人活一世,什麼事情都應該體驗一下,這才不枉活一回,生孩子、養育孩子是一個完整人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而且生孩子也會讓我們更加努力,某種意義上也拓展了我們生命的邊界,讓我們更快成長,活得更有重量和質感。
我還給她三點建議:
1、有條件再生孩子,不要為了孩子耗儘自己的所有精力,否則對自己對孩子都不好。
2、不管有沒有孩子,養老都是自己的事情,沒孩子的要保重身體,多存錢。有孩子的,也不要把所有的財力和精力都投到孩子身上,給自己留點不但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孩子。
3、什麼樣的老年生活才是幸福的?不是你癱在床上不能動的時候,看著滿臉憔悴的孩子陪在身邊就叫幸福,而是回想自己的一生,你的每一個選擇,都是自己決定的,都是為自己而活。
正如王小波所說:「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有的一切,只有這個東西,才真正歸你所有。」
似水流年就是我們曾經活過的每一天,如果我們每一天都是為自己而活,就算老了以後孤獨的死在了床上,我們也不會後悔,畢竟年輕的時候,我們也都經過了大風大浪,看過了人山人海。
所以,最悲慘老年生活的不是孤獨的死在了自己的床上,而是付出了所有,還是孤獨的死在了自己的床上!最最悲慘的老年生活是你付出了所有,孩子也付出了所有,你還是孤獨的死在了自己的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