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表鑑賞 | 殼中殼腕錶你見過嗎?

2020-09-08     二手奢侈品回收

原標題:名表鑑賞 | 殼中殼腕錶你見過嗎?

從懷表到手錶,經歷了保守派的頑強抵抗,經歷了實用性方面的許多考驗。

最令制表師困惑的,是至今尚未完全解決的存在現實,即手臂溫度與外間溫度的差別。這個問題,於寒帶地區尤為嚴重。手臂傳到表背的溫度會有30攝氏度左右,而表面玻璃那面卻感受到很可能是零下的低溫。這情形,明顯會影響機械機芯內擒縱裝置的運作。最後的妥協,是瑞士天文台改變合格的條件,裝設12法分機芯以下的手錶,列入另一個範疇,不再像大機芯那麼嚴苛。而在瑞士天文台不再「代客"驗表發證之後,代替它們的COSC再度將這個範疇的界限放寬,使超過13法分甚至再大一些的也能以「小機芯」的標準過關。

另一個問題是防水。以上面的情況來說,正面冷背面暖,很容易令內部空氣中的濕氣凝聚成水珠,使機芯在不知不覺中氧化腐蝕。裝在不鏽鋼殼的古董手錶機芯狀態多數不好,這是主要的原因。同時,表戴在手上之後要面對更多的水分接觸,例如下雨、洗手等情形都有機會沾水。因此,制表前輩更急於要解決的,就是手錶的防水問題。

經過幾十年,我們大概也會同意,最好的防水方式是勞力士發明的蚝式鎖定。它將所有有接觸縫隙的部分,例如表背與錶冠,都用墊圈加旋入鎖定,使外部的水分甚至潮氣都不得其門而入。這種設計,現在已經相當普及。不過,在實踐過程中不同品牌推出的一些防水錶款,現在因為罕有之故成為收藏家的珍品。例如卡地亞的 Tank Etanche,今天就是天價的收藏項目,等閒不得見。

歐米茄在1932年發明了自己的防水手錶,稱為 ,那是売中売的設計。手錶本身有一個売,另外再有一個売保護著它。兩者的緊扣,使水分不太容易進入。不過在上鏈與調節時間之前得先把內殼拿出來。今天,這個設計的實際意義已經不大,但它的獨特性與經典性,卻深深吸引著喜歡「刁鑽」作品的藏家。不過,這款當年的「游泳」手錶,已經芳蹤杳然很長時間了。

兩年前,歐米茄曾以相同構造做成限量表,列入其博物館系列的第七號,叫做 Grand Marina1932。為適應潮流,它的外觀尺寸擴大了許多,並用白金做內殼,紅金做外殼,很是美觀。它的機芯,使用品牌著名的同軸擒縱裝置,可以通過內殼的透明背看到,性能比古董款式增強了。而它的限量,也比博物館系列其他復刻表少很多。其他同系列的表,多數以創作年份做限量數字,所以動輒干五隻左右。但這款"七號仔」只做135隻,看得出廠方對它的厚愛。2007年我沒有訂,很快就售了。最近在拍賣出現過一隻,成交價相當高,可見這款表也很保值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Oz8FbXQBLq-Ct6CZ-TZ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