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一雙好鞋,
才能帶我們去更美好的遠方。
可是,
選鞋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明明人家穿的很好看,
到自己腳上怎麼完全不對味了?
明明知道這鞋小了一點點,
還是被美貌吸引買回了家,
可是每次穿都是煎熬。
明明試穿的時候正好,
為什麼回家之後發現偏大偏小?
……
這些問題一定困擾著很多姑娘,今天就和我一起來看看不同腳形要怎樣選到適合自己的鞋,試鞋時都有哪些注意點吧!
埃及腳
特徵:大腳趾比其他腳趾都長,從大腳趾到小腳趾呈現階梯狀排列。埃及腳是亞洲常見的腳型,選鞋空間較大。
適合鞋型:圓頭鞋,最好不要選擇穿尖頭鞋。在選擇涼鞋的時候要注意選擇腳掌處稍微寬一點的鞋型,不然大腳趾容易跑出去哦!就算鞋子合腳,也容易給人造成買小了的錯覺。
註:如果埃及腳長期穿尖頭鞋,更容易造成拇指外翻。
羅馬腳
特徵:腳趾呈現直線排列,長度幾乎相同。羅馬腳被稱為方形腳,沒有特別突出的腳趾,非常適合走路。
適合鞋型:圓頭鞋、方頭鞋。
希臘腳
特徵:第二根腳趾比其他腳趾都長。
適合鞋型:尖頭鞋。
尖頭綁帶鞋,不管是高跟還是低跟,穿起來又好看又優雅。
推薦鞋款
無腳後跟
腳後跟比較平直,弧度較小,通俗點來講就是「沒腳後跟」,一般沒有帶子的鞋都穿不了,一走就掉跟,嘗試過放半碼墊、貼後跟帖,都沒有多大用處,特別是穿無帶高跟鞋的時候,通常腳趾擠得很痛,後跟還一直掉。這類腳型就需要選有帶子幫助固定的鞋哦!
如果真的特別想要買無帶鞋,還是有一個注意點可以幫你選到沒那麼容易掉的美鞋。
那就是注意鞋跟處收口的寬度:
1、從鞋子前部向後慢慢收窄,後跟處正面看呈倒V形,這樣更有利於幫助固定腳後跟;
2、選擇後跟處鬆緊設計的鞋款,同樣可以防止腳後跟滑出。
腳骨異形
大部分人都會有大小腳的情況,又或者出於某種情況導致某隻腳骨節突出等問題,導致試穿的時候一隻鞋合適,一隻鞋不合適。可是,也不能買兩個碼子的鞋啊,太不符合我們持家的形象了對吧!
這種情況也別輕易放棄,可以找修鞋店讓師傅用專業鞋撐機器,把小了的那隻鞋撐大半碼(注意現場試試是不是正好了哦)。
注意:撐完之後,一定要連著幾天穿著鞋定型,不然容易縮回去,等穿了幾次定型之後就可以了。
胖腳/寬腳
這種腳形的人最好避免穿瑪麗珍鞋和寬系帶鞋,不僅容易留下勒痕,也表現不出鞋子本身的美感。
可以選擇小長圓頭,或現在最流行的長方中帶點兒圓的復古鞋頭。材質上可以選擇偏硬的面料,能更好的包裹腳形,不會因為軟榻而顯得臃腫。
中跟鞋比細高跟的更適合這種腳形,腳面和鞋跟的視覺比例會更協調。
如果特別想要嘗試尖頭鞋,記得把鞋翻過來看一下腳掌的形狀,儘量選擇腳掌處較寬、鞋尖弧度稍大一些鞋款。根據自己最長腳趾的位置,選擇鞋尖偏向的位置,一定程度上能緩解不適哦!
腳背高/足弓高
有些姑娘會誤解,總覺得每次買鞋腳背很擠就是因為腳背太高,其實也可能是因為足弓高哦!
分辨自己是腳背高還是足弓高,可以用一個很簡單的辦法鑑別。將腳底全部沾濕,踩在一張紙上,根據腳印來判斷。
如果是足弓高,那麼選鞋的時候可以選鞋子足弓處增加了軟墊的款式,試其他鞋款的時候,觀察鞋子與足弓之間的空隙,如果懸空很多,那就不適合你,勉強穿容易越走越痛。
如果是腳背高,就要避免選腳面包裹很嚴實的涼鞋,容易對腳造成擠壓,不舒服也顯得臃腫。
可以選擇V口設計、系帶鞋或腳面兩側包裹性較好的淺口鞋,能給高腳背留下舒適空間。
試穿TIPS
1、最好選擇下午試穿。下午腳部容易發脹,試穿選的鞋碼更舒適;
2、兩隻腳都要試穿。大小腳的人不少哦!
3、尺碼不合適就不買。不要被豬油蒙了心!
4、怎樣才是理想的尺碼:十個腳趾可以在鞋裡自由地活動,有舒服的襯墊和適度的內部空間;鞋底面與腳部凹陷處的弧度十分合腳,前腳要有一定的活動餘地,腳尖頂住鞋頭時腳後跟與鞋後幫之間還能伸進一個手指的距離,這個尺碼剛好合適。
到店試穿實踐下吧!
美鞋等著你哦!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