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熬夜到凌晨的我,突然收到老友病逝的消息,相識20餘載,雖然多年未見,但聞故友離世,甚是傷感,對我而言,她,一直定格在了10年前的樣子,活潑、漂亮、文雅......
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發明,讓活著的人能有機會清醒的意識到生命的重要,所有的宗教和信仰,也都誕生於對死亡的恐懼。
這一生的終點,便是死亡,人們會用盡一生的時間,去為迎接它而做好準備,然而,它還是在不經意間,與你不期而遇,甚至撞個滿懷......
庚子年初的荊楚大疫,讓我們所有人都見識了它的冷酷,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化作每天手機螢幕上,不斷變化中冰冷的數字和曲線,如此無情、刻骨......
活著的人,對死並沒有真正的發言權,不論你信仰什麼?用什麼樣的邏輯去理解?是天堂也好,是極樂也好,抑或是簡單的回歸自然也罷,人們總是試圖為在世間時時刻刻體會到的不安全感,找一個死後的歸宿,以期待可以減少面對它時的恐懼。
然而,我們每天都在不斷經歷著死亡這個過程,通過新陳代謝,把部分死亡的機體和否定掉的思想,放歸自然。每晚的沉睡,就是一次次與自己的告別,每一個清晨,睜開眼,又將迎來新的重生,不斷往復循環......
想像一下,如果距離死亡還有一天時間,你是否會放下所有名利、執著、慾念,而只希望能再見一見最親的人,安靜地跟他們告別呢?如果在這一天裡你可以做到,那麼,回望這一生,你也可以......
人生充滿痛苦、不快樂、缺少愛,才會對死後的機會充滿期待,信仰也便因此找到了紮根的土壤,就像一局打到一半的遊戲,拙劣的成績,讓你期望下一次的重來。但,回到現實,卻完全相反,生活並沒有給你留下任何一次「replay」的機會......
一個充滿恐懼的心,是沒有愛的,有的只是習性和同情,或者強迫自己表現出來的善意。我們必須每天大死一次,第二天才能重生。只有從痛苦,從執著的念頭、習性、關係中解脫出來,才能真正的活著。只要思想依然藉由經驗、記憶、慾望延續自己,便無法做到這一點。
如果每天沒有新收穫,只是一味的在不斷重複地情緒中度過,那麼,雖然機體暫時還沒有離開,但心已經死在了生活里......
因此,重點並不是有沒有輪迴的來世,而是實實在在證悟圓滿的當下。
一覺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