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詞》- 太平公主的兩次愛情幻滅

2019-09-15     尋找至味美食

愛情等於權力,這一橫亘帝國後宮秘史的頑固定式,令很多貴族女孩擁有與年齡不相符的隱秘野心,她們運用青春期乖巧而輕浮的智慧,指望自己聲勢浩大的愛情與花容月貌,能夠永遠占據帝王的視覺與頭腦。

而大唐盛世下孕育出真正的貴族公主 - 太平公主,她從一出生起就擁有大部分女孩都羨慕的地位和權力。


宗廟是皇族最神秘的地方,畫像上先皇們沉鬱莫測的表情,都讓太平感到隱隱的不安,他們每個人都似乎在講述著這個權力家族,沉重而血腥的歷史,同時無言的強調著後世子孫的職責和義務。

太平在大典上第一次感受到權力,君臨萬眾之上,她凝視著廣場上凱旋的將士,那一個個還瀰漫著戰爭煙雲的剛強面孔,終於開始理解,父親,母親,哥哥,那高深莫測的表情背後深刻的含義。讓人前赴後繼,寧可捨棄生命親情,也要得到權力,是隱藏在高貴血統之下,揮之不去的印記與永恆的主題。

太平凝視著母親唇邊渾濁的笑容,第一次感到徹骨的寒涼。


太平十四歲那年第一次看清長安城真正的面貌,她的那次勝利逃亡遇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那個人,望著長安城的車水馬龍,天下在某種程度上是皇室的敵人,她擁有傳統上絕對的權力。



太平關於愛情真諦的啟蒙,卻長著一副憤世嫉俗,歇斯底里的面孔,它本身應該是優美而深情的,然而薛紹在大婚第二天就讓太平明白,愛情的誘人神采,從此一去不復返,這其實就是婚姻,它意味著生命中一個迷幻的時代徹底幻滅。

太平從未想到,她那天在殿試走廊的行走,會成為另一個人慾望的起點,從那一刻起,她以後的感情生活,像一件優美的獵物,被一個叫張易之的男人,秘密地規定了走向。

在闊別了二十年之後,太平又一次見到了她心裡的那個他,這本該只屬於夢,血,沿著他光潔的面孔,舒緩的下滑,仿佛是驚醒的記憶,驚慌地擠出的一滴心酸的淚水。



張易之不是薛紹,儘管他們有著驚人相似的眉眼,以及同樣明亮的臉,然而他臉上的光彩,卻更顯得堅毅而圓潤。太平無法抑制自己,洞察他的熱情,她又一次變成了二十年前,目光熱辣而又勇敢的皇家女孩。

太平在等,懷著前所未有的急切,以及某種程度的恐懼,她多麼希望聽到他迫切的腳步聲,他會來嗎?他不會來,他只不過是一個雲遊四方的遊子,像王維那樣,太平對自己說:我為什麼要盼他來,他不過有張長得酷似薛紹的臉,可他的臉,那是我的青年時代,我只想再看一次,一次足矣。



太平最終親手殺了張易之,正如武則天說的,張易之不是野心家,他對江山毫無興趣,他要的只是復仇的樂趣,但他必須死,因為他跟李氏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 挾持武皇謀反。

張易之是一道綺麗的風景,在大唐浩瀚繁複的人事歷史中,他始終是一個迷,詭秘的占據著屬於自己的一頁寫滿陰謀與毀滅的文字。



他走了,像太平無數次做的甜蜜而傷感的夢,來去都悄無聲息,只留下夢醒後令人心碎的遺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O8ntRG0BJleJMoPMBUN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