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的美原油05期貨,從17美元閃崩至負-43.32美元。也就是說,為了鼓勵你買一桶原油額外給你43.32美元。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我們要不要買上100萬桶呢?一下子就成了億萬富翁,這樣的好事兒?壓根不是的。
美原油05期貨的最後交割日是4月20日。過去的時候,如果說我們持有多頭合約,是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我們可以選擇平倉有關合約結束交易,也可以選擇交割原油。由於原油價格已經到了歷史地位,自然很多人相信原油價格會反彈,結果就有人大量投機開多單。為了保持平衡,原油企業就生產的原油準備交割。
如果交割原油,需要找個地方將原油存起來,支付一定的保管費,等到未來賣出就可以。萬一未來原油價格漲到50美元,扣去保管費肯定還能賺一筆。但是原油生產過剩已經好幾個月了,很多人都選擇這樣的操作,原油儲存能力就越來越少。市場突然傳出的消息是,俄克拉荷馬州的油庫空間不足,導致不具備儲油能力的多單持有者需要另尋油庫儲存石油。在疫情依舊嚴重的美國,這一運送石油的操作可謂難於登天。所以,大量多單合約集中平倉。
平倉的時候就是賣出合約,找買家。可是,在市場如此緊張的情況下,沒人願意接收合約或者說接收這些原油。畢竟將這些原油處理掉是需要花費成本的,完全沒有利益可言。但是「有便宜不賺非君子」,總是有一些人會冒險嘗試。比方說有的人有一定的原油儲藏能力,家裡有個游泳池,裝上幾十桶原油也是可以的。但是他並不知道原油會跌到什麼程度,覺得1美元就夠了。放一段時間以後,畢竟原油價格肯定會回升。可是,一美元願意買的人太少了,由於交割時間的臨近,多單合約持有者,只能報出負值,也有的多單持有者被強制平倉。
隨著合約的油價跌至負值,極大調動了人們積極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分一杯羹,越來越多的人想辦法去解決掉多餘的原油,最終原油的價格在負43.32美元開始反彈,度過了這次危機。這種情況下,肯定是有人賺了有人賠。但是,賺錢的只是市場的極少個體。
原油的負價格,只是臨時性的市場特例。對於產油大國出售的原油,絕對不會出現負價格,因為他們都是現貨。
一般來講,即使原油企業不能夠賣原油產生利潤,只要虧損程度不大,他也會繼續生產。因為原油企業生產准入條件很高,需要大量的投資,而且還需要巨量的人工成本,只要生產原油還能夠賺出人工成本和資本成本,原油企業就不會停止生產。原油企業在原油價格跌到一定程度,生產不僅不能夠帶來利潤,反而會導致更嚴重的虧損時,那麼原油企業就不會生產原油了。像沙特的原油價格大約在8~10美元,低於這個價格他就不會生產了。否則生產了賣不掉,又沒地方儲存,只能污染環境。
說實話,這一點點不尋常的特例情況,不會對我國這樣的石油消費大國產生影響。對於很多人來講,這只是轉瞬即逝的商機,很多人是買不到負價格原油的。目前,6月份交割的原油價格又已經恢復到了16美元一桶。
2019年,我國每天原油進口超過1000萬桶,原油的對外依存度達到了70.8%。對於價格浮動導致的溢出的一點點原油交易,根本不足塞牙縫的。
我國有高達3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難道不能夠趁原油價格較低的時候?大量儲備原油嗎?實際上,首先,我們的原油儲備能力有限。畢竟要想新建原油儲備能力需要時間,而且還要面臨原油價格浮動的風險。原油價格跌到20美元以下,可以說是10多年還有一次的特殊情況。我們不可能建立一個儲備點,然後空置十幾年。萬一我們剛建立起儲備點,原油價格又瘋漲回去了呢?第二,是沒有國家賣給我們無限制的原油。沙特就明確表態在原油增產時收到了許多亞洲煉油廠的需求增加訂單,但是沙特拒絕了,它沒有向亞洲增供的計劃。沙特的原油產量雖然每天能超過1000萬桶,但是它都是有戰略配給計劃的,首先保障的是美國和歐洲的原油供給,這是歐佩克的長期夥伴。
今年由於新款疫情的,世界經濟收入的嚴重影響,對於原油的需求減少了很多。隨著5月1日歐佩克和俄羅斯等原油生產國的原油減產協議付諸實施,可能原油價格會穩定許多。但是,只要經濟一天不恢復,原油價格就會保持在低位運行一天。
一句話總結原油的負價格就是:「負價格都是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