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館看《長安十二時辰》-檀棋篇

2019-07-09   電影桃花源

不知是宣發做得好,還是劇真的很精彩,《長安十二時辰》炸了,隨手一搜文章就雪片一樣覆蓋了網絡。我等湊足了十六集才敢看,不得不說,作為一部以歷史為基底的小說翻拍作品,這個劇組真的沒有胡整。




故事的背景,大唐的氣韻,長安讓人嗔目結舌的繁華,這些都被眾內容號寫得差不多了,我感到有趣的是,從前那些在博物館裡看過的文物,現在竟然活起來了。無論你身處何地,看了劇再去博物館,那趣味就更不同了。









【闕樓儀仗圖,唐懿德太子墓壁畫,現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西安的朋友們,舊長安的輝煌和華美就在陝西歷史博物館裡等你,走起來啊!

第一個出場的主要人物是李必的婢女檀棋,作為一個身在賤籍賣身為奴的婢女來說,檀棋的排面兒還是相當大的。



可能是因為聰慧能幹,衷心義氣,李必非常器重這個婢女,交辦很多重要差事,和那些奉茶的侍女不同,檀棋的整體形象更為英氣。



【檀棋和主人辦的都是大事】



【右相府中的侍女連台詞都沒有

,梳的應該是丫髻,穿著交領衫子和裙】

不同於右相身邊的一眾侍女,檀棋沒有梳丫鬟,也沒有著襦裙,正月的天氣,穿的是一件窄袖緊身翻領長袍,用窄皮帶束腰,袍長至膝下,腳穿皮靴。




只一個單髮髻,花鈿,面靨,飾唇通通沒有,像男裝。



【絹衣彩繪木俑,現藏於新疆歷史博物館,一共三尊,泥頭木身,均著絹衣,出土於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



【花鈿,面靨,飾唇,眉妝,來自弈棋仕女圖,現藏於新疆歷史博物館,出土於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




【弈棋仕女圖屬屏風絹畫,出土時破碎嚴重,修復後可見整圖有11個人物形象,除了棋盤旁拈子對弈的貴婦外,還有侍奉一旁的侍女僕從,嬉戲兒童,可惜度娘沒有完整圖片,大家可以去新疆博物館看實物哇!】

可我們檀棋和她們不一樣,檀棋穿的,就是男裝,不僅是男裝,還是胡服。姚汝能《安祿山事跡》記,「天寶初,貴游士庶好衣胡帽,婦人則簪步搖,衣服之制度衿袖窄小。」可見天寶年間初期,貴族男子已經流行起胡服胡帽,婦人雖簪步搖,但衣袖窄小,即便也穿著胡服也不奇怪。




知識點:在唐代,尤其是劇中所指唐玄宗在位中末期的天寶年間,民風已經非常奔放,尤其女性獲得了空前的自由(也可能是絕後的)。女子衣著行止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意,袒露肌膚,甚至穿男裝。



【唐永泰公主墓壁畫,現藏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你們看最右側的這個女侍,她穿著的服飾除了顏色紋樣,是不是樣式很眼熟呢?】

唐永泰公主墓壁畫中,九位侍女形象中只有一位穿男裝,和檀棋的裝扮幾乎一樣。而這件唐三彩侍女騎馬俑就好像是第十集檀棋騎馬趕去核查全殲狼衛時的樣子。




就沖女性生活幸福指數這一樣兒,唐朝從來都是我最想穿越回去的朝代,排在第一位,首選貞觀年間,其次開元。氣象萬千,開明包容,在一千多年前創造出那樣難以企及的文明巔峰,想想就覺得神奇。尤其在遊歷過日本之後,更真切感覺到唐文化對東亞乃至世界文明影響至深。

常看我文章的很多朋友都來自新疆,認真跟大家再推薦一下新疆自治區博物館,尤其是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這座古墓群出土了眾多能夠反映西晉至唐代,西域各階層人們生活的實景,從衣服鞋襪到饢餅糕點餃子,多虧乾燥炎熱的天氣,讓我們得以見識一千多年前的家園是什麼模樣。




【絹衣彩繪木俑和新疆姑娘佟麗婭cos木俑鎮樓

接著幾天我都會認認真真做功課噠,下一篇是男主群像考古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