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相處,學會寬容很重要

2019-07-28     西清悅Love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犯錯,如果你因為別人一時的錯誤而耿耿於懷,不肯原諒對方,那麼時間久了,別人就會覺得你是個斤斤計較,不大度的人。這勢必會影響你人際關係的發展。

仔細觀察那些情商高的人,他們就深深懂得包容別人這個道理,他們明白,給別人一個台階下,也是給自己一次合作的機會。所以別人與他們相處時,總覺得他們親切友好,溫暖大方。所以,想要提高情商的你,就必須得向他們學習,做一個會包容別人的人。

有一次,董明和幾個哥們一起去一個朋友家看球。

一到房間,他們五個人就一邊抽煙一邊看起了球賽。球賽結束後,董明才驚訝地發現他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抽了五盒煙。

朋友的妻子也在旁邊陪著他們,她其實不喜歡丈夫抽煙的,但整個過程里,她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在他們不注意的時候,打開窗子,讓新鮮的空氣吹進來。

董明意識到朋友的妻子反感丈夫抽煙的事實後,便問她為何不說出來。

朋友妻子聽後微微一笑,說:「我也知道抽煙有害身體健康,但是,如果抽煙能讓他快樂的話,我為什麼要阻止他呢?我情願讓我的丈夫能快快樂樂地活到60歲,而不願意他勉勉強強地活到80歲。畢竟,一個人的快樂不是任何時間或者金錢能夠換來的。」

朋友聽到妻子這麼說,很滿足地笑了。後來董明再去他家時,發現他已經戒煙了。朋友問他怎麼想起要戒煙的,他笑著說:「妻子能為我的快樂著想,我也不能讓自己提前20年離開她呀!」

這個故事中朋友的妻子就是一個情商高的人,她明白抽煙是有害身體健康的,可是她在丈夫和朋友抽煙的過程中,沒有出言阻止,反而展現出了自己的包容,希望自己的丈夫過得開心就好。她的這一舉動換來的是丈夫以心換心、心甘情願地戒煙。

事實證明,能夠為他人著想,很多時候能夠避免無謂的紛爭,更能收穫意想不到的結果。

我們再來看一個發生在古代的故事。

明朝年間,山東濟陽人董篤行在京城做官。有一天,他接到家人寫來的書信,說家裡蓋房為地基而與鄰居發生爭吵,希望他能借著官權出面解決此事。

董篤行看完信後輕鬆地笑了起來,隨後他立刻給家人回了一封信,信上只是寫了一首詩:「千里捎書只為牆,不禁使我笑斷腸。你仁我義結近鄰,讓出兩尺又何妨。」

家人讀了回信覺得董篤行說得很有道理,便主動在建房時讓出幾尺。鄰居見董家如此大方,被打動了也跟著讓出了幾尺。結果兩家共讓出八尺寬的地方,房子蓋成後,就有了一條胡同,被世人稱為「仁義胡同」。

這個故事同樣反映了包容的重要性。修一個地基,鬧得鄰居不愉快,而一方主動退讓後,另一方也跟著退讓,事情因此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自戀受損」,通俗的說法就是,有的人總愛在別人面前顯擺,吹噓自己的本領有多強,自己有多厲害。

這是因為他們在早期養育和成長過程中,自尊經常嚴重受挫,所以他們對抗外界尋求自尊保護的唯一武器,就是把自己說得光鮮無比、無所不能。

當你明白這點後,一旦在生活中遇到這類人,不妨就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多體諒一下他們。這樣一來,你就會變得包容起來,不會因為別人說的幾句話就感到心裡不舒服,從而與人發生摩擦。

事實上,生活中的許多矛盾本來並沒有多大,就是因為你沒有透過表面現象去分析它背後的原因,過於執著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沒有停下來多問幾個為什麼,才使小事發酵成了大事。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學會包容別人呢?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學習。

1. 保持平和心態。

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不管與人發生任何事情,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態,不急不躁。要學會冷靜下來,用平和的心態去積極處理,這樣才不會釀成大錯,才能讓你漸漸養成包容他人的心胸。

2. 學會笑對一切。

微笑能夠讓人忘掉煩惱,同時也是化解矛盾的武器。其實生活中許多的事情,都沒有必要抓住不放,當你學著微笑地去面對一切時,你會發現,原來很多事情都很簡單,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複雜。

3. 學會換位思考。

正如前文所說,很多時候,我們與他人交往之所以會有矛盾,就是因為我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得出錯誤的結論,誤解了別人的心思。所以,當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時,你就會發現煩惱根本微不足道。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當你與別人交往時,如果能時時記住這點,多與人為善,用寬容給自己和別人搭建一個繼續交流的平台,時間久了那麼你自然會贏得更多人的青睞,你也能變成一個受歡迎、被人喜歡的人。

無數的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給別人一個改過的機會,也是給我們自己一個機會。我們越能寬容別人,就越能凈化自己,使自己心境平和。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歡迎廣大朋友留言評論,喜歡我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謀劃哥小課堂,工作職場、生活情感、福利娛樂一網打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NuNsQmwB8g2yegNDlp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