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症狀說明孩子缺鋅,預防缺鋅家長要這樣做

2019-10-10     協和胖大夫潘慧

鋅的重要性表現在哪裡?

鋅(zinc)廣泛分布於人體組織,含量最高的是視網膜和脈絡膜和前列腺(prostate),其次為骨、肌肉、皮膚、肝、腎、心、腦和紅細胞等。鋅的主要功能包括,作為80多種金屬酶的成分或酶激活劑。其中較重要的有紅細胞碳酸酐酶、羧肽酶、鹼性磷酸酶、乳酸脫氫酶、蘋果酸脫氫酶和中性蛋白酶等。缺鋅可影響各種分解酶的活力;參與RNA、DNA的轉錄和蛋白質的合成。缺鋅導致生長激素和性激素合成減少,核酸與蛋白質合成障礙,對性發育影響較大。缺鋅時唾液磷酸酶減少,味覺減退,食慾下降;還可發生口腔粘膜上皮增生和角化不全,罹患口腔潰瘍。缺鋅可導致T細胞功能受損,機體免疫力下降。

缺鋅真的會矮小嗎?

缺鋅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嚴重者可致鋅營養缺乏性矮小,此病系Prasad首先在伊朗鄉村營養較差的地區發現,因此也稱伊朗性矮小或營養性矮小。鋅營養性侏儒多發生在以穀類食品為主的一些國家,因為穀類食品中含有較多的植酸(6—磷酸肌醇),與鋅結合形成難溶性的復合物,阻礙鋅的吸收,導致體內缺鋅而產生一系列的病變。

此病主要影響兒童,因為兒童和青少年生長發育旺盛,對鋅缺乏非常敏感,發病後突然表現為生長發育停滯,骨骼發育障礙,性功能低下,第二性徵發育不全,女性月經不來潮和閉經,肝脾腫大,皮膚粗糙並伴有色素沉著,同時發生缺鋅性貧血及異食等,

近幾年的系列研究表明鋅不僅影響食慾和消化酶,而且對膠原組織的形成、骨骼的生長、生長激素的合成及T4轉變為T3等均有直接作用,這些都可導致生長障礙。

缺鋅有哪些症狀?

鋅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人體很多促進代謝的物質----酶的重要組成成分,所以鋅缺乏可以出現很多症狀。

厭食 缺鋅時味蕾功能減退,味覺不敏感,故食欲不振,食量減少。缺鋅可致核酸及蛋白質合成、消化及代謝需要的各種含鋅酶的活性降低,消化能力也減弱。

生長發育落後 因代謝水平降低及納食減少必然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缺鋅小兒身高體重常低於同齡的正常兒,嚴重者有侏儒症。缺鋅還可影響小兒的智力發育。

青春期發育遲緩 缺鋅小兒可出現男性生殖器睪丸與陰莖過小,睪丸酮含量低,性功能低下;女性乳房和月經來潮晚,陰毛出現晚等,補鋅後這些症狀可減輕或消失

異食癖 是指喜好進食非食物性異物,異食癖好發年齡為1~3歲,無明顯性別差異。

易感染 缺鋅小兒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功能均降低,容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等。

皮膚粘膜表現 缺鋅可現復發性口腔潰瘍,這是因為粘膜乳酸脫氫酶活性增加,使口腔粘膜上皮增生和角化不全,易發生口腔潰瘍。缺鋅嚴重時還可以出現各種皮疹、大皰性皮炎、下肢潰瘍長期不愈等。

如何檢測缺鋅?

檢測缺鋅最常用的方法是血鋅和發鋅。

血鋅是取末梢血(手指或耳垂)40微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其含量。正常值一般平均約13.8μml/ml(90μg/dl),範圍為12~30μmol/l(70~110μg/dl)。隨著儀器的不同,地區不同,可有一些差異。

發鋅的測定要求小兒將頭髮清潔,用剪刀取其枕部頭髮1~2克,剪時緊貼頭皮留跟約2~3厘米,棄去發梢,經處理後進行儀器檢測,正常值基本同上。

發鋅可作為慢性鋅缺乏的參考標準,但因發鋅受到頭髮生長速度、環境污染、洗滌方法及採集部位等多種條件影響,故並非診斷鋅缺乏的可靠指標。

如何治療和預防鋅營養缺乏?

我國營養學會推薦的鋅每日供給量為0~6月:3毫克;6月~1歲:5毫克;1~10歲:10毫克;10歲以上:15毫克。

嬰兒期母乳喂養是預防鋅營養缺乏的最好辦法,人初乳中含鋅量較高,且吸收利用率也較高。隨著年齡的增長,要按時添加輔食,注意吃一些含鋅較豐富的食物,如蛋黃、肉、魚、動物內臟、豆類等。年齡大一些的小兒,還可吃一些堅果類的食物,這些食物鋅的含量較豐富。

單純食補對於那些有明顯臨床表現的缺鋅患兒還不夠,尚可採用硫酸鋅或葡萄糖酸鋅口服,劑量按每千克體重元素鋅0.5~1.5毫克計算,最大量通常不超過每日20毫克。缺鋅所致的厭食、異食癖症狀一般服鋅後2~4周即消退,而生長落後1~3個月才見效,有些嚴重缺鋅者則補鋅的劑量要加大,療程要延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NXyAwm0BMH2_cNUgPy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