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上海一位女高中生火了
她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這個論壇被稱為「全球最強大腦」的聚會
而她是最年輕的參會者
就是這位
上海華師大二附中高一(10)班學生談方琳
談方琳今年在會場上聽得很認真。圖片來自網絡
而且這是她第二年成為
「最年輕科學家」
去年還在讀初三的她
就成為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座上賓
今年繼續參會
仍是「最年輕」記錄保持者
不僅是15歲就成為科學家
而且是連續兩年蟬聯「最年輕科學家」
不少網友直呼太厲害
剛追星的小萌新:太厲害了吧
頑皮滴小豬:
我來地球湊數的麼
都不在你眼中:竟然是我們高中的,我太慚愧了…
也有網友回憶起自己15歲在幹什麼
-yapppppp-:15歲我還在跟我父母哭著說 不要讓我補數學了啊
港警最帥:我15歲的時候,高一期末物理30分
江源W:我就是數學系的,當年大二的時候學了一門課叫抽象代數,是一個叫伽羅華的天才數學家19歲搞出來的
等於說我19歲學別人19歲研究出來的的東西的入門部分,還掛科了。
為什麼她會被邀請出席?
「中學生英才計劃」是中國科協和教育部自2013年開始共同組織實施的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培養計劃,上海地區由上海市科協負責。2018年,上海市科協「英才計劃」上海管理辦公室選拔推薦10名英才學員,參與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活動,今年,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青年論壇環節,又有12位出生於2001年到2004年的上海市「英才計劃」成員受邀與頂尖科學家面對面交流,談方琳連續兩次入選。
談方琳今年出席會議的嘉賓證。圖片來自網絡
初中階段她從不在外補課
談方琳的父母都是華東師範大學的老師,她小學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初中就讀於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高中考入了心儀的華師大二附中。受家庭的薰陶,她從小就對數學感興趣。「這個孩子很值得研究,在初中階段,從來不在外補課,也不刷題。」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校長許軍介紹。
談方琳目前最出眾的成績,是在讀初三時憑藉課題「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在「第33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和主席獎(初中生唯一獎)。這一課題也獲得了「第33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一等獎。她的研究項目第一次建立了斐波拉契數列和貝祖數的聯繫。作為應用,解決了貝祖數的最佳上界和下界的估計問題,改進了加拿大數學家Rankin教授於2013年在《美國數學月刊》上給出的一個粗糙的估計式。
談方琳的研究:
「斐波拉契數列與貝祖數的估計」
運氣好的xnyp:真厲害,我企圖想看懂第一張圖,發現真的是企圖。不僅公式看不懂,中文都不能理解
劉小雨詩:都是中文和數字 湊在一起就看不懂了 仿佛我的腦袋有了個毛病
Rainbow愛花與喵:去查了查斐波那契數列然後去看p1,看了十分鐘還是退出來了……忙了一天本來就頭疼現在簡直難受
我可能不配做理科生
婧媛軒軒:中文也看不懂,如同天書,從小數學渣的我只能仰望了,讓我活八輩子我也學不會
不僅實力超群,還非常低調
面對突如其來的走紅,談方琳本人和家長都對冠名「少年科學家」的說法說「不」,認為有點言過其實了。
據報道,29日下午起,談方琳就推掉了多家媒體的專訪要求。
10月中旬,談方琳曾表示:我喜歡追科學巨星。而科學巨星最可貴的品質就是腳踏實地、淡泊名利。
對很多同齡人來說,科創穫獎無數,談方琳已是「學神」,但她每一刻都沒有放鬆,她的口頭禪就是「我會更加努力學習」,她認為自己只是嘗試著做了一點小研究課題,根本沒有資格炫耀。
談到未來可能要走上的科研之路。她說過:做研究肯定不會一帆風順,好的研究成果肯定是「十年磨一劍」。我將來願意嘗試這樣的研究。
得知這一消息,網友狂贊:有實力又低調!
最後,小編只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