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高峰欒雲平封箱演出節目將由觀眾點播

2020-01-13   小馬曲藝

近日,德雲社發布了接下來一周里的各隊小劇場演出節目單。春節將至,除孟鶴堂所在的七隊之外,其餘各隊也宣布分別在15日和16日的舉行封箱演出。而今年德雲社一隊的封箱演出,將由高峰和搭檔欒雲平負責攢底,大膽嘗試「現場觀眾點活」的演出形式。引發圍觀。

所謂「封箱」,是戲班舊俗,簡單來說,就是年底的時候把行頭裝進箱子,統一保管,並引申為每年的最後一場演出。與之對應的,是春節後的「開箱」。

按照德雲社班主郭德綱的說法,德雲社最早借鑑戲班的「封箱」。而近年來,除了其他相聲團體相聲外的曲藝團體,另外一些泛演藝圈,也開始借鑑。

德雲社相聲演員高峰,師承相聲名家范振鈺,人稱「高老闆」。在近幾年郭德綱于謙領銜的商業演出中,高峰欒雲平幾乎從不缺席,並且基本上都是負責倒數第二個正式節目。而在正式節目結束後,高峰也常常在返場時出現,和郭德綱于謙一起表演一段或幾段小段。

倒數第二個正式節目,有沒有什麼特殊性呢?

據說當年馬三立先生跟李伯祥出現在同一台演出中,李伯祥負責倒數第二個節目,而馬三爺負責攢底。這場節目,李伯祥出現了比較嚴重的超時,等到馬三爺上台時,台下的觀眾已經離開不少。於是,少馬爺替父親抱不平,不久就以同樣的方式,包袱李伯祥。於是兩人從此結下樑子。

從馬三立先生還健在這個細節來看,這段往事必然年代有些久遠。而且由於具體時間的語焉不詳,如果要對其真實性進行考據,必然難度不小。但倒數第二個節目對於整場演出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對於德雲社,特別是郭德綱領銜的演出來說,正式節目結束後,動輒返場十來次的現象,經常出現。所以,除了跨年演出等特殊場次,偶爾地出現正式節目與商演初定時間產生較大差距,必然也很難令人發覺。但多年來堅持讓高峰負責倒二節目,顯然體現著郭德綱對高峰的重視和信任。

至於高峰在台上常常自嘲的:「我倆上台的時間,是觀眾休息、上廁所,郭德綱喝水的時間」,無非只是一種謙虛表達。

郭德綱曾經使用《太平年》的調兒,創編出一段小曲,詞曰:「說了聲會六百段,罵聲響起來;藝術家會三段,一輩子巧安排」。社內大小演員每個人都能掌握幾十段甚至上百段相聲,這是多年來德雲社和郭德綱引以自傲的。這也是德雲社各小劇場每周能安排六到八場節目,在不禁止觀眾拍攝、上傳的同時,還能保證座無虛席的重要原因。

現如今的相聲界,熟練掌握一百段以上相聲(不包括小段)的,都已經不多。而能夠有底氣讓觀眾現場「點播」的,更是少之又少。還記得姜昆背《八扇屏·莽撞人》的那段視頻嗎?由於各人理解和涉獵範圍不同產生的水平評判差異,暫且擱置不談,嚴格意義上是否屬於觀眾現場「點播」,也是網友們產生意見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需要強調的是,雖然是比較大段的貫口,但相比一整段節目,篇幅還是小了不少的。

而在接下來德雲社一隊的封箱演出過程中,將展現的是現場觀眾點活,演員現場表演,期間甚至將可能不會給演員對詞、默詞的間隙。這樣的自信,自然是源於業務上的不輟鑽研。不由得不讓人發自內心地佩服。

在《相聲有新人》總結賽的時候,高峰和欒雲平作為助演導師參加節目,郭德綱對高峰給出了高度評價:「中國相聲界50歲以下的演員來說,如果說按基本功來說,藝術水平前三名高峰占倆名額」。 並且說高峰是「直眉瞪眼,奔著老藝術家方向去的」。

其實高峰出生於1983年

什麼叫藝術家啊!(戰術後仰)

聲明:本文由 小馬曲藝 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轉載請告知並註明作者姓名。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