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蘿蔔夏吃薑」,冬天為什麼要吃蘿蔔?

2019-11-21     營養健康雜談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11月已到下旬,我國很多地方都變冷了起來,在飲食這件事上,人們也更熱衷於吃蘿蔔,如蘿蔔燜牛奶、蘿蔔熬湯等。為什麼人們冬天要吃蘿蔔呢?冬天吃蘿蔔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在寒冷的冬天,人們為了禦寒保暖,往往喜歡吃各種溫熱的補品,以及熱衷於打邊爐、吃火鍋,並且大量攝入各種高熱量、高脂肪的肉類食品,這種措施往往會令陽氣潛藏於體內不易散發,並且令脾胃陽氣過於旺盛,從而容易導致腸胃燥熱,從而誘發消化不良、腹脹便秘等不適。

  蘿蔔性涼,味辛,對人體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尿化瘀等功效。冬天若脾胃陽氣過旺,適當吃蘿蔔有助於去除胃火,促進消化功能,從而利於脾胃的正常運轉,維護身體健康。

  「夏吃薑」也是同樣的道理,夏天氣候炎熱,陽氣發散在體表,容易造成脾胃虛冷,從而導致腹瀉,而食用的活血驅寒的生薑則可以溫胃健脾,增加體內陽氣。

 吃蘿蔔有哪些注意事項

1、白鬍蘿蔔別同吃。雖說白蘿蔔、胡蘿蔔對人體都具有好處,但二者如果同時吃的話,則有可能會降低他們的營養價值。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含量高,而胡蘿蔔則含有抗壞血酸的分解酵素,若同吃可能會令白蘿蔔維生素C的含量降低。

  2、白蘿蔔勿與補品同食。蘿蔔有「下氣」和「消滯」的作用,若與補氣類藥物(如人參、黨參等)同食,有可能會降低補品的藥效。

  3、寒性體質不宜多吃白蘿蔔。脾胃虛寒,或者患有胃腸道疾病的人,不能吃太多的白蘿蔔,否則會令體質更加虛弱,或是出現腹瀉等病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N-WAj24BMH2_cNUgkF6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