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吐優雅的董卿:閱讀使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2019-12-10     嫣然心扉

《中國古詩詞大會》節目的火熱,越來越多的人不僅是學習古詩詞了,而多讀書也給唱的火熱了。

前段時間,央視《主持人大賽》上,參賽選手出口成章,而董卿的點評也是頻上熱搜,她對於選手的點評既溫柔又犀利,引經據典。


讓人不禁感嘆:腹有詩書氣自華。

經常聽到很多人在互相攀比自己讀了多少多少本書,就好像讀了越多的書就代表他們自己都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儲備量。可是細問他們在閱讀了這麼多書有什麼收穫時,卻回答不上來了。甚至在讀完一本書之後都不知道作者所表達的是什麼?

克尼雅日寧說:「讀書有三種方法,其中的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而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

你是是屬於哪種讀書的境界呢?如果你是屬於第一種讀而不懂的讀書方式,那你需要認真的反思一下你在閱讀信息方面的問題。而《閱讀整理學》恰恰可以幫你分析閱讀的問題,它不僅是一本帶你重新思考閱讀的方向與意義的一本書,而且還會告訴你在閱讀未知信息與已知信息時的處理方式。

作者外山滋比古,現任日本御茶水女子大學名譽教授,全日本家庭教育研究會前總裁,曾獲第46回日本放送協會放送文化獎。專攻英國文學,教科書,修辭學,編輯技術,思考,日語理論等領域。現在讓我們跟隨這位閱讀大師的指引,細細品味真正的閱讀。


外山滋比古在《閱讀整理學》中說道,他認為真正的閱讀是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已知信息的閱讀,一種是未知信息的閱讀。

已知信息的閱讀,即使我們在最初閱讀的時候不理解,但是可以結合身邊的事物以及我們的參與就可以理解一個大概。未知信息的閱讀就比較困難,是我們完全不理解的內容。這兩種閱讀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境界。無論閱讀已知信息的能力有多強,不見得閱讀未知信息的能力也很強,而重要的是未知信息的閱讀才是讓人打開大腦獲得新知的最佳途徑。

既然未知內容的閱讀這麼重要,那我們如何做才能更好的閱讀未知內容呢?

首先開啟未知閱讀的大門

外山滋比古在《閱讀整理學》中提到「音讀」「素讀」「讀古典」著 三種閱讀都是開啟未知閱讀的鑰匙。

「音讀」的閱讀是建立在既知事物為基礎上進行的閱讀,以已知的信息為基礎,用已知的事物引導我們進入未知世界,這樣我們更容易接受未知的事物。就像兒童學舞蹈一樣,最初跳舞是覺得好玩有趣,所以才會願意繼續學習,之後才能進入更系統的舞蹈的學習中。

「素讀」的閱讀是建立在未知事物上的閱讀,即使不懂,也還要繼續讀的閱讀方式,就像兒童閱讀《三字經》,他們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內容,但還是會在老師或家長的要求下進行誦讀。基於此外山滋比古認為「素讀」的理念就是----先讀了再說!

「讀古典」閱讀古典書籍可以更好的訓練我們培養對未知信息閱讀的能力,現在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尤其是面對文學作品的時候我們通常會加入自己的情感在裡面,跟隨著作者的情緒起伏,卻忘記了我們最初閱讀書籍的目的是什麼。閱讀古典書籍恰恰可以彌補我們這一缺點。


其次建立以自我為中心的加工

對於未知的事物,我們通常會覺得很困難,但是我們可以採用從已知的事物來慢慢的過渡到未知的事物,從事高級英語翻譯者並非一開始就能夠翻譯的很好,他們每天都在做著英語的聽說讀寫的基礎練習,當練習到一定的地步,就可以進行高階段的翻譯工作了,習慣成自然,在日復一日的練習中完成了從未知到已知並為我所用,建立以自我為中心的加工。

最後閱讀時直接進行未知信息的閱讀

如果你覺得前兩個方法對你來說都不適合,那你可以在一開始便採用未知信息型閱讀。那就是不斷地重複閱讀難懂的書本,達到閱讀未知信息的境界,「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不需要真的去重複閱讀五十遍.一百遍的。只需要重複閱讀十遍或者是十五遍便已足以。

這裡所說的重複閱讀並不是指那種走馬觀花的看,而是要仔仔細細的閱讀,最好是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自己的心得,有新得體會。

「讀書貴有新得,作文貴有新味」對於我們來說,讀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快速獲取知識,並通過閱讀讓我們獲得一定的專業知識。因此明白真正的深度閱讀,必然會帶來思維,認知的改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m7A9G4BMH2_cNUg-io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