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課桌》鐵腕媽媽引熱議:有遠見的父母,捨得放手

2020-10-04     布穀學習

原標題:《親愛的小課桌》鐵腕媽媽引熱議:有遠見的父母,捨得放手

布穀老師:

最近《親愛的小課桌》熱播,在被孩子萌翻的同時,不同家長的教育方式也引髮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裡面有兩個小孩,凱凱和騰騰,都是「別人家的小孩」,但性格卻迥然不同,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媽媽對待他們的方式不同。

凱凱媽媽是鐵腕教育,親力親為安排好凱凱的一切,在玩和學習之間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讓凱凱做試卷。

在她的嚴格要求下,凱凱成績優秀,但性格卻略顯自卑,不敢在人前表現自己,也很難跟其他小孩玩到一塊。

而騰騰媽媽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習,更多地是讓孩子去享受學習的樂趣,而非一味要求騰騰要達到什麼水平。

在她的引導下,騰騰性格樂天,學習很主動,陶醉於自己學習的各項技能,喜歡交朋友。

父母都不希望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比起成績,更需要培養的是跟隨孩子一生的性格和身心健康。

有遠見的父母,會在這三件事上放手,讓孩子擁有一個更完整的人格。

一、放手讓孩子做選擇,收穫主見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孩子的見識不如我們,所以我們更傾向於幫孩子趨利避害做好選擇。

但這會讓我們忽略了孩子想要什麼,也剝奪了他們經歷和成長的機會。

何炅在《朋友請聽好》有一個觀點:你只有把孩子當成大人看待,他才能學會成長,否則他永遠都會是那個對自己沒辦法負責的小孩。

尊重孩子,放手讓孩子做選擇,他們才能在一次次選擇之後,變得有主見,學會對自己負責任。

《少年說》有一個得了癔症的少女,逃避著所有事情,但她的媽媽沒有因為她有精神障礙疾病就幫她做主,而是把她當一個平等的個體,讓她自己去選擇。

在媽媽的眼裡,青春不是千篇一律的,女兒的選擇都會寫出自己的篇章,她唯一要求的,是女兒能做一個自省的人,去感受生命成長的過程。

因為有媽媽的理解和陪伴,癔症少女慢慢從逃避中走了出來,能獨立地能繼續生活在社會中。

正是媽媽的放手,讓她選擇面對自己,對自己負責任。

《親密關係》一書中有個觀點,一段關係中,不捨得放手事事要做主包辦的一方往往抱有犧牲心態,但這並不能使對方變得美好起來。

而是會把對方培養得依賴和放縱。

在親子關係中也是如此。

適度的放手,讓孩子做選擇,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一點點清晰自己想要什麼,從而成長為一個有主見、肯負責的人。

二、放手讓孩子解決問題,收穫勇氣

義大利教育學家瑪莉亞·蒙特梭利曾說:「當一個孩子覺得自己能夠勝任的時候,永遠不要去幫助他完成一個任務。」

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我們眼中略顯笨拙,但這是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一次次探索和嘗試。

泰國有一個暖心廣告,賣菠蘿的媽媽沒有很多文化,她能給孩子的就是放手讓她在生活經驗中學習,培養她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孩子不懂怎麼切菠蘿時,她沒有說你太小了等長大,而是拿過一個菠蘿一刀一刀地給她做示範。

當孩子誇她做的菠蘿冰棒好吃得可以賣時,她為孩子的主意點贊,並給她一個冰箱鼓勵她自己嘗試拿出去賣。

當孩子向媽媽訴說冰棒賣不出去時,她沒有直接教她怎麼賣,而是鼓勵孩子去市場學習別人如何賣東西。

最終,小女孩從市場中學會如何叫賣,學會了自己畫可愛的廣告單,成功賣出去獨家菠蘿冰棒。後來,她一打鈴就能吸引街頭巷尾孩子蜂擁而來買冰棒。

這個媽媽教給孩子的,是放手讓她去生活中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她所期望的,是不在孩子身邊時,孩子也能有能力面對生活的難題。

這個廣告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原型主人公也如母親所希望的生活得很好,獲得了泰國Sarnrak獎學金,並順利完成學業。

學會放手讓孩子嘗試去解決問題,孩子會在一次次試錯中收穫勇氣,從而變得更加篤定和自信。

三、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生存,收穫規劃

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會渴望獨立,也有自我完善的潛力。

作為父母,不妨用引導和欣賞的眼光,做一個旁觀者,讓孩子自己去體驗這個過程。

日本作家島田洋七這樣描寫自己的童年。

8歲時,父親去世後,他被母親寄養在佐賀外婆家。

外婆並沒有因為這個可愛的小孫子的到來,而犧牲自己的生活,來全力照顧他,相反,她更熱衷於教會他生活的能力和做人的道理。

因為每天凌晨一大早就要出門去工作,外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小島田洋七學會自己做早餐。

8歲的小島田洋七沒有因為要自己做早餐而覺得自己可憐,相反,從這件小事開始,他一點點學會了獨立的能力和樂天的心態。

從而成長為一代相聲師和作家。

每個孩子都會有離開我們自己生活的一天,這時候,你是否有賦予他獨立生活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武漢有個叫程翼飛的學生,他的爸爸媽媽都是醫護工作者,今年疫情爆發的時候,他們第一時間奔赴一線,沒有回過家。

儘管身處高三這樣的特殊階段,程翼飛沒有手忙腳亂,他獨自料理自己的生活、進行高考備考、還要照顧家裡病重的爺爺,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條。

後來他考上了清華大學。

程翼飛的爸爸媽媽沒有因為他從小成績優異就疏於對他生活能力的培養,相反他們很注重放手讓孩子獨立,才使得在今年這樣的情況下,依然能圓夢清華。

放手讓孩子學習獨立生存,孩子會在一次次嘗試中摸索出自己的人生規劃,並有能力掌握它。

四、有遠見的父母,捨得放手

心理學上有一個「手錶定律」:如果你只有一塊表,你能很準確地知道現在的時間。但如果給多你一塊表,就會因為另一塊表的存在,擾亂了你對時間的判斷。

這個定律同樣適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如果父母過多介入,相當於多給了孩子一塊參照的「表」,這會使他們無所適從。

有遠見的父母,懂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去解決問題、去學習獨立,這些過程收穫的是孩子的主見、勇氣、和對未來的規劃。

我們不能陪他們一輩子,適度的放手是更好的選擇,讓他可以做自己,讓他可以獨當一面,去享受這個世界的風雨和彩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laC83QBLq-Ct6CZNC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