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傳真】最溫暖的身影,最堅實的防線!一起來認識箇舊這些最可愛的人

2020-03-03     紅河發布



2月29日夜晚,又一個14天即將過去,做完所有的護理工作,箇舊市傳染病醫院的護士們坐在護士站,開始做第二天工作的前期準備。40多天來,醫護人員一起度過了2020年的春節,又一起走過了最忙碌和最艱難的第二個、第三個14天。


夜班護士在認真工作


在醫院所有醫護人員心裡,「14」成了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數字。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堅守和期盼都與「14」有關,大家有一個期望,過了14天,病房裡的病人都能恢復健康,所有的一切都好起來。


戰鬥 在萬家燈火時


臨近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國,戰鬥的哨聲吹響。


箇舊市傳染病醫院被定為該市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高危人群的定點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取消休假,迅速回到工作崗位,開始了緊張的培訓。相比往年的應急培訓,今年的培訓多了很多實戰內容,大家穿上防護服,之後正式開啟了戰鬥。


除夕夜,醫護人員堅守崗位


2020年的除夕,4名醫生和8名護士和往常一樣堅守在崗位上,做完所有的工作,已過了晚上8點。為了讓大家吃上一頓熱騰騰的年夜飯,醫院特地準備了一個大炊鍋,在應急病房的休息區,除了值守的醫生護士,其他人圍坐在一起吃了一頓團圓飯。


那頓團圓飯以後,大家再也沒有湊齊過一起吃飯,換著班吃,吃了一半顧不上吃,甚至忘記了吃,都成為了每位醫護人員的日常。


感動 你們是溫暖的星光


疫情阻擊戰打響後,醫院成了醫護人員24小時不離開的家,下班就到定點宿舍休息,有事隨叫隨到。科室里所有病人的日常生活都由護士照料,燒開水、收外賣、帶東西、打掃衛生以及日常護理,還有病房裡所有的房間、柜子、門、地面,每天都要進行兩次消毒,每一個角落都不能落下。


護士給患者送午飯


一位外地的女士在出院前,將一封信送到了應急病房醫護人員的桌子上。她細數了與醫生護士相處的點滴,並在信中寫道:「不曾想以這樣的方式認識你們,到貴地的幾天,得到了大家太多的關心和細緻、周全的照顧。傳染科室的工作難度、工作量都比普通科室複雜得多,是你們用汗水,換取了我們的健康。在離開之際,我除了感動還有祝福,願你們都安好。當回首往事時,這些會是我暖暖的回憶。」


患者寫給醫護人員的信


無悔 守護箇舊健康平安


進入隔離病房,普通的鞋子經不住消毒水浸泡,所以醫護人員除了穿上防護服,還要穿上4公斤重的雨鞋。一個班下來,汗水浸濕了衣服,醫護人員的腳上一次次磨起水泡,又一次次被磨破。


13點30分,隔離病房裡的護士李莉下早班,已經忙碌了近6個小時的她,脫下厚厚的防護服。清洗消毒完畢,14點,李莉終於吃上了午餐,而另一個班的護士,已經穿上防護服走進了隔離病房。


消殺組每天兩次進行全院消毒


箇舊市傳染病醫院應急病房的28名醫護人員中最年長的50歲,最小的22歲,清一色的「女兵」。醫生黃峇緬告訴記者:「雖然我們護理組都是女孩子,但是疫情來襲,沒有一個人退縮。特殊時期,病房裡的工作非常辛苦,但是大家從來不說一句苦一句累。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只要我們多一份堅守,大家就多一份平安。」


3月1日,醫院的護士給記者發來一條消息,在一線工作的一位同事懷孕了!大家很高興又很心疼,一群姐妹商量著,給小寶貝取名「抗抗」,她說:「希望寶貝好好的!希望每一個人健康平安,這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接力 戰「疫」一線黨旗紅


3月2日,第三批、第四批護士即將換崗,隔離休整後的8名護士,將把在一線工作了14天的同事換下來。


護士們正在交接工作


在護士站,見到了14天未見的同事,大家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值班護士對病房的情況進行了細緻地交接,醫生交代了重點的注意事項。女孩子們聚在一起,互相加油打氣,小小的暖心舉動,讓病房裡的氣氛活躍了起來。交接儀式後,他們各自進入工作崗位,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



剛剛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的醫生盧艷是這次堅守抗疫一線中年齡最小的醫生,她說:「在這次抗疫戰鬥中,我看到了許多黨員和前輩無怨無悔的付出,他們無私無畏的堅守深深感染了我,我希望向他們學習,向黨組織靠攏。所以,我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盧艷在工作


據了解,截至3月2日,箇舊市傳染病醫院已有11名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箇舊市傳染病醫院位於箇舊市東北角,從醫院6樓的病房往下看,小城裡聳立的高樓、暖黃的燈火,是醫護人員眼裡最美的風景。醫護人員說,每天看著這座城市,他們就知道,自己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他們願意在寒冷的夜裡,守護這溫暖的萬家燈火。



記者:朱薇 通訊員:劉紅梅 何靜 文/圖

責編:張哲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AdOoHABgx9BqZZIM7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