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碼頭村百年巨變

2020-05-02     青島城市記憶

曾經發過的一個帖子,說的是膠州營海鎮碼頭村百年來的變遷,映射了我們青島的母親灣---膠州灣的滄桑變化,希望能給各位一點啟示和思考~~

這是1900年左右德占時期的膠州灣地圖,100年前膠州也是海濱城市,地圖中膠州灣西北角的塔埠頭(就是今天的碼頭村)是重要的標識~~陰島就是現在的紅島,黃島當年都是海中的孤島~~

當年的塔埠頭港,就是現在的營海鎮碼頭村~~塔埠頭最初作為板橋鎮的一個外港,起於唐朝,興於明清,成為膠州灣第一港。清代,曾在塔埠頭東駐紮了水師營,這一帶再次成為軍港及軍事要地,商業貿易活動也未停止,塔埠頭港往北路和南路已有5條航線,北可達盛京(今遼寧瀋陽市),南可達上海、寧波、福州等地。
  塔埠頭港的碼頭北從海神廟起,南至海關分關,長約750米。沽河岸尚有長100米的貨物裝卸地。

1897年,德國侵占青島後,開始大規模興建青島港。塔埠頭港逐漸走上了衰落的命運~~

百年後的今天,膠州灣面積萎縮了三分之一,圖中A點的碼頭村徹底成了旱碼頭~~

膠州碼頭村百年巨變

現在的碼頭村離海邊直線大概有15華里~~什麼概念呢?相當於從棧橋到福遼立交橋的直線距離~~

有專家說再有100年膠州灣將徹底變成陸地了~~
  膠州灣幾千年來不凍不淤,德占以來,尤其是解放以後的圍海造田,封死了紅島和黃島水道,減弱了灣流動力~~
  新聞大家都知道了,膠州灣連年以來大面積結冰~~

膠州灣跨海大橋的修建,橫亘在膠州灣中部的像梳子一樣密集的大量橋樁,大大減緩了灣流的循環動力,更是加劇了冰情~~

再給大家加深點印象,這是德國人當年繪製的膠州灣等深線地圖~~
  灣內平均水深7.0米,最大水深在灣口附近局部可達64米,灣內為51米,(在黃島東南部的窪地),海灘約占部面積的29.5%,0~5米淺水區占52.7%,占海灣總面積的82.2%,水深大於20米的深長區占總面積的5.4%~~
  靠近岸邊的0-5米淺水區,就是圖中的灰色部分,現在大部分已經成了陸地~~
  眼下,膠州灣的水域面積僅有1928年的66%了。
  原文作者為青島城市檔案論壇網友「澗中細流」《碼頭村百年巨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M9G32HEBnkjnB-0zZrWO.html






黃島路的記憶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