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沙軍售引發美「內戰」
作者:蘭順正
近日,對沙特軍售問題在美國國內引發不小風波。7月1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決議,否決向沙特等國出售精確制導炸彈和相關部件(價值80多億美元)的軍火交易。對此,美國總統特朗普於7月24日動用否決權強行批准這筆訂單。
可以說,此次軍售風波是美國國會與總統爭奪對外政策主導權的縮影。美國憲法將國家對外政策權力分別賦予國會和總統,對於「涉外」權力分配模稜兩可,國會和總統爭奪對外政策主導權,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歷史現象,而這樣的爭奪在近期對沙特軍售問題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在特朗普看來,沙特是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必須盡力拉攏。首先,沙特戰略位置非常關鍵,在美國中東戰略中具有重要地緣政治價值。其次,以「多金」著稱的沙特是美國軍火集團的大主顧。特朗普一上任,就與後者達成價值110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2018年,兩國再次敲定125億美元軍售大單。再次,沙特和美國在中東有著共同的對手——伊朗。最近美伊關係持續緊張,特朗普表示,向沙特出口這些武器對於幫助該國對抗伊朗及其周邊對手至關重要。
不過,在美國參眾兩院眼中,沙特可不是一個好朋友。「9·11」事件發生後,美國參眾兩院都認為,此次襲擊與沙特有密切關係。2016年5月,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法案,允許「9·11」事件受害者及其親屬起訴沙特政府。隨後,美國國會眾議院公布「9·11」事件調查報告中有關沙特與恐怖分子可能存在聯繫的絕密內容。2018年10月,沙特籍記者卡舒吉在沙特駐土耳其伊斯坦堡領事館遇害,美國國會參議院指責沙特王儲應對此事負責。
可以說,此次對沙特80多億美元軍售案,白宮與國會已拉鋸很長時間。5月24日,特朗普以「伊朗威脅」名義,繞過國會審核,直接批准向沙特等國出售軍火,招致多名議員批評。6月20日,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22項決議,阻止特朗普政府對沙特等國軍售。7月17日眾議院通過其中3項決議,包括禁止美國向沙特出售精確制導武器和相關部件。據悉,眾議院選擇先通過這3項決議,是因為精確制導武器往往易於交付,應優先阻攔。
由於此次眾議院投票結果是簡單多數,因此,白宮有權對其動用否決權。未來,以沙特為焦點的美國會與總統對外政策主導權之爭仍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