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病毒進入高發季,門診量猛增!官方發布防控信息

2019-12-13     雲上鍾祥

一個噴嚏,兩個噴嚏,三個噴嚏

……

流感高發季節又雙叒叕要來了!

近日來,

兒科流感患兒井噴,

湖北省中醫院兒科日門診量

超過400人次。

其中,

確診為流感的占到了30%至50%。

資料圖

警惕!流感拖成肺炎

省中醫院兒科專科主任張雪榮介紹:目前,確診的患兒中以甲型流感居多。甲流的主要症狀是持續高熱、咽痛、頭暈乏力、頭痛、全身肌肉酸痛、咳嗽等。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這些症狀,有的人感染甲流後跟普通感冒很像,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容易發展成肺炎。

5歲小男孩晨晨高燒不退,家長在當地診所開了退熱藥和抗病毒藥給孩子服用。短暫退燒後,家長暫停了藥物。第二天,晨晨再次高燒到39.5℃,並伴有劇烈咳嗽。省中醫院兒科檢查發現,晨晨流感病毒抗原(甲型)呈陽性,已經發展成支氣管肺炎,家長後悔不已。張雪榮說,像晨晨這樣流感拖成肺炎的病例不在少數。

為何流感會拖成肺炎?專家解釋,「一旦被流感綁架,肺炎球菌就成了劊子手。」人體感染流感病毒後呼吸道組織結構被破壞,造成呼吸道及全身免疫功能下降,更容易導致肺炎球菌侵入機體並引起肺部炎症。肺炎球菌還可能侵入血流產生菌血症,引發侵襲性肺炎、腦膜炎、心內膜炎等,嚴重的甚至造成死亡。需要注意的是,兒童、老人和慢性疾病患者是流感繼發肺炎的高危人群。

得了流感有哪些症狀?

流感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部分病例可出現高熱,達39-40℃),伴畏寒、寒戰、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顏面潮紅,結膜輕度充血,也可有嘔吐、腹瀉等症狀。

輕症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其發熱和全身症狀更明顯。

重症病例可出現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休克、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肺外表現及多種併發症。

怎麼判斷是否得了流感?

流感的症狀是臨床常規診斷和治療的主要依據,如果出現發熱、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體疼痛、頭疼、寒顫、疲乏、腹瀉、嘔吐等症狀,可能患有流感。但由於流感的症狀、體徵缺乏特異性,易與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流感確診有賴於實驗室診斷,檢測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檢測、病毒分離培養、抗原檢測和血清學檢測。

國家衛健委發布流感防控核心信息

11月13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版),公布目前上市的三類抗流感病毒藥物以及中醫流感治療方案。

為了便於公眾甄別採取不同的預防和治療措施,防控核心信息明確了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具體區別。

流感傳染性強,季節性強,普通感冒則傳染性弱,沒有明顯季節性。

流感患者多會有39到40攝氏度的高熱寒戰,普通感冒不發熱或輕中度熱沒有寒戰。

流感是全身症狀,表現為發熱、咳嗽(通常乾咳),頭痛、咽痛、肌肉和關節痛。普通感冒症狀輕或沒有症狀。

流感防控核心信息還指出,流感的重點人群包括兒童、老年人、孕婦、慢性病患者,感染後發生重症的可能性較高。

醫務人員由於在日常診療活動中接觸流感患者的機會較多,因而感染流感病毒的風險高於普通人群。

如何預防和治療?

目前,我國使用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指出,流感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續排毒3-6天,發病48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流感併發症等,超過48小時的重症患者依然能從抗病毒治療中獲益。

《2019-2020年流行季流感防控工作方案》提出15項流感重點防控措施。

其中主要包括明確流感疫苗接種重點人群、優化疫苗接種服務、加強相關疫苗政策研究等3項與生物疫苗相關的措施,也包括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重症及時就醫等6項「社會疫苗」措施。

接種流感疫苗

需要優先接種流感疫苗的人群包括6月齡-5歲的兒童、60歲及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

在大多數年份,流感疫苗的保護效果可達40-50%,在個別年份,由於流感病毒發生變異,疫苗效果會降低,但依然可以減輕接種者病情的嚴重程度,降低併發症與死亡的發生率。疫苗接種後保護作用可維持6-8個月,隨時間推移逐漸減弱,並且流感病毒易發生變異。因此,建議每年接種流感疫苗。

服用藥物

方案在抗流感病毒推薦藥物西藥只推薦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包括奧司他韋等。

在中藥治療方面,成人推薦使用連花清瘟膠囊、銀翹解毒類等中成藥。兒童推薦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等,並特別提醒,沒有兒童適應症的中成藥不宜給兒童使用。

由於流感是病毒性傳染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手段,因此預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預防措施包括:

1、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

2、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並用流動水洗手,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雙手接觸呼吸道分泌物後(如打噴嚏後)應立即洗手。

3、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時佩戴口罩,以免傳染他人。

4、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5、每天開窗通風數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6、在流感高發期,儘量不到人多擁擠、空氣污濁的場所;不得已必須去時,最好戴口罩。

來源:湖北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LoazAW8BMH2_cNUgBo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