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風雨郵路編織成了生活讚歌

2019-12-31   眉山東坡文化

「投遞員鄧加富上電視啦!」11月25日12點20分,中央電視台社會與法頻道《道德觀察》欄目播出紀實片《烈日下的行走》,講述了郵政投遞員鄧加富16年如一日,堅守平凡崗位,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的感人事跡。

鄧加富是誰?

他是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郵政分公司景洪市投遞站的一名投遞員,主要負責曼弄楓片區以及機場老路沿線區域的普郵投遞工作。這個區域投遞點多且分散,服務對象大多是小區、村寨,日均投遞里程達53公里,是景洪市投遞站最難投遞的段道之一。

22歲,鄧加富便成了一名投遞員,這一干就是16年。16年來,他騎壞了4輛自行車、2輛摩托車,累計投遞里程達26萬公里,無一重大差錯、無一丟失損毀、無一有理由申告、無一安全事故。由於認真負責、誠實守信,他先後榮獲2013年雲南郵政總經理提名獎、2015年雲南郵政五星投遞員稱號、2017年「景洪市好人」榮譽稱號、2018年「西雙版納州好人」榮譽稱號,今年又榮獲了第七屆雲南省道德模範稱號。

他是一個細心的人

鄧加富每天要投遞約120公斤的郵件,報刊占了很大比重。在他的投遞段道上,用戶訂閱的《人民日報》《參考消息》《雲南日報》等報刊種類多達130餘種。因報紙種類多、訂閱戶數多,每天報紙的發刊情況、訂閱情況又都不一樣,認真和細心顯得非常重要。

每天7點多,工作檯的小格子裡已經放滿了各類報刊,鄧加富都會習慣性留出1個小時,拿著訂報清單逐一核對份數和報刊名稱,再按順序把報刊擺放進摩托車郵包左右兩邊的口袋,蓋上防雨布。「怕分錯,時間長了,感覺自己都有強迫症了。」鄧加富說,「一個失誤,小則多跑一趟,大則可能延誤重要信件、影響用戶的工作生活。」

當然,要將這一份份報紙、一本本雜誌準確、及時送到用戶手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有時由於雜誌社的原因,刊物偶爾會漏發,例如收到了上旬和下旬的,卻沒有中旬的,遇到這種情況,郵政會要求雜誌社補發,但一來二去會耽誤不少時間。於是,遇到性子比較急的用戶,鄧加富就自己掏錢去報刊亭買了送過去,並向用戶致歉。「等雜誌到了,就留著自己看,正好可以增加知識。」鄧加富說。

總有人會問他:「你一個投遞員,風裡來雨里去的,工資也不多,你圖個啥?」此時,性格靦腆的他總是笑著說:「啥也不圖,就圖能讓用戶高興滿意。」

他是一個耐心的人

5月的西雙版納已經進入夏季,可謂「火辣燎人」。對很多人來說,每次出門都需要鼓足勇氣,而鄧加富卻每天在「燒烤模式」中樂此不疲地頂著烈日穿梭在大街小巷。

5月10日,鄧加富來到會展小區,盯著手中的一封挂號信,他發了愁。收件人地址一欄書寫潦草,部分內容難以辨認,其中的樓棟號像H,也像21,又像11,或是4,上面也沒留收件人的聯繫電話,詢問物業公司也表示業主中沒有此人。首先排除了H這個樓棟號後,鄧加富依次來到4、11、21這3棟樓對應的3個房號敲門,均無人應答。連續兩天來到該小區尋找收件人後,鄧加富終於在第3天敲開了其中一戶可能是收件人地址的門,可住戶卻表示這封挂號信不是他家的。按照規定,經過3次投遞,無法找到收件人或者收件人不在家無法交付的,可轉為「窗投」,也就是暫存郵局櫃檯,由收件人自行領取。可鄧加富知道,這樣做收件人很有可能就收不到了,所以,在之後的投遞中,他一直隨身攜帶這封挂號信。「邊投邊找嘛,很多地方每天都要去,順路就帶上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鄧加富的「軟磨硬泡」下,半個月後,他終於將這封挂號信交到了住在會展小區的用戶手中。

鄧加富的耐心有時會被別人認為是「頑固」,但他卻毫不在意,執意將「頑固」進行到底。5月22日,還是投遞一封挂號信,當他來到信封上寫的地址時,還是無人應答,撥打用戶手機,提示是空號。正巧,此時碰到了這位用戶的鄰居,鄧加富這才得知該用戶已搬家,但鄰居並不知道用戶現在住在哪個小區,只依稀記得是在山水林溪附近。於是,「頑固」的鄧加富頭頂烈日,根據這僅有的線索,一邊投遞,一邊查找。5天後,他終於從物業那裡查到了用戶具體地址,將挂號信送到了用戶手中。

他是一個熱心的人

「感動,從未遇到過這麼負責的『快遞小哥』,我說我去找他,他說他住得偏,不容易找,那麼晚了還不辭辛苦地給我送過來。」7月12日,暱稱為「秋葉變柿花」的用戶在朋友圈發了一段文字,隨文還附了中國郵政郵件投遞狀態的簡訊通知截圖,截圖中的投遞員正是鄧加富。

原來,當天鄧加富在投遞一封寄給「秋葉變柿花」的內物為銀行信用卡的挂號信時,碰巧「秋葉變柿花」在外辦事,就讓他將挂號信放在小區門衛室。細心的鄧加富提醒「秋葉變柿花」挂號信里是信用卡,放門衛室怕不安全,等把手裡的郵件投完再送過來,如果不方便也可明天再投。「秋葉變柿花」想著第二天一早還要出門,就對鄧加富說不用再跑一趟,自己有空自取。有著強烈責任心的鄧加富哪能讓用戶上門取件,於是他堅持讓「秋葉變柿花」回來後跟他說一聲,晚點兒也不要緊,到時候送過去。得知此事的朋友在微信中勸鄧加富:「放小區門衛值班室是用戶要求的,丟了也是用戶的事兒,沒必要這麼辛苦。」他說:「就算用戶放心,我也不踏實,萬一丟了,用戶會多很多本可沒有的麻煩。」

「投遞員很辛苦,但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應該把它干好。」鄧加富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聲名顯赫的偉業,沒有一鳴驚人的事跡,只有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付出。甘於平凡、愛崗敬業,他把風雨郵路編織成了生活的讚歌。

投稿郵箱:3304331669@qq.com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我們。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版權人及時聯繫。TEL:028-38166877

更多精彩內容請拿起手機微信關注「眉山東坡文化」~

來源:中國郵政網

編輯:蔣萍

審核: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