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總是能夠帶給我們不可思議的驚喜。
在土庫曼阿哈爾州達瓦扎村北部,這裡是一望無際的卡拉庫姆沙漠的腹地,本是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但自從49年以前,一個熊熊燃燒的大火坑在這裡出現,從此這裡便有了遊客,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不遠萬里來到這裡,只為了看一眼這長年不熄的大火坑,凡是親身看過的人們,無一不為其所驚嘆,於是,人們給這個大火坑起了一個十分恰當的名字,那就是「地獄之門」。
當然,它雖然叫做「地獄之門」,但並不是來自地獄的魔鬼所打開的通往人間的大門,而它也並非完全由自然所形成,人為的成分也在其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想知曉這個大火坑的來源,我們還要回溯到1971年。
1971年的時候,蘇聯的地質勘探人員來到了卡拉庫姆沙漠的腹地,進行石油以及天然氣的勘探工作。
勘探人員在這裡建造了一架鑽探井,而鑽探井所在的位置就是現在「地獄之門」所在的位置。在進行勘探的過程中,鑽探井的地下鑽機倒塌了,於是這個位置就形成了一個大坑,不過這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大坑,由於地下鑽機倒塌之前已經鑽探到了很深的地方,所以已經有天然氣可以從地下冒出來了。
既然有天然氣從坑中泄漏出來,那麼就不能對此置之不理,因為如果就這樣將這個大坑廢棄的話,那麼從地下泄漏出來的氣體很可能會對人們的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因為地下氣體的成分並不能完全確定,於是勘探人員決定將這個大坑內的氣體點燃。
天然氣是一種高效的燃料,在勘探人員將大坑內的天然氣點燃之後,這個大坑便成為了一個恆久不滅的大火坑。
如果這個火坑只是一個小坑,那並不足以榮獲「地獄之門」的美譽,它之所以能夠獲得這個殊榮,是因為這個大坑的規模很是壯觀,它的直徑達到了70米以上,而深度也達到了30米,在附近看起來,它絕對比任何影視作品中所展示的「地獄之門」更加寫實,也更加壯觀。
這個大坑中到處都是熊熊燃燒的火焰,而這些火焰一燒起來就再也沒有停熄,從1971年算起,迄今已經有49個年頭了,在這將近50年的歲月中,它不僅沒有熄滅,火勢也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沒有人知道,它還會燃燒多久,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為這個大火坑還剩下多少燃料。
讓大量天然氣這樣燃燒,會不會太浪費了,為什麼不把它熄滅掉呢?
這的確是個問題,其實不僅我們這麼想,土庫曼的總統也是這麼想的,在土庫曼的總統視察過「地獄之門」之後,曾說過要將這個熊熊燃燒的大坑熄滅掉,不過也只是說說,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因為要將這個大火坑熄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只是熄滅火焰並不能夠解決所有問題。
還記得當初為什麼要將這個大坑點燃嗎?是為了避免從坑中泄漏的有害氣體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危害,其實只是單純熄滅火焰並不難,但是火焰熄滅了以後呢?有害氣體就會泄漏出來,所以要將大坑中的火焰熄滅,就必須要從源頭入手,找到天然氣滲漏的源頭,並將源頭堵住。
要在幾百幾千米的地下找到天然氣滲漏的源頭,這太難了,不僅要面臨著技術上的諸多難題,所耗費的資金也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字,這也是為什麼「地獄之門」能夠燃燒近50年,而沒人理會的原因了。
那麼只有等到地下的天然氣耗盡,「地獄之門」才能熄滅嗎?也不是。在世界上的其它地區,也出現過類似於「地獄之門」的情況,比如烏爾塔布的油氣井就出現過類似的問題,當時蘇聯為了能夠將這個油氣井的大火熄滅,乾脆動用了一枚相當於3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隨著核彈在地下引爆成功,油氣滲漏源頭也隨之被封堵住了,這樣既不需要找到滲漏的源頭,又能夠將滲漏徹底封堵。不過這種方法說起來容易,實際操作還是要面臨諸多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