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態農業 | 2位兼職管理100種作物的高效農場,正在全球興起

2020-04-12   源芷生活

作者:裘成


當我們想到農業,我們想到的往往是一望無際的田野。比方說,綠油油的小麥田,或是金燦燦的油菜花,或者一片水稻田裡,彎著腰的農民伯伯在辛苦插秧。


而當我們想到林業,眼前浮現的往往是鬱鬱蔥蔥的一片樹林;想到果園,總是種植著單一品種的蘋果、桔子。

但事實上,國際上越來越流行的,是把這兩者相結合的農林生態體系,也稱混農林業(Agroforestry)!這其中,森林生態農業(Forest Garden)是層次比較豐富的農林生態體系,也稱食物森林(Food Forest)



簡言之,森林生態農業就是模仿森林來種植食物。想像自己身在一座森林,所見之處都是食物——頭頂上,蘋果、梨、櫻桃、山核桃、板栗等堅果和水果正逐漸成熟,葡萄、百香果、獼猴桃的藤蔓攀援著果樹,而身邊較為低矮一點的灌木上,綴著藍莓、樹莓、榛子和其他美麗的果實。向陽的菜畦里,有菠菜、草莓、西瓜、蘿蔔等蔬果正茁壯成長,還有種類繁多的香草散發著清新的氣味,五彩繽紛的野花吸引著蜜蜂和各式各樣的有益昆蟲,蝴蝶在飛舞,鳥兒在吟唱。你還發現,在樹蔭下還藏著各種多肉的蘑菇和叫不出名字的草藥,處處都是豐富的食物與藥材……你呼吸著空氣中健康土壤的味道,植物的芬芳,感受到身心的愉悅、自然的療愈。而你知道嗎?如此豐富的食物與藥材,我們都可以通過與自然協作而獲得,根本不像想像中那樣辛苦。

這種食物生產體系就是森林生態農業,它結合了生態農業和朴門永續的理念,活用多年生與一年生的作物,通過多層次、多物種的生態設計,最大化地利用陽光、實現水和養分的循環。不同生物之間相互協作發揮了自然的力量,代替來自人的投入和管理。例如:施肥作物,比如具有固氮作用的樹種,可以代替合成氮肥;礦工作物,可以分解土壤中的礦物,將養分提供給其他植物使用;吸引傳粉者的植物,不僅吸引蜂蝶前來傳粉,還吸引各種益蟲,與系統中的其他動植物一起形成完整、多樣的食物鏈,防治病蟲害。隨著森林生態農業系統的成熟,產量將會越來越高,而最終,人所需要的人力投入,主要就是收穫這些果實。


英國農林研究基金會建設維護的森林生態農場,至今23年,140多種不同的植物在12畝的土地上繁茂生長。

Agroforestry Research Trust


美國Forested森林生態農場,六年前是一片土壤嚴重退化的土地,如今, 數千種具有食用、藥用、建築和生態價值的草木、動物和菌菇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繁盛生長。


我們目前的農業很大程度上基於一年生作物的單一種植,整片農田都是小麥、玉米或水稻;水果也往往是單一種植,果園裡一行又一行相同的果樹,結著同個品種的蘋果、橘子、桃子;溫室里全是草莓,或一種相同的蔬菜。毫無疑問,當一片土地僅種植一種作物時,計算產量時一定會得到一個美妙的數字,但這也意味著我們拋除了很多本來可以種植在一塊、相互有促進作用的植物。當不同的作物生長在同一片土地上時,我們收穫的是一籃子品種豐富的食物,甚至可以做到四季不斷。

說到產量——農業的本質是什麼?農業其實就是把太陽光的能量通過光合作用直接或間接轉換到食物中的過程。假如我們利用能量轉換率來衡量農業的效率,那麼多層次、立體的森林生態農業的能量轉換效率要比單一化的、平面的農業要高得多。事實上,森林生態農業是最古老的土地資源利用形式,也是最具可持續性、抗災力最強的農業生態系統。最近的一項科學研究發現,地球的綠肺——亞馬遜熱帶雨林曾是古時的原住民遵循森林生態農業的理念來維護的。【1】



一個簡單的森林生態農業可以是三層:樹、灌木和地表植物。而複雜一點的森林生態農業可以有七個層次,包括:大型喬木層、小型喬木層、灌木層、攀援植物、草本植物層、地被層、根際植物。


森林生態農業的層次


每個層次都可以因地制宜地種植很多植物,比如:



灌木層的漿果樹莓


植物不僅可作食用和藥用,還能施肥。自然界有一萬六千多種固氮植物,所有的豆科植物都具有固氮的能力,將空氣中的氮氣變成土壤中免費的氮肥。為何不利用它們來提供氮肥呢?



固氮三葉草


運氣好的話,你還能從三葉草中發現一片幸運四葉草:)


固氮槐樹 裘成


森林生態農業 | 2位兼職管理100種作物的高效農場,正在全球興起

礦工作物聚合草,可以分解土壤中的礦物,為周圍植物施肥。


因為農業是與生命打交道的行業,在不同氣候與地域環境下所選擇種植的作物當然需要因地制宜。可以觀察本地環境中適宜生長的植物,詢問當地林業局、農業局、學校里的相關專家,以及搜索植物志等資料,探索適宜當地種植的可食作物和施肥作物。即使農場以種植某一種或多種經濟作物為核心,也可以採用森林生態農業的模式豐富作物多樣性與立體層次,提升農場的能量轉換效率。


森林生態農業



森林生態農業在鄉村和城市均可實施。運營形式上,可以與社區支持模式、從農場到餐桌模式等相結合;在目的上,既可以側重商業化,也可以側重社區營造,或生物多樣性保護;在規模上,小到自家後院,大到千畝農田,都可以採用森林生態農業的原理和方法來生產食物。這裡僅以我最了解的一座食物森林為重點,介紹森林生態農業的幾種形態。


家後院的食物森林


美國首都附近的

森林生態農場「Forested」


美國首都附近的森林生態農場「Forested」


Forested森林生態農場與森林生態農業研究教育基地位於美國馬里蘭州,距離華盛頓僅有30分鐘車程。農場的使命是通過森林生態農業來恢複本地生態系統,並且為社區生產豐富的食物,探索一條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農業發展道路。農場每月都有一次免費的講解,向對可持續農業感興趣的新農人和大眾介紹這種適應未來的農業模式。Forested是美國第一座社區支持的森林生態農場,曾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等媒體報道。過去幾年,我在華盛頓研究國際食物政策,工作之餘每周最開心的時光就是去Forested務農,學習和實踐森林生態農業,和美國新農人一起恢復自然、構建社區。


2010年的時候,Forested還是一片土壤嚴重退化的農田,曾連續種植煙草350年,其後使用化肥農藥輪作種植玉米和大豆近70年,所有能夠測量的土壤肥力因子都消失殆盡,土壤極其板結,部分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連0.1%都不到。


森林生態農場第一年


森林生態農場第一年 Forested


Forested 森林生態農場,2010年8月


通過森林生態農業與堆肥,短短六年後,這裡就變成了一片生機勃勃的食物森林。數千種具有食用、藥用、建築和生態價值的草木、動物和菌菇在健康的生態系統中繁盛生長,不需要人為灌溉或施加任何合成肥料或農藥;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純凈營養的食物,也營造了美好、積極的社區環境。


森林生態農場,第五年


Forested森林生態農場,2016年6月


森林生態農場的第一年,管理者根據地形、光照、水源和人與農場的關係等因素進行了規劃和種植,其後每年都會源源不斷生產食物。


森林生態農場第一年,規劃種下可食植物。


農場開始自然地長出雜草,它們為森林農場增加生物質含量(biomass),幫助恢復土壤,只要不影響農場所規劃的可食植物的生長,都無需除草。


森林生態農場第二年,雜草自然生長,幫助恢復土壤。


森林生態農場,第四年


森林生態農場,第五年


農場在10英畝(60畝)的土地上種植了上百種可食植物,許多都是適宜本地環境的作物。在最初的幾年,我們發現北美柿子樹和來自亞洲的入侵物種豆梨樹雖然果實小、不好吃,卻能自然地在農場落地生根,生長得很好。這個觀察告訴我們,這兩種植物很適合在這裡生長,於是我們利用嫁接技術,將多種亞洲柿子品種嫁接到北美柿子樹上,將多種歐洲梨和亞洲梨品種嫁接到豆梨樹上,利用本地作物生產美味果實,不僅省時省力,也巧妙地降低了長途運輸水果的需求。


巧用本地作物嫁接


森林生態農場種植了本地作物Pawpaw,一種味道像是混合了木瓜、芒果和香蕉的奇妙水果。然而,這種水果在超市是買不到的,因為儲存周期太短,只有在森林生態農場可以吃到。


百香果、獼猴桃和葡萄等藤蔓植物攀著圍欄、繞著樹木生長,成熟的果實香甜可口、營養豐富。


百香果


百香果的花


農場的堅果樹和水果樹為我們提供了長期收益,而蔬菜則為我們提供了短期收益。在菜畦里,我們根據植物之間的互補作用,利用好朋友種植法種植蔬菜。(註:志同道禾平台即將在2017年7月發布第一份適合中國的好朋友種植法工具,敬請關注哦!)


利用好朋友種植法種植蔬菜


農場種植了很多不同的固氮作物,從地被層的三葉草,到喬木層的槐樹,高高低低。它們是農場的天然氮肥來源,為周圍的植物提供養分。


固氮作物從地被層的三葉草,到喬木層的槐樹,為農場提供氮肥。


動物也為農場提供了大量天然氮肥,20多隻鴨子和兩隻鵝在森林生態農場輪牧,自由嬉戲,除蟲除草。鴨子也為我們提供了鴨蛋,給社區中需要食用的人。鵝還能保護鴨子不被狐狸和鷹叼走。


森林生態農場裡的鴨子們


每棵可食植物的南側,基本都種上了一棵礦工作物,如聚合草(Comfrey)。礦工作物主根深長、生長迅速,它可以把深層的土壤分解,將營養物質輸送到表層,供給周圍的其他植物使用。


礦工作物聚合草

我們像愛護我們的腸道一樣保護土壤,種植覆蓋作物,或使用覆蓋物(如硬木屑、稻草、樹葉、硬紙板)來覆蓋土壤、抑制雜草,儘量不去干擾土壤微生物,從而保持土壤肥力。尤其是種下每棵樹時,利用硬紙板和硬木屑覆蓋的方法讓我們無需除草,樹木會自己生長,不需要特別維護。


硬木屑覆蓋果樹,抑制雜草,保持水土。


森林生態農場還收集本地的有機垃圾製作堆肥,恢復和改善土壤。我們收集社區居民的新鮮廚餘垃圾,以及附近星巴克的咖啡渣,作為含氮的綠色原料;當地很多景觀公司為了省去垃圾處理費,也會免費給我們提供未經處理的硬木屑廢料,作為含碳的褐色原料。我們利用這些免費的本地資源,製作大量的堆肥,每年約10-15噸,加速土壤恢復,為植物提供營養。


森林農場有不少本地野花和其他吸引傳粉者的植物。各種昆蟲還引來鳥兒、小動物(包括附近的狐狸家族),形成完整的生物鏈,自然地幫我們解決病蟲害問題。


森林生態農場的野花


忙碌的各種昆蟲們


完整的生物鏈,自然地解決病蟲害問題。


我們還與養蜂人合作,在農場養蜂,不僅可以利用植物的多樣性來保護蜜蜂種群,還可以收穫本地蜂蜜。


與養蜂人合作


森林農場10英畝中的4英畝地(約24畝),在70年前煙草種植結束後,沒有人為干涉,自己就變成了一片森林。我們利用成熟森林的樹蔭,規劃種植了喜陰植物和一些草藥


在成熟森林種下喜陰植物與草藥


我們還在農場一片比較低洼潮濕的林地上種植了一些蘑菇。我們挑選與蘑菇品種所對應的樹種的樹樁,在上面接種蘑菇孢子,種植不同品種的香菇、平菇、猴頭菇等。這些蘑菇的生長環境如此自然,因此尤其受到華盛頓高檔餐廳的青睞。


香菇


平菇


因為森林生態農場的生物多樣性如此豐富,這裡常常會意外出現珍貴的菌菇,如羊肝菌、馬勃(中藥材)、雞冠菌、珊瑚菌、繡球菇等,這些菌菇的市場價非常昂貴,可以給農場帶來額外的收入。對我而言,很多蘑菇都是第一次見到。珊瑚菌真像是海里的美麗珊瑚,繡球菇還真像是一朵美麗的繡球花,而雞冠菌,真是看起來和吃起來都特別地像雞肉。我在森林生態農場偶遇馬勃的時候,特別欣喜,採集時的手感,像撫摸一個軟軟的大腦,在我的廚房,它像豆腐一樣可愛,最後變成了我的一道私房美味。當我們豐富農場的生物多樣性,大自然不但沒有和我們搶奪資源,反而慷慨地給我們帶來了更豐富、更美味的食物。



雞冠菌的英文名字叫「森林裡的雞」


雞冠菌看起來像雞肉


雞冠菌吃起來也像雞肉


繡球菇長得真美,像一朵繡球花


馬勃像一個軟綿綿的可愛大腦


你也許會問,森林生態農場生產如此多不同的食物,應該如何銷售呢?我們採用社區支持農業(CSA)的方式,會員家庭在每年農季之初支付會員費,定時來農場取菜,每次都能滿載而歸,應季蔬果拿到手軟;隨著四季更迭,消費者們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慷慨饋贈。


森林生態農場的社區支持農業CSA


生產多樣化的食物來支持本地社區


一籃子美麗蔬果


豐富的應季蔬果


使用帆布袋、可堆肥塑料袋裝菜


我們利用農業和食物構建和諧社區。每年,我們還會舉辦「從農場到餐桌」活動,和本地名廚合作,舉辦一場豐收晚宴,現采、現做、現吃,而晚宴上所有的食材全部都來自我們的森林生態農場。我們聽著大自然的聲音,聞著大自然的味道,享用大自然賜予的食物,感受社區中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從農場到餐桌」活動,而因為我們的農場是森林生態農場,我們也叫它「從森林到餐桌」。



「從農場到餐桌」盛宴


華盛頓名廚Michael Costa說,「能與像我們這樣的森林生態農場合作,打造這樣的一頓晚宴,是一個廚師最大的夢想。」


我挖的紫薯被華盛頓名廚在農場現做成美味菜肴,這場晚宴有十一道創意西餐菜品與甜點,食材全部來自森林生態農場。


聽大自然的聲音,享用食物森林


用農業和食物營造社區


森林生態農場種植如此多的植物,是否需要很多人力呢?事實上,大部分工作都由大自然完成了,我們投入的人力很少。60畝的土地,農場管理者只有兩位,也並非全職工作。森林生態農業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志願者。每周五是志願者日,約1-2位志願者會來幫忙;暑假期間,學生較多,最多會有5-8位志願者來參與勞動、學習與自然共生的農業。每年幾次,會有需要人手的農活,比如集中植樹、嫁接、除草、處理堆肥、種蘑菇、加工橡子等,這時通常都能輕易招來十幾位志願者,或者與農場的課程相結合,大家一起在談笑中快樂地完成工作。


林肯是農場的兩位管理者之一,也是Forested森林生態農場與森林生態農業研究教育基地的創始人。


2015年秋天的植樹日,志願者們分組種下果樹。


蘑菇工作坊


Forested森林生態農場也是孩子們的樂園。在這裡,孩子們接觸和認識大自然,身心健康地成長。



孩子們在觀察研究一隻帶刺的毛毛蟲



森林生態農場是孩子們的百草園



馬賽勒斯小朋友說,「我帶了我的一車小動物們一起來森林農場玩。」



森林生態農場的樹屋正在建設中,用於觀察農場的變化。


孩子們特別喜歡爬上樹屋玩


Forested森林生態農場不僅運營良好,作為森林生態農業研究教育基地,它培育著越來越多的新農人,探索與自然和諧共處、支持社區的農業發展道路。農場推出了一系列課程,如生態農業課程、土壤生態學與堆肥課、森林生態農場設計與維護等,將森林生態農業普及更多新農人和園藝愛好者。



森林生態農場每月有一次免費的參觀講解。


森林生態農場,一年四季四時之景都不同。



讓大眾了解這種適應未來的可持續農業


培養更多新農人


城市社區食物森林


城市裡也可以建造食物森林。社區食物森林從2008年開始在美國流行,有助於構建可持續社區、加強糧食安全、提升社區的適應力與抵抗力,並促進社區、環境與健康正義。社區食物森林的理念是:每個人,無論經濟與社會地位如何,都應該能享有買得起的、新鮮的、在本地用生態種植方式種植的食物

加利福尼亞州聖巴巴拉市和諧社區食物森林(Mesa Harmony Garden),2010年。

Catherine Bukowski


社區食物森林往往由不同的利益相關方合作推動,例如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政府或基金會提供經費支持,社區機構或NGO組織居民共同參與社區食物森林的設計與維護。社區食物森林不僅給居民提供共享的食物,也是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讓人們與大自然接觸,療愈身心,同時還能給孩子們展示與自然協作的生活方式,為城市蓄水防洪,為野生動植物提供棲息地,凈化城市的空氣、水源和土壤,美化城市,好處多多。


社區食物森林從2008年開始在美國遍地開花。


馬里蘭州Hyattsville市的社區食物森林由市政府支持,占地僅1.5畝(1000平米),卻種植了40多種不同的可食植物。剪彩當天,居民們一齊種下果樹。


馬里蘭州Hyattsville食物森林設計圖紙

Forested


馬里蘭州Hyattsville城市社區食物森林,占地僅1.5畝。


Hyattsville的居民們一齊在社區食物森林種下果樹。

Hyattsville市政府


肯薩斯州肯薩斯城食物森林(Cultivate Kansas City Food Forest),2011年

Catherine Bukowski


側重商業化的森林生態農場


食物森林也是可以盈利的。美國威斯康星州的商業化森林生態農場New Forest Farm,於1994年成立,占地110英畝(660畝),屬於美國最成熟、生產力最高的可持續農場之一。農場主要的商業作物包括栗子、榛子與蘋果,同時還生產核桃、山核桃、松子、梨、櫻桃、蘆筍、南瓜,還有放養的牛、豬、羊、火雞和雞。農場不僅有著良好的、多樣化的盈利,還帶動了威斯康星州的榛子產業鏈的發展。農場主Mark Shepard稱自己的農業模式為修復型農業(Restoration Agriculture),不僅可以規模化地生產食物並盈利,還可以規模化地用農業來修復環境。Mark將他的務農經驗編成《修復型農業:給農民的朴門永續實用手冊(Restoration Agriculture: Real-World Permaculture for Farmers, 2013年出版)》,希望造福更多人。


威斯康星州的商業化森林生態農場

New Forest Farm


森林生態農業已在美國變得越來越流行。即使在美國中西部的大草原,森林生態農業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農民接受和採納。草原研究所(Savanna Institute)與當地農民和科學家合作,產、學、研相結合,與農民們一起收集數據並做案例研究,幫助感興趣的農民實現這種具有高生產力、高經濟價值且能恢復環境的商業化食物生產模式。


美國多年生農場地圖



森林生態農業讓我們意識到,關於農業和食物的一切問題,從環境破壞、旱澇病蟲,到食品安全、營養不良,都源於自然的失衡。只有充分尊重自然規律,讓自然發揮她巨大的潛能,我們才能收穫一片水土豐美的良田、一個穩定富足的社會。

自然是多樣的,這種多樣性是幫助農民預防、抵抗自然災害和市場波動的關鍵。單一化的種植,往往會因季節、氣候、病蟲害爆發等原因而讓農民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比如一棵植株染病,就可能蔓延整個農場,導致不得不訴諸於農藥。而森林生態農業通過種植多種不同作物,大大降低了風險。2016年春,正是蘋果花滿開的時節,美國東部寒流突襲,Forested森林農場的蘋果樹也受了霜災。但幸運的是,在我們的好幾個不同品種中,有些竟然能抵抗寒霜,到秋天還結了果,而農場的蔬菜和菌菇也沒有受到影響,農場整體經濟損失非常小。而附近種植單一品種的果園則都受到重創,有的甚至損失了90%的收入。森林生態農業的多樣化種植模式大大減少了農業風險,保障農民的經濟收益。

食物森林中的生命網


自然是協作共享的,這種協作可以幫農民減少水、肥、農藥投入,省財省力。一個森林生態農業系統,不僅有地表之上我們看得見的植物世界,還有地表之下我們看不見的微觀宇宙。地球的皮膚——土壤之中,一小勺健康土壤就有約75000種不同的真菌和25000種不同的細菌,而微生物的總數更是超過了地球上的人口總數。土壤中的微生物(尤其是真菌)與植物的根系構成了龐大的物質與信息網絡,就好像我們的神經系統一樣,密切監控養料的所在、水分的多寡、病蟲的入侵,並協調網絡中的所有生命,共同應對。這個菌根網絡之大、分工之細、各成員的角色之靈活,遠遠超出了科學家的想像。近幾年來,科學家們才開始認識土壤中的龐大生命網絡,了解到植物之間竟然可以相互交流。茂密森林中的小樹苗照不到陽光,更沒有人給它澆水施肥,卻依然可以長大,就是依靠這個森林裡的網際網路——菌根網絡。運用森林裡的網際網路來收穫豐盛的食物,何樂而不為呢?


土壤微生物與植物的根系共生 裘成


自然是滋養萬物的,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目前全世界有20億人隱性飢餓,雖然吃飽了,甚至已經肥胖了,但仍然缺乏某些礦物元素。這不僅與飲食結構的改變有關,也與單一化的農業導致食物營養含量下降有關。食物的營養來自土壤。在土壤健康、多樣性高的森林生態農場,微生物將土壤中的礦物質分解成植物可以吸收的形式,並通過菌根網絡將養分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作物中,使得農產品的營養密度更高,滋味也更豐富。相比之下,單一化的農業依賴化肥農藥,導致土壤微生物活力大大下降,地力貧瘠,長出來的蔬果不僅沒有味道,也無法讓我們獲取充足的營養。與自然協作來生產食物,有利於我們的健康。


自然是自我修復的,協助她,就是拯救我們自己。溫室氣體排放過多導致的氣候變化,讓極端天氣增加——冬天不冷,卻有暴雪;夏天更熱,非旱即澇。對農業生產來說,難以預測的天氣可以算是最大的威脅。但氣候變化的解藥之一也是農業。土壤中的微生物通過菌根網絡滋養作物,作為回報,作物會將光合作用生成的糖類分給微生物,用於繁衍更多微生物、強化菌根網絡。而這些糖,就是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合成的。因此,恢復土壤健康,也是在減少溫室氣體、緩解甚至扭轉氣候變化。我們需要做的,是通過製作堆肥、減少翻耕、增加農作物的多樣性,來加速自然的自愈,從而保障我們自身的生存。 (想了解生態農業如何解決氣候變化?點擊:解決氣候變化與食品安全的「土」辦法


光合作用所產生的40%的碳都通過植物進入土壤中

SoilSolutions.org

與自然協作來生產食物,還將教會我們與萬物共處,優化我們的社會運轉模式。日本哲學家、農民福岡正信說,農業的最終目標並非種植食物,而是培養和完善人。食物森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從事森林生態農業要求我們具備長遠的眼光和堅韌的耐性,從全局看問題,從根源找答案,從自然規律中吸收智慧,實踐互助、和平的生活方式。當今人類社會問題如此之多,從環境污染、食安危機,到垃圾圍城、氣候變化,都說明人類目前的生產生活系統遠不及自然生態系統高效。當我們謙遜地向大自然的規律學習,遵循自然的規律生產與生活,我們才能夠真正實現生態文明。



我自2017年年初回國,參訪了不少生態農場,其中有兩個森林生態農場尤其讓我印象深刻。

一個是福建漳州的「光照人有機茶園」。2400多畝的有機茶園裡種植了很多名貴的、富含藥用價值的樹木,這些樹的葉子落下後自然分解,養分被茶樹循環吸收,增加了茶葉的藥用價值。更巧妙的是,不少名貴樹木本身還是固氮樹,如相思樹(可做家具的名貴木材)、任豆(國家二級保護樹種)、降香黃檀(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等。茶園因為種植各種樹木,擁有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形成完整的生物鏈,自然地解決病蟲害問題,讓茶葉的有機種植不再困難。

光照人有機茶園種植了很多富含藥用價值的樹木。


光照人有機茶園的農場主雷龍和林芳,回歸家鄉種有機茶已有十六年。入行之初,他們請教了當地的林業局等專家,了解適合本地種植的功能性樹種,虛心學習森林生態農業的種植方法,讓茶葉與自然協作生長,不用化肥農藥。他們通過種植有機茶,不僅收穫了經濟效益,也恢復了本地的環境。最近,他們在茶園設立了培訓接待中心,希望將這種有機茶種植技術傳播給更多感興趣的人。

另一個是福建連城四堡鎮的「唯石生態園」。農場主通過六年時間,將一片300多畝的荒山恢復成了森林生態農場,主要種植經濟作物油茶樹,樹下套種黃花菜,並且還種植了百香果、紅心李、獼猴桃、桂花、楊梅、山藥、花生、蘿蔔等作物。目前,農場不僅將產品銷售給3000多個固定家庭,還通過自然遊學體驗等活動,給消費者家庭提供認識自然的機會。


2011年的唯石生態園


更令我欣慰的是,唯石生態園的農場主馬華昌,還帶動了四堡鎮更多的農場轉型森林生態農業。當地很多農場目前的耕作方式往往是一座山僅單一地種植紅心李、桃子或柑橘,需要施用大量化肥農藥,以至於山上寸草不生。如今,整個鎮上有二十多家農場都開始做森林生態農業試驗地,並且獲得了鎮政府的極大支持。這些農場與廈門大學的生態學系合作,一旦轉型成功,經廈門大學檢測無農殘,就可以從政府獲得生態農業補貼。


上海創智農園


社區食物森林也開始在中國大都市中嶄露頭角。上海已有二十多個社區花園,在近一兩年出現在小區、公園和學校里。上海社區花園促進會正在推動上海2040食物森林計劃,計劃在2040年建設2040處食物森林,將上海變成一座美麗的人人共享的花園。我相信,社區食物森林很快就會在中國的城市中遍地開花,把我們的城市變得有生命,讓社區變得更美好。


上海社區花園梅園



過去的農業,是以單一化種植為主、依靠化學品的工業化農業,而未來的農業是以多樣化為主、與自然協作的生態農業。2016年,國際可持續食物體系專家組提出,全世界急需系統性的變革,向以生態農業為核心的可持續食物體系轉型,以解決人類的環境、社會、健康難題。【2】美國在近幾十年,因為意識到了工業化農業食品體系給社會、環境和健康帶來的巨大危機,正快速地向可持續農業與食物體系轉型,城市食物森林、社區農園、生態農場在各地遍地開花,無不昭示著農業的變革。


國際可持續食物體系專家組2016年報告

《由單一到多樣:從工業化農業到生態農業的系統性變革》


森林生態農業在中國的落地,需要越來越多的農友做因地制宜的嘗試,可以從簡單的兩三個層次開始,活用可以施肥、吸引傳粉者的植物,豐富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與自然協作,從而巧作農業,節省人力。農業可以產、學、研相結合,通過社會創新的商業模式來連接生產與消費兩端,並發揮農業的多重功能,如構建社區、凈化空氣、涵養水源、修復土壤等。

讓我們通過與自然協作的農業來生產滋養我們身心的食物,重建我們的家園,修復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吧!



或許,

你也可以將這樣的一片土地



變成這樣。


Forested森林生態農場

第一年 VS 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