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年度眾生相: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2020-01-09     獨狼映畫

春去冬又來,忽而入冬,春節在即,時光年輪圈圈轉准,轉眼又是一年。

這一年,如白駒過隙,快是快了點,再回首,亦有不少滄桑變化。

若說時代變遷是大敘事,那麼娛樂圈眾生相的起起伏伏,則是小著眼。

戲裡戲外,每個演員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

適合的也許就是最好的,最好的,也許就是觀眾眼中的歷歷在目意難忘。

有人崛起,就有人隕落,升起來的是明星,落下去的是流星,曾幾何時星光熠熠。

吳京延續著硬漢派,繼續在大熒幕上橫衝直撞,彰顯男兒本色。

短短三年時光,他於無意之間,敘說著中國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屬於過去時的《攀登者》,屬於現在時的《戰狼2》,屬於將來時的《流浪地球》。

僅這三部電影,票房已然累計百億,這新晉票房帝果然當之無愧。

吳京做過港漂,拍《殺破狼》時,動作戲比甄子丹還拼,待遇卻比群演還差。

這些,已成過去,每每有八卦的媒體問及,吳京一笑置之,高處不勝寒。

等到《戰狼3》上映時,吳京的事業,或許是下一個珠穆朗瑪峰。

高處不勝寒的,還有肖戰、李現、王一博。

一部《陳情令》,誕生了年度古裝CP,藍忘機和魏無羨,令多少陳情女孩淚奔。

提前觀看大結局,衍生晚會,盛典合體,有他們的地方,就有熱血沸騰。

今年,肖戰剛好30歲,而立之年,終於迎來自己的人氣巔峰。

在成名要趁早的娛樂圈,他這叫大器晚成。

一個人登機,沒有團隊,沒有助理,這樣的日子,終於一去不復返。

從配角到二番,再到男主角,肖戰一路走來,起步的晚了些,但腳踏實地。

他的座右銘是:有趣的靈魂。

比肖戰小6歲的王一博,亦如是。

他們篤定自己能火,但火到更新換代,誰也沒想到,飯圈的力量大到不可思議。

相比之下,李現則略有不同。

童星出身,拍完《萬箭穿心》這部文藝片幾乎就快銷聲匿跡。

直到拍完《河神》,這位寶藏男孩才廣為人知。

之後,他又馬不停蹄的進入劇組,拍攝《親愛的,熱愛的》和《劍王朝》。

一部現代都市戲,一部古裝武俠劇,都已播完,人氣超凡。

李現用了三部戲三個角色,終於走入觀眾的心坎兒,終成實力派「現男友」。

娛樂圈就這麼大,頂流角色就那麼多,有人崛起,就得有人沉淪,難免的。

崩塌的最壯觀的,是主演《上海堡壘》的鹿晗。

若說《流浪地球》開啟了國產科幻片的元年,那麼《上海堡壘》就是五味雜陳。

剛剛開啟的科幻大門,剛剛振奮的觀眾熱血,頃刻間化為烏有。

男主角成了眾矢之的,鹿晗成了背鍋俠,掩蓋不了劇本的一地雞毛。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國產電影的轉型在轟轟烈烈進行,跟不上節奏的大製作,上映了也是炮灰。

口碑以社交媒體為空間,光速般傳播,口碑撲街,票房滑鐵盧,一夜之間。

別問,問就是排山倒海,問就是口誅筆伐,觀眾從未如此痛恨一部爛片。

這一年,易烊千璽20歲,弱冠之年,好運連連。

綜藝《這!就是街舞》,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電影《少年的你》。

還有轟動一時的演唱會。

四字弟弟全面開花,鮮肉、小生、流量,都在漸行漸遠,沉澱的是表演實力。

轉型演員的易烊千璽,誰也不曾想到,會如此驚艷。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他的演員之路,起點再高,也是剛剛啟程。

雷佳音的吃相,也是《長安十二時辰》的眾生相。

能吃是一種福氣,能放開演也是一種福氣,雷佳音,有福的演員。

寧浩對他有知遇之恩,徐崢對其有賞識之情,《黃金大劫案》是第一個高峰。

打磨數年,今年的雷佳音大爆發,中年男演員的大好時光,他沒有辜負。

現在的戲,現在合作的咖,按他的話,都是在演話劇時夢寐以求的。

好戲接到手發軟的雷佳音,再回首,忽然發現,已經好久沒有演過話劇。

胡歌對話劇倒是情有獨鍾,《如夢之夢》演了好些年。

今年,胡歌和譚卓還會去演《如夢之夢》,不為錢,只為話劇的這份樂趣。

電影,也漸漸成了胡歌的轉型重點。

第一次大熒幕擔當男主角,交給了刁亦男。

湖北小鎮,光怪陸離,燈紅酒綠,夜色迷離,虛實之間,人性複雜著掙扎著。

從《琅琊榜》走出來,胡歌真正成了電影演員,為拍戲,豁出去。

片尾的子彈很致命,戲中人死透了,戲外人成長了,不復當年,大步向前。

演電視劇的開始演電影了,演電影的開始演電視劇了,大勢所趨。

去年是陳坤,今年是張震,選的都是古裝戲,女主角很巧,都是倪妮。

這樣的角兒,口碑好,演技佳,就是片酬有點貴,其他的還真沒得挑。

張震的《宸汐緣》火了,其口碑是文火燉出來的,接地氣,很有東方韻味。

沒有大師侯孝賢,沒有墨鏡王家衛,就沒有如今特立獨行的演員張震。

平時深入簡出,拍戲低調零緋聞,將演員進行到底,這點,像極了金城武。

但不像古天樂,香港演員界碩果僅存的勞模帝,一年上映七八部戲。

輸出一如既往的穩定,《使徒行者2》《掃毒2》《追龍2》。

一臉正經,不苟言笑,戲裡戲外的古天樂,一點都不二。

類型單一,數量高產,質量穩定,難怪人稱,行貨影帝,真是名副其實。

TVB最後一位天王,命數盡在此間。

香港電影時代不再,青黃不接,古天樂無奈扛起大旗,綻放最後一抹餘暉。

新婚沒幾年的張若昀,卻是意氣奮發,名滿京華。

范閒一角,空谷絕唱,名場面接二連三,唐詩三百首信手拈來。

架空的《慶餘年》,通過范閒的一路逆襲,敘說著芸芸眾生的悲歡離合。

火的不只是男主角張若昀,還有諸多配角,諸多成名已久的老戲骨。

這部年度王炸,最是念念不忘的,不是激爽的情節,而是小人物的真性情。

人演活了,情節就算邏輯掉線,總還是鮮活的。

驀然回首,中學歲月誰還記得分明,誰是什麼性子,總還是難忘的。

好的故事,會給主角製造不好的事故,接二連三,步步驚心。

生活則沒那麼多事故,也沒那麼多故事,歲月靜好,平淡是真,如是而已。

看戲,就成了世人夢遊春秋八荒的娛樂。

宏大的敘事,微觀的情愛,或是霹靂弦驚,或是花前月下,都在虛實之間。

人世間的浮沉,皆有難忘的瞬間,你方唱罷我登場。

戲裡戲外,誰都想找到真正的自己,最棒的自己。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要到哪裡去?

時而有常,時而不常,角色與你我的命運,在轟然的時代脈搏下共生共鳴。

一年承載不了這麼多記憶。

多少年才可以?一輩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KadElG8BxtCz63RLmI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