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孩子在德國上幼兒園,我答應去幼兒園做飯

2019-10-16   家人

文|雲朵媽媽

來源|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

大家好,我是雲朵媽。

看到這個標題大家不要誤會,不是我廚藝了得,已經達到了給德國幼兒園當廚師的標準。事實正好相反,我們家大部分時候是雲朵爸做飯,我雖然偶爾也會下廚,但是能做的食物也僅限家常的中餐。

那為什麼我會和德國幼兒園做飯扯上關係呢?且聽我慢慢說來。

事情的起因是2個月前,雲朵爸遇到一次不錯的機會,決定去德國另外一個城市工作。新城市離我們現在住的地方不算近,這意味著我們要進行一次大搬家。

要是放在以前,我和雲朵爸一定會淡定對待。不就是搬一次家嗎?最近十年,我們最擅長的就是搬家啊!

雲朵媽自從十八歲上大學以來,先後輾轉在北京、倫敦、上海、柏林、波恩等地生活,哪次不是拎著兩隻箱子懷著對新生活的嚮往就欣然離開?

而雲朵爸在來德國工作以前在美國讀書和生活,這些年搬家的次數也不比我少。為什麼這次就做不到像以前那樣輕鬆呢?

答案顯而易見:因為有了雲朵。

除了找房子的難度直線上升以外,另外一個現實問題是我們需要為雲朵重新申請幼兒園。

大家知道,雲朵在波恩上的是我家附近一家很好的天主教幼兒園。雲朵在那裡結交了不少好朋友,我們和別的家長也形成了一個穩固的社交圈,而這一切都不得不因為搬家而放棄。

更何況,我們搬家時雲朵才2歲半,也就是說,德國搶破頭的U3(3歲以下的小班)幼兒園位置「爭奪戰」我們還要再來一輪。

事實也的確如意料中的曲折。

雖然我第一時間在網上申請了十多家幼兒園,但是很快就收到各家幼兒園的拒信。我給這些幼兒園打電話,得到的回覆都是:3歲以下沒有位置,目前只能申請明年8月入園。

我於是又帶雲朵去了一趟新城市的兒童保護部(Jugendamt)。德國的兒童保護部掌握著當地幼兒園的招生信息,然而工作人員告訴我:當前全市所有幼兒園小班都是滿員狀態。

事已至此,我只能立馬著手Plan B,幫雲朵找3歲以下的私人日托——天媽(Tagsmutter)。

當然,這裡我仍然推薦德國媽媽如果也遇到搬家的情況,一定要先去一趟兒童保護部。兒童保護部雖然無法憑空派位置給我們,但是還是可以提供其他方面的幫助。

比如:雲朵媽就從那裡爭取到一個「緊急情況」的標註,這樣一旦有新的位置空出來,就會第一時間通知我們,當然,是否給位置還要自己去和幼兒園爭取。

另外,兒童保護部的家庭辦公室(Familienbüro)給了我許多當地早教和親子活動的資料,這些信息都是我迫切需要的。

再說回找天媽的事。我原本以為,如果幼兒園沒有機會,天媽是一個保底的選項。可是沒有想到,在我聯繫了數十家天媽,為雲朵爭取到兩個天媽的面試以後,又出現了新的情況。

這兩家天媽那裡的孩子大多還是在地上爬的嬰兒,最大的孩子也就才1歲多一點。用天媽的話說:雲朵比那些孩子大太多,她一定會無聊!所以雖然天媽那裡有現成的位置,但都不建議我把雲朵送過去。

我一方面敬佩德國天媽寧願少掙錢也要為孩子著想的態度,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放棄天媽這個選項,重新把重點放回到爭取幼兒園位置上。

在這之後,我做了一件事情:和之前網申的每一家幼兒園約參觀的appointment,並且儘量約在同一周內。最後有4家幼兒園願意給我參觀的機會,於是我和雲朵去新城市住了幾天,希望通過當面交流增加獲取位置的機會。

有的讀者可能不太理解,這些幼兒園都發了拒信了,還有當面談的必要嗎?

當時我也沒有別的辦法,我能爭取的就是做waitinglist上的第一個。而如果不親自去建立聯繫,即使有位置空出來,也輪不到我們。

這次的參觀非常值得,讓我進一步了解了德國幼兒園。有幾家幼兒園甚至刷新了我對德國幼兒園的認知。

我們參觀的第一家幼兒園是雲朵爸工作單位的大學職工幼兒園。這家幼兒園同時也是基督教新教幼兒園,只招收大學職工的子女,申請時需提交工作證明。

這家幼兒園以高水平的教育質量著稱,據說是當地最好的幼兒園之一。雲朵媽在實地考察後也確實覺得它的軟硬體水平都非常優秀。

說說讓我印象深刻的幾點吧。

這家幼兒園十分重視音樂啟蒙,定期會有「音樂日」,由音樂學校的老師過去給孩子上音樂課。孩子們以遊戲的方式學習音樂知識、舞蹈、體驗樂器。

幼兒園每天中午還會播放古典音樂,據說最受歡迎的是《動物狂歡曲》和《彼得與狼》。

幼兒園裡還有一個專門的兒童廚房,孩子們有機會在這裡親自製作食物,比如做飯、烘焙等。

孩子平時的午餐和零食吃的都是有機食品。

4歲以上的孩子每月有一個「森林周」,4歲以下的孩子也經常有外出活動的機會。

孩子自由決定是否午睡以及午睡時長。

孩子有很多「做實驗」的機會——幼兒園會提供豐富的」實驗器材「,孩子通過調動全身感官來了解火、空氣、水等自然元素。這家幼兒園特別重視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我們參觀的第二家幼兒園也是一家新教幼兒園。這家幼兒園的孩子來自數十個國家,非常國際化。幼兒園有1個3歲以下小班,1個2-6歲大班,1個3-6歲大班。

這家幼兒園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教學理念非常「開放」。

比如,這家幼兒園的兩個大班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教室,只有各個活動室,如:角色扮演室、構建室、創意工坊、運動室。每個活動室里都有充足的材料,供孩子們自由探索。

比如,角色扮演室里有不同尺寸的娃娃屋、一個巨大的木質遊戲城堡、一個掛著數十套角色扮演服飾的衣架。孩子可以玩娃娃,也可以扮演自己最喜歡的人物角色。

雲朵媽參觀時,一個孩子正裝扮成「海盜」在「尋寶」,另外幾個孩子在「城堡」里玩過家家。「城堡」里小廚房、衣櫃、桌椅等一應俱全。

再比如:構建室里有各種木質積木、樂高、拼圖、磁力片等。創意工坊里則有各種手工、繪畫、裝飾材料。

園長告訴我,每一個活動室代表著幼兒園的一個教育側重點:

角色扮演室著重鍛鍊孩子的想像力和社交能力;構建室主要培養孩子的空間感以及思維能力;創意工坊發展孩子的創造力和專注力;運動室則讓孩子擁有一個好身體(這是不是也可以當做我們平時購買玩具的參考呢?)。

這些活動室全天開放,孩子自己決定去哪一個以及玩多久。老師有時也會提供一些遊戲建議,比如在角色扮演室里表演戲劇,但不會強制要求孩子參加。

幼兒園還有一個大花園,讓孩子能夠儘可能多地接觸自然,這也是幼兒園的一個教育要點。

除了在花園玩耍,老師還會經常帶孩子去附近的公園、室外遊樂場、森林玩耍,每年有一次集體去野生動物園的短途旅行,還會定期參觀自然博物館。

幼兒園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一次不同主題的project,比如石頭、動物、馬栗等。這時,孩子們就會去自然博物館看相應主題的展覽。

這家幼兒園的早餐時間也是開放式的,幼兒園整個上午都會提供早餐,孩子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雲朵媽聽完這家幼兒園的介紹,感覺它很像福祿貝爾(Fröbel)幼兒園,但是園長卻否定了這一點。她說很難用一個特定理念來形容這家幼兒園,因為除了福祿貝爾,它還融合了皮克勒(Pikler)等其他教育理念。

我們參觀的第三家市立幼兒園在森林裡,四周都是茂密的樹林,孩子們每天會去森林裡玩耍學習。

這家幼兒園對孩子的衣物要求非常高,以便適應不同的天氣。當我問園長,這是否屬於森林幼兒園時,園長同樣給了我否定的答案。

我們提起德國幼兒園可能會想到華德福、蒙台梭利、福祿貝爾等,但事實上,德國的很多幼兒園都和這兩家幼兒園一樣,沒有一個固定姓氏,而是多種理念融合的產物,但是又保留著自己的特色。

再來說說這次參觀的第四家幼兒園,這也是最為特別的一家。

這家幼兒園是家長主導類型的幼兒園(Elterninitiative),這種幼兒園通常由家長發起成立,特點是家長需要承擔很多幼兒園任務。

我們參觀的這家幼兒園不大,總共只有20個2-6歲的孩子,有2.5個固定老師(另外半個只工作到中午12點,所以算半個)。

如果孩子在這家幼兒園上學,家長需要承擔的任務包括:

日常服務:每天會有一位家長和老師一起照看孩子,每四周輪1次。

做飯:每天會有一位家長負責為孩子做午飯以及準備下午零食,每四周輪1次。

家長會:討論幼兒園的教學、組織、行政等主題,每5周一次。

周末服務:打掃幼兒園,比如整理花園、修剪草坪、清潔廁所等。每四周輪1次。

其他服務:不定期協助幼兒園的節日裝飾、設備維修、籌辦跳蚤市場、家長聚會等。

雲朵媽當時聽到有這麼多任務時簡直目瞪口呆!雖然早已得知這種幼兒園需要家長深度參與,沒想到「深度」到連做飯都要家長動手。

我知道,德國有專門為幼兒園製作午餐的餐飲公司,很多幼兒園都是從這種餐飲公司統一訂餐。幼兒園的餐費一般都不貴,我實在想不通為什麼要家長自己去幼兒園做飯?

要知道,準備20個孩子的午餐加零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排除過敏物質,還要考慮營養需求。

我向園長問出了心中的疑惑,沒想到園長告訴我:「就是因為營養對孩子非常重要,所以我們才不願把它交給第三方。我們的午餐都是家長自己現做的,家長可以自己購買更高品質的食物,製作營養更均衡的午餐。」

回到波恩以後,我和德國朋友聊起這家幼兒園,小T媽媽第一個跟我吐槽。她大女兒一開始上的就是這種幼兒園,幼兒園要求家長每兩周去幼兒園做一次飯,她堅持了2個月後把幼兒園位置退了,申請了另一家幼兒園。

另一位朋友告訴我,她家孩子所在的同一類型幼兒園還有一個「森林服務」。每次孩子去森林,家長都得陪著……

當然,我也有一位朋友很喜歡這種幼兒園。這種幼兒園的家長一般都非常有愛心,也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大家像家人一樣相處,比普通幼兒園更加溫馨。

最後說說雲朵媽這次的面談結果。

第一家大學職工幼兒園承諾一旦有孩子搬家空出位置就給雲朵。第二家新教幼兒園同意給雲朵明年4月入園的位置。第三家市立幼兒園許諾為雲朵向上級申請4月以前的位置,下個月告知我結果。

第四家家長主導幼兒園答應在下次家長會時討論我的申請,如果通過,3周後會邀請我去幼兒園「體驗」一個下午。

老實說,這些結果已經高於我的預期了,畢竟現在是真的沒有空位置。下個月,雲朵媽還有另外3家幼兒園的appointment,我會繼續努力為雲朵尋找幼兒園。

不過,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我更新文章的頻率可能沒有以前那麼高,娃不上幼兒園天天黏著父母的滋味相信大家都懂的。這裡和大家說一聲抱歉!不過你們放心,我還是會儘量抽時間寫文章的。

好資源哪裡都有限,天底下沒有不操心的父母,希望雲朵能夠早日申請到心儀的幼兒園。

喜歡今天的文章的話,記得在文末右下角給我點「在看」哦!轉發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作者:雲朵媽媽,悠悠媽好友,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碩士,女兒雲朵2歲,一家三口旅居德國。在德國上過父母學校,N個早教班,參加過N個親子活動。為大家分享0-3歲最靠譜的科學喂養知識和陪玩方案。

悠悠媽,定居德國,精通德國早教與教育,代表作《跟著德國媽媽學育兒》。公眾號「德國育兒研究」(ID: yoyomadeguo),用實例分享德國教育的精髓「用生活完成教育,潤物細無聲」。

親子教育│父母成長│家庭關係

關注

與家人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