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大夫,我疼,給點嗎啡吧|請您評評理 · 協和八

2020-09-06   協和八PUMC08

原標題:【熱議】大夫,我疼,給點嗎啡吧|請您評評理 · 協和八

(點擊案例回顧,連結跳轉案例篇)

吳先生,55歲男性,因雙下肢劇烈持續疼痛來X院就診, 自訴既往就診於各級醫院,大大小小的檢查已經查遍了,也搞不清楚自己兩條腿疼的原因,目前只能自行服用各類「止疼藥」來緩解一點疼痛,否則路也走不了,覺也睡不著。門診醫生考慮其病情複雜,病因不明,決定將其收入病房進行詳細診治。

入院後,患者下肢疼痛自訴仍然十分劇烈,入院後查體雙足背動脈搏動良好,直腿抬高試驗陰性;輔助檢查見雙下肢動脈超聲、CTA未見各支血管狹窄或閉塞,腰椎MRI未見馬尾神經根受壓,僅見L4-L5椎間盤膨出。 因診斷尚不明確,現階段只能給患者對症止痛治療。但是患者仍然對止痛治療的反應不佳,即使止痛治療已經升級為最大劑量的阿片類止痛藥,吳先生還是常常抱怨疼痛不已,要求將止痛藥加量。 因擔心患者是麻醉藥物成癮,醫療團隊曾暫時強制停用相關止痛藥物,患者因劇烈疼痛而出現休克,經搶救後復甦。

現患者因為疼痛難以緩解情緒暴躁,加之之前的停藥事件,對醫療團隊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感,常常不配合甚至干擾醫護正常工作,並且影響其他患者休息。患者家屬因為工作原因並不經常來醫院。

面對目前的情況,你會如何與患者溝通?下一步你又會如何去做?

文末會通過視頻講解的形式為大家呈現專業點評,請耐心看到最後哦~

醫療指征

1986 年,世界衛生組織(WTO)發布了一項癌症疼痛治療策略,該策略基於非阿片類藥物、阿片類藥物、強阿片類藥物的疼痛三階梯治療理論。儘管已經發布了 20 年,WTO 癌症疼痛緩解方案依舊是疼痛控制的主要參考依據。根據 WTO 指南,阿片類止痛藥是止痛治療的主角,根據它們的疼痛緩解能力將其劃分為輕度、輕度 - 中度、中度 - 嚴重三個級別。阿片類止痛藥可以與非阿片類藥物聯合使用,如撲熱息痛或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

對於慢性非癌症疼痛患者,必須仔細權衡後利弊後再決定是否開始阿片類藥物治療。

當存在下列情況時,才可用阿片類藥物治療慢性非癌症疼痛:

其他治療鎮痛效果不充分,或無法使用(例如,對非阿片類鎮痛藥存在禁忌證)

疼痛對患者的功能和/或生存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並且

阿片類藥物治療利大於弊

已與患者討論過阿片類藥物治療的所有利弊和替代方法

試用阿片類藥物治療之後, 只有在充分證實有益時,才能 繼續用藥。

儘可能酌情將阿片類藥物與非阿片類藥物和非藥物療法聯合使用,從而以所有藥物的最低有效劑量達到治療目標。若患者因為一些情況而無法使用非阿片類鎮痛藥[如非甾體類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和對乙醯氨基酚],例如腎病、出血風險高、同時使用阿司匹林或抗凝藥,以及一些胃腸道疾病,則限制阿片類藥物用量可能特別困難。

網友熱議

明確疼痛的病因是第一要義

權衡利弊後可暫予止痛藥物。但病例也表明止痛藥物量也在不斷增加,但患者自覺疼痛程度並沒有緩解,輔助檢查沒有支持疼痛的診斷,是否可進一步心理測評評估。另外可以中醫針灸輔助止痛試探性治療,觀察疼痛反應。總之沒有找到原因的治療總是不會達到滿意效果。

——魏秀秀

這種病來說,首先我覺得MDT很重要,結合團隊來解決患者當前的疼痛症狀,其次來明確患者疼痛的原因,標本兼治。

——丫丫

鎮痛是必須的,但是精神心理因素應加入考慮

考慮是不是軀體化疼痛障礙,首先要認同患者的疼痛,要不患者依從性更差,每次他要求用藥時就給予生理鹽水或者維生素B族藥物,主要治療藥物給予抗焦慮藥和心境穩定劑。

——楊(山瓊水靜)

在「生物-心理-社會(-環境)」醫學模式逐漸發展、心身疾病逐漸受重視的當下,對於本案例中的患者,建議其接受心理干預也許是一種「曲線救國」的思路。

畢竟我國對drugs的管控之嚴舉世皆知,國人也銘記那段屈辱的歷史,藥物成癮與隨之而來的戒斷反應亦需考慮,且現在最大劑量的嗎啡類藥物都療效不佳,繼續使用鎮痛藥弊大於利,因此不建議繼續使用鎮痛藥。

但出於緩解矛盾的考慮,進行心理干預的同時採用placebo代替鎮痛藥比單純停藥也許更加有助於治療的進行。

——

的爪子

患者的心態因為長期疼痛困擾,已經發生很明顯的變化,暴躁易怒,那麼現在急需暫時先行解決的問題就是緩解疼痛,尤其是本文主角那種不會馬上影響生命的情況,優先給予止痛,這也是治療的很重要一部分。

——L

感覺上面的評論都比較理論化,任何的解釋都是拖延和廢話。。目前國內情況是,醫生和患者溝通只能是在短期內進行,病人需要的是在短期內獲得最好的效果,所以,如果不能快速明確疼痛原因,只能尊重患者的意願。。。然後如果可能,轉上級醫院明確診斷治療。。。。

——RiverDance

篇幅原因本處只展出部分網友熱議評述,更多精彩內容請見上期案例篇評論區,如果您有任何想法也歡迎在下方評論區提出~

臨床一線

北京協和醫院

內科 白面饅頭

從理論上來講,本例患者在常規鎮痛上已經接近了指南中所允許的極限,任何加大劑量或聯合其他中樞性鎮痛藥的行為均會超出適應證,因此本例為一例典型的超適應症用藥問題。

從例子中所提供的信息來講,目前該患者初步排除了血管性和神經性疼痛的可能病因,但更加完善的檢查可能依然能夠提供一些病因上的證據,但是在等待檢查的過程中,該患者的疼痛不能被忽視,因此鎮痛治療是重中之重。

考慮到患者既往不規律的鎮痛藥物使用史,以及病因不明的慢性疼痛給患者帶來的思想和心理上的負擔。精神心理因素在其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值得我們注意,心理醫學科的會診,甚至是要提上日程的一件事。在心理醫學科醫師的幫助下,一些抗焦慮與心境穩定劑的使用可能對本例患者的鎮痛有著1+1>2的效果。

總體而言,良好的溝通是一切臨床工作開展下去的根本,尤其是在患者目前與醫療團隊產生了一定的不信任的當前,充分與患者交代下一步的治療方案,並詳細解釋之前停藥事件,醫療團隊的考慮和對患者痛苦的充分共情,是修復醫患關係的重要一步。

倫理學視角點評

北京協和醫學院 張迪

人文學院講師 生命倫理學博士

毒麻藥物的使用不同於一般臨床用藥,除了要考慮到一般的適應證與禁忌證等問題以外,毒麻藥物可能產生的成癮性也是我國法律重點管控的一個方面,但是患者的病痛不能被我們所忽視,當患者真正需要更多的鎮痛藥,而我們卻不能隨意應允患者時,倫理問題隨之而生,如何思考,請看本期倫理學講解~

編輯:大長杆君

點評:

北京協和醫學院 人文學院 張迪

北京協和醫院 內科 白面饅頭

協和八·熱心網友們

審核:如日中天、 曼陀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