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出台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

2020-04-02     中宏網山東

中宏網山東4月2日電為深入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統籌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推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山東省編制《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規劃核心區為運河主河道流經的18個縣(市、區),拓展區為德州、聊城、泰安、濟寧、棗莊沿運5個市,規劃實施期為2020-2035年,展望到2050年。

從空間布局上,按照重點突破、融合互動、整體推進的原則,集中力量加快突破核心區,統籌推動拓展區和輻射區建設,形成核心區引領、拓展區融合、輻射區聯動的發展格局。

從發展布局上,統籌考慮大運河文化資源、區位特徵、水系特點、河道現狀和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條件,著力構築「一條主軸、一個高地、五大片區、多點聯動」的空間格局框架,提升運河文化帶主軸,打造齊魯文化高地,重塑五大沿運片區,促進多點融合聯動。

規劃提出,一是強文化遺產系統保護統籌推進文化遺產整體性、搶救性、預防性保護,實施歷史文化遺址遺蹟保護、搶救和修復工程,加快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最大程度保持大運河文化遺產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延續性。

二是推動運河文化創新發展堅持活態化傳承、創新性發展,深入挖掘大運河(山東段)歷史文化資源,凝練大運河文化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文化特質,結合時代要求,講述運河故事,傳播弘揚運河精神,激活運河記憶。

三是推進河道水系治理管護圍繞大運河不同河段的功能定位,統籌兼顧,合理布局,在妥善保護大運河文化遺產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基礎上,科學配置和優化調度水資源,加強岸線保護,升級水利水運設施,加快恢復和提升大運河河道和岸線保護、防洪排澇功能,重塑大運河「有水的河」現實載體。

四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施國土綠化行動,落實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准入清單要求,加強生態空間管控,補齊生態環境短板。

五是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堅持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實施旅遊精品戰略,統籌推進旅遊景區建設、旅遊產品開發、旅遊品牌打造和旅遊服務保障,進一步豐富旅遊產品供給,培育大運河文化旅遊品牌。

六是促進城鄉區域統籌協調統籌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與城鄉建設、區域發展,按照沿河集聚、組團發展、互動協作、因地制宜的原則,發揮支點城市和沿線鎮村的作用,充分展現古城、水城和生態發展特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K7jAOXEBiuFnsJQVzDo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