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畢業季,在線論文答辯還順利嗎?學生證是不是也快到期了呢?
對即將畢業的20小夥伴說句:「畢業快樂!以後就是社會人了!」
當然,九月份將重返校園的小夥伴,趁著這幾個月好好「社會」一把!
不過,在離開大學校園之前,有這麼一件事,一定要上心!在考研報名填寫信息時也會遇到,那就是『檔案』如何安置?
先介紹一下,檔案分為『學籍檔案』和『人事檔案』:
1.學籍檔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記錄和反映個人經歷、德才能績、學習和工作表現的、以學生個人為單位集中保存起來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種形式的歷史記錄材料。
2.人事檔案:畢業生的人事檔案由學籍檔案轉換而來,是指畢業生畢業後,在其學籍檔案中放入該生的報到證存根,然後由學校將檔案轉遞至用人單位或託管部門,這時的學籍檔案正式成為人事檔案。
01
已被錄取,成功上岸
被錄取的話,檔案的放置問題就會簡單的多。在陸續通過初試複試,被擬錄取後,會收到學校發給大家的『調檔函』。收到的速度要根據院校不同而有些差別。
非全日制定向考生一般不需要調檔。
調檔函處理流程
應屆生:通過複試報考院校發布調檔函拿調檔函交給本校電話聯繫本科學校和報考院校研招辦,確認檔案是否已由本科院校調入報考院校
往屆生:通過複試報考院校發布調檔函拿著檔函交給檔案託管單位+檔案託管單位給你調走憑證電話聯繫託管單位和報考院校研招辦,確認檔案是否已由託管單位調入報考院校
將收到的調檔函上交給本科學校,填寫一些相關材料。大概7月份的時候,本科學校就會把你的檔案發到錄取學校的,基本沒什麼可操心的。
02
今年畢業,打算二戰
這類小夥伴的檔案放置就稍微複雜些了,分為『主動打回原籍』『暫緩留在學校』和『存放在人才市場』三種情況。
Ⅰ 主動打回原籍
事實上,相當一部分同學的檔案都回了原籍。就是回到你高考所在的省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不過有的是統一到省,有的是可以直接到市,有的還能直接到縣級。這個無需操心,會有負責就業的老師根據資料庫里的材料給你打好報到證。
Ⅱ 暫緩留在學校
並不是所有學校可以申請『暫緩就業』的噢,要提前詢問清楚。如果本科院校可以申請暫緩就業,畢業之後就可以將檔案暫時存放學校。
兩年之內考上研究生或者找到工作之後,可以再回校辦理『檔案轉移』。這種情況可以保留我們的應屆畢業生身份。不過兩年期限之後,學校就會把我們的檔案『打回原籍』。
Ⅲ 存放在人才市場
對於二戰的小夥伴,這是比較好的辦法,人才市場會幫你管理檔案和戶口,計算工齡,畢業一年後給你辦理『幹部身份』,包括你的黨員關係等等,每年交點管理費就可以。
這樣,一來我們不會忘記檔案的位置,二來如果二戰有其他問題,可以讓家人幫忙跑一下,至少不會因為這些而焦慮。
03
打算二戰/三戰的往屆生
往屆生考研的話,千萬別誤以為「檔案留在哪就可以在哪考試」,二戰報考點的選擇與戶口和工作所在地有關,與檔案無關。
二戰考生如果沒有工作,原則上要在戶口所在地考試。如果有並可以出具工作證明的話,可以在工作所在地參加考試。具體需要出具什麼證明材料,以考點的公告要求為準。
04
不考研了直接找工作
對於考上研和打算二戰的小夥伴來說,三方協議形同一張白紙。但如果你打算直接工作的話,就要注意下了。
『三方協議』作為國家統計大學生就業率的一個根據。在你簽署三方協議遞交學校之後,學校會在你畢業後將派遣證發給你。帶著派遣證到你工作的單位報道後,就開始計算工齡,而你也就擁有了幹部身份。
Ⅰ 已經找到工作
如果找到工作,並簽了三方協議,將「三方」拿回學校之後,學校就會發出『派遣證』(放在我們檔案裡面)和『報到證』(學生自己拿著)。拿著報到證去用人單位報道,然後你的檔案就轉到用人單位嘍~
Ⅱ 還在找~
如果還在找的話,和二戰小夥伴的檔案處理方式很類似。可以把檔案調回戶口所在地,也可以放在打算工作城市的人才中心。找工作不一定會需要檔案的,只有部分的事業單位或者企業才會自己管理員工檔案。
你的檔案是「死檔」嗎?
應屆生的檔案都在本科院校,而往屆生,有時候因為馬虎大意,在不知檔案為何物的情況下,自己的檔案很可能已經變成了「死檔」。這樣的話,等於哪裡都沒有你的檔案。
你的檔案是如何變成「死檔」的?
原因1:你手裡拿著自己的檔案,但超過了兩年,這時候檔案就自動作廢了。
原因2:你在五年內沒給檔案託管單位繳納保管費。
原因3:你的檔案已丟失。
如何拯救「死檔」?
情況1:如果你的畢業年限在兩年之內,可以到人才市場進行補辦。
情況2:如果你畢業超過兩年,要重新以高校畢業生的身份補辦。(注意:不能超35歲)
情況3:如果檔案在你自己手裡超過兩年,你要到人才市場申請恢復檔案。
檔案的未來用處
檔案與考公務員、轉正定級、職稱評定、辦理各種人事手續、工齡計算、養老等都有關係。
誤區
很多同學以為檔案會影響考研報考時的考點選擇,其實是誤區。戶籍所在地才會影響考點選擇,尤其是往屆生,如果你要在非戶籍所在地考試,一定要有所在地工作證明或社保繳納證明。注意:有的地區即使出示證明也不允許外地考生考試,一定要仔細查看考點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