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軍隊戰略演習,一口氣動用近80架大運,實力不容小覷

2019-09-16     熊熊講武

2019年9月16日到21日,俄羅斯將組織中央2019戰略大演習。

本次演習一共有13萬軍人、20000餘台軍事裝備以及600架戰機參加,除俄軍本身外,還有中國等7個國家派出的軍隊參與。

在這次軍演中,俄軍將展示自己的戰略投送能力,據俄羅斯副防長葉夫庫羅夫中將表示:俄軍將動用近80架伊爾76戰略運輸機。

伊爾76運輸機是世界上著名的200噸級運輸機之一,在運20正式服役之前,該機也是中國空軍的空中投送主力,同時還是空警2000預警機的載機。

一架伊爾76可運載40噸的裝備飛行4000公里以上,而執行較近的飛行任務時,其載重能力可達50噸以上,具備較強的投送能力。

伊爾76在設計之初沒有考慮運載坦克的需求,因此其貨艙較為狹窄,但是可以運送輕型作戰車輛。

以我國空軍裝備的伊爾76為例,每架可搭載3輛8噸級的03式空降戰車。

而伊爾76如果純運兵的話,每架飛機可運輸140名左右的士兵,改裝雙甲板之後則可提升到200人以上。

目前,在俄羅斯空軍中,除了17架安124運輸機之外,主力就是約200架的伊爾76運輸機了。

世界上除了美國空軍有強於俄羅斯的戰略空運陣容外,其餘國家都有著非常大的差距。

而在俄羅斯的具體使用當中,是以安124搭載大型武器裝備,而以伊爾76運輸物資、兵員,以及中小型武器裝備。

俄軍此次軍演,僅僅伊爾76就動用了近80架之多,占到了其戰略運輸機隊的三分之一強。

這些戰機全部出動的話,一次性可投送超過3000噸的作戰武器;投送兵員的話,一次性可運輸上萬名士兵抵達目的地,執行空降作戰的話可滿足整師傘降的需求。

毫無疑問,一次出動這麼多的大運必然是俄戰略投送的能力的大規模檢驗。

目前,俄羅斯空降部隊有第7空降師、第76空降師、第98空降師和第106空降師四個師級單位,此外還有6個旅以及2個旅級單位,總兵力為45000人。

俄羅斯近年來計劃擴充空降兵到60000人的規模,並增編坦克部隊。

空降部隊在俄羅斯不單單是純傘兵意義,其更多的是精銳步兵的角色,在俄羅斯歷次戰爭中,空降兵是救火隊的角色,其戰鬥力往往比陸軍要更強些。

這一點與美國海軍陸戰隊有些類似,其也並非純粹的兩棲作戰部隊,實際上更多的是干陸軍的活兒,而且戰鬥力更強些。

俄軍展示大規模投送能力,其空降部隊必然也會有師級建制以上的兵力出動。

有人可能說了,現如今,這類大規模的戰略空運還有沒有必要?

其實,必要性是非常強的,尤其是在大國干涉地區形勢的戰爭中。近年來最精彩的一次戰略投送軍事行動恰恰就是俄羅斯軍隊組織的。

2015年9月,俄羅斯空天軍一架安124運輸機及數架戰鬥機以密集編隊的形式,從俄羅斯直飛敘利亞。沿途國家雷達只分辨出了一個目標,以為就是大型客機而已。

如此數次之後,俄軍已有相當的軍事裝備及部隊在敘利亞部署;之後俄羅斯連續出動安124和伊爾76運輸機,迅速在當地部署了一個混成航空兵旅級單位,以及團級規模的地面防衛部隊。

俄軍站穩腳跟後,西方國家才反應過來,此時再有所動作已經為時過晚了。

嘗到甜頭之後,俄羅斯愈加重視戰略投送能力,不僅全面翻新現有的運輸機隊,也推進了新造伊爾476項目。如果俄羅斯財力能夠維持的話,未來俄羅斯還會持續在這一領域發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JrVYOm0BJleJMoPMv5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