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太姥山
2019年是老楊的上山尋茶的第六年。上半年尋訪了西湖龍井手工炒制技藝、桐木關正山紅茶,收穫頗豐。十一假期到福鼎探尋白茶之旅是老楊2019尋茶之旅的最後一站,也是計劃很久、準備了很久的一次尋茶活動。
老楊從開始接觸福建白茶到現在已經6年時光了,14、15年算是白茶的鐵粉,會為一款好茶的痴迷。16年至18年,白茶大火,茶價蹭蹭漲,原來市場零售價1000多就能買到的高品質荒野銀針到2017年最熱的時候10000塊錢也買不到。於是,棄飲白茶成了老楊無奈的選擇。2019年春天開始,福建白茶市場開始理性回歸,我重拾對白茶的熱情。
十月份的福鼎白茶之旅充滿波折,最開始計劃春天去,未能成行,改在了秋天。十月初本以為可以很順利前往,卻有因為颱風米娜的到來險些取消。好事多磨,本次福鼎白茶之旅收穫很大,通過市場的迷霧初窺福建白茶的本來面目。老楊將用兩期說茶文章來講解自己在福鼎的所見、所感、所思。
一、不得不說的茶山的生態環境
茶友們喝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獲得茶中的保健功效,從某個角度講喝茶就是喝健康。因此,本次福鼎茶旅的一個重點就是實地考察福鼎白茶的生態環境與農殘問題。為此,老楊在三天內走訪了點頭鎮、白琳鎮、太姥山、磻溪鎮等十餘處茶園,雖是走馬觀花,但也對福鼎茶園的種植、管理情況有了一個初步的大體認識。
關於福鼎有機茶園和綠色食品基地的數量,老楊對官方媒體的公開報道做了簡單的梳理。2018年福鼎市委書記劉振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2017年福鼎市茶園面積保持在21.5萬畝,實現茶葉總產量2.46萬噸。」據統計截至2019年3月,福鼎全市無公害和有機茶園認證面積達5.22萬畝,約占茶園總面積的25%。據中新社2019年3月的報道,福鼎市產品農殘衛生指標等符合進口國要求的有機茶基地和綠色食品基地達到了3.8萬畝,占茶園總面積的17%。
在走訪中,老楊發現福鼎目前大多數是免耕密植的台地型茶園,有機管理的茶園所占比例不大。近兩三年為了追求白茶的荒野味,部分密植茶園開始放棄修剪,進行放荒。放荒茶園因其枝條長高並且密植,除草、殺蟲較為困難,因此在除草劑、殺蟲劑的使用上較普通茶園更多一些。放荒茶園的茶葉農殘往往會高於普通茶園。純正的荒野茶園數量則十分稀少,多在高山老林中。大多數台地型茶園會使用農藥化肥。其中,個別茶園的農藥化肥使用較為隨意。老楊就親眼見到部分地區茶園路邊隨處亂丟農藥的包裝瓶、包裝袋。
可以預見,如果福鼎茶葉主要產區的農殘問題處理的不好,將會成為阻礙福鼎白茶持續健康發展的絆腳石。近年來,福鼎的政府和茶葉協會已經開始高度重視茶葉質量安全,全面推行無公害茶園管理模式。全力推廣以有機肥替代化肥,推進以綠色防控替代化學農藥,按照「茶農付一點、企業出一點、政府補一點」的辦法,開展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專業化、社會化試點工作,取得了成效顯著。
針對茶友們關心的老茶的農殘問題,老楊通過實地走訪找到了一個小竅門。據當地茶廠廠長介紹,早期福鼎茶葉的價格低廉,為茶園打農藥、施化肥往往會虧本,早期白茶農殘較少。2013年以後隨著茶價的提高福鼎地區才逐漸開始大規模對茶樹打農藥、施化肥。因此,購買2014年以前的老白茶相對而言,茶葉中的農殘問題會少一些。
二、制茶工藝有待進一步改善
做茶的不飲茶,不懂茶
農家茶工藝不穩定,有待提高
曬不幹的白茶:純日曬8-9%左右的含水率,無法久存
近兩三年制茶工藝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
三、盲目擴種蘊含危機
禁止私自開山種茶
近二、三年盲目開山種植大量茶園
四、荒野茶不等於放荒茶
磻溪深山中的荒野茶
柏柳村上山的放荒茶樹
五、電焙與炭焙都是精製的手段
某知名高端品牌有機種植高端茶品全部採用碳焙工藝精加工
炭焙茶不利於轉化
梅相靖祖傳炭焙制茶法
炭焙不是亂焙,炭焙是一門嚴謹的制茶科學,是一門技術含量很高的手藝。
大多數廠商、農戶未掌握碳焙白茶的技術要領。炭焙過度則會產生焦糖味、煙糊味,不利於白茶的後期轉化,炭焙過清則起不到良好的精加工作用。
不能看茶焙茶,則白茶炭焙就會成為一個笑話
撰文:楊晟坤
編輯:任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