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圖來自網絡)
周瑜在赤壁大戰前的舉動非常奇怪,讓人難以捉摸。如主張投降的張昭一夥聽說周瑜回到柴桑,便立馬找周瑜做投降的思想工作,周瑜回答說很好,我早有投降的想法了;張昭等才剛走,程普、黃蓋、韓當一班誓死抗戰的戰將又來拜訪,周瑜又說好,我正想著與曹操決戰呢!接下來又來了眾多文臣武將,但周瑜沒再給他們明確的表態。此時的周瑜,給人的感覺似乎投降的想法更多一些,至少是搖擺不定的。所以,許多人就認為周瑜最終抗曹,是被諸葛亮所激出來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孫策(圖來自網絡)
其實,周瑜所有的舉動已經暗示,就算吳侯孫權投降他都絕不會投降,他才是東吳最堅決的抗曹分子,原因有下面五個方面。
首先,從周瑜與孫策的關係來看,他們名義上是君臣關係,實則是惺惺相惜的摯友。孫策與周瑜從小就是好朋友,他們共同平定江東而建立了東吳政權,兩人的關係親如兄弟,這從周瑜稱呼孫策時直呼其字「伯符」便可知,古代只有好友才會如此相稱,君臣這樣相稱的更是極為罕見的。能讓孫策這樣的豪傑如此看重,說明周瑜本身也和孫策一樣充滿英雄氣概,兩人才會如此惺惺相惜;另外,周瑜除有大才外,孫策必定更看中他的「大忠」,否則孫策臨死前絕不會把整個東吳的命運託付給周瑜;另忘了,他們還是連襟關係。以孫策的知遇之恩、兩人的摯友之情,周瑜是絕不可能投降曹操的——因為如果孫策還在世,也絕不會選擇投降。
孫權(圖來自網絡)
其次,周瑜是一代有抱負的英雄豪傑。赤壁之戰時周瑜年僅34歲,正是英雄有為的年紀,世人無不嘆服他的才能。成為東吳抗擊曹操的軍事統帥後,像魯肅、呂蒙、陸遜這些才俊,及先前對他很不服氣的老資格程普,對周瑜的軍事調度都很敬服。周瑜確有大才,也非常自信,他根本就不把曹操放在眼裡。在赤壁之戰及其後的戰爭中,周瑜奇計百出,曹操手下的一眾名將如曹洪等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多被他打得紛紛而逃。充滿英雄氣概、有才而自負的周瑜,又怎麼可能投降曹操呢?
劉備(圖來自網絡)
其三,周瑜在大戰前的一系列舉動,說明他早已經決定抗擊曹操。當孫權召正在鄱陽湖訓練水軍的周瑜回柴桑商議抗曹之事時,使者還沒來得及出發,周瑜卻不請自到了。這件事很能說明周瑜抗擊曹操的決心,因為周瑜是關心這件大事才來不及請示就回來了,但他絕不可能是趕著回來向別人表明自己想投降、支持投降。因為無論怎麼說,投降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而對於一名軍隊的將領來說主動表明投降那更是一種莫大的恥辱。周瑜若真的想投降,他完全可以在駐地等候通知,又何必主動來說呢?很明顯,周瑜迫不及待地趕著回來,目的就是想儘早了解朝中抗戰的情況,他要說服吳候和團結一切力量進行抵抗。周瑜在對孫權分析戰爭態勢時,說得詳盡深入,這也說明了他對戰爭早已作了充分準備,抗戰的決心也是早就下了的。
諸葛亮(圖來自網絡)
其四,周瑜對投降派和主戰派不同的接待態度,也說明了他其實早已決定抗曹。周瑜其實對朝中大臣們的抗戰態度還是有所了解的,他主要是想確定一下具體的實際情況。如張昭一夥來了,說了一通投降的理由,周瑜問:你們所有人都是這樣的想法嗎?黃蓋等主戰派來了,周瑜也問了同樣的問題。周瑜就是想知道主張投降和主張抵抗的人都有哪些、各有多少,這是關係到抗曹成敗的大事,戰前必須要把自己陣營的事解決好才行,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嘛。
周瑜對投降派是非常丞相鄙視的,而對戰派卻非常熱情,這也說明了他抗擊曹操的決心。張昭等投降派來訪時,周瑜對他們的態度是「接入堂中坐定」;當黃蓋等主戰派來時,周瑜的態度變為「迎入」。一「接」一「迎」,反映出周瑜的一「冷」一「熱」,他的抗戰態度其實表露得非常明顯了。
另外,周瑜把第三波來遊說的人送走之後的態度是「冷笑不止」,按常理也可知他絕不可能冷笑有血性的主戰派及其抗戰行為,他無疑就是嘲笑那些欲投降的膽小鬼;對投降派笑的「不止」,更是說明在周瑜心裡投降派是可恥到了極點了。後來在朝堂上,周瑜毫不留情地說張昭的投降言論很無知,要知道張昭可是東吳的元老,又比周瑜年長很多,周瑜這樣批評張昭,也說明了他對投降派的極度痛恨。
對抗戰派和投降派的不同態度,鮮明地流露出周瑜早已下了抗戰的堅定決心。
曹操(圖來自網絡)
其五,周瑜是一名忠誠的愛國者。對於自己和孫策打下的江山,周瑜是無比熱愛的,他絕不能接受把它拱手相讓於曹操的情況出現,這從他對諸葛亮的態度就可以看出。周瑜一次次想殺了諸葛亮,是因為他知道諸亮實在是太聰明、太厲害了,葛亮的的存在是對吳國的巨大威脅。周瑜並不是因諸葛亮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嫉妒而想殺他,否則就不會主動讓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去勸說自己的弟弟,讓諸葛亮來給孫權工作;周瑜絲毫不在意諸葛亮頂會替了自己的位置,他只關心東吳的安危,不計自己的得失。從這點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極度愛國的人,他為了東吳可以犧牲很多,這種情感讓他投降曹操那是辦不到的。
總結以上五點,我們可以認識到赤壁之戰前,年青的英雄豪傑周瑜才華橫溢,豪氣沖天,且對東吳忠心耿耿,他是絕不可能對曹操投降的,他在戰前就做了抗擊曹操充分準備,抗戰的決心堅不可摧。至於被諸葛亮所激而怒髮衝冠,那是一個正常男人在尊嚴被挑戰時的正常反映而已。諸位以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hkj4nQBd8y1i3sJ0eW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