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花貓‖西行散記(上)

2019-07-28     點易文學

圖/愛花貓.老聃

——題記

我一直迷醉於這句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之所以迷於此,除了這個詞彙本身的所具的音形美感外,其義更讓我喜歡。一直以來,我把旅行當成一件很神聖的事――以前無數次出行我只是當作旅遊,重在一個游字,因而行色匆匆,體會尚淺――旅行的意義充滿了挑戰,因為這是一種身體與靈魂的自我放飛,是一種羈盪天涯的無拘無束,是一種對未知的好奇和對無知的探究與發現。並且,旅行會使人和物發生一定的轉換,從一種司空見慣的時空轉換到另一個新奇的時空,讓人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體會更加宏大的空間,感受著「另一個世界」的自己。那種陌些感充滿著刺激,會使體內的每個細胞由此獲得新生。

於是,在2017年的金秋十月,就有了一場偕親友的「說走就走的旅行」。


西行,西行之第一天

籌備月余的川、甘、陝之行終於成行。經過五次修訂的路書應最為妥當。本應國慶當日出行的計劃因故延至中秋出行算是天意。不是嗎?上午十時從渝中區出發,除去繞城高速略有堵塞,一路西行至甘肅隴南近六百公里竟暢通無阻,一路馳騁,好不快意!

路書既定初初兩日為趕路之旅,並無景點可賞。那又如何,正如我在今春出遊後的一篇遊記所寫:景點風景固然可喜,然一路掠影偕與友歡言何嘗又不是一種良好的心景。如此,旅程皆可歡欣,無甚不妥。

此日雖無美麗景致可賞,沿途風光亦可敘之。余曾以為,川渝皆丘陵,逢山開洞、遇河搭橋為其自然,孰料陝甘過猶不及。一長約九公里多的山洞穿秦嶺而過,適逢車輛稀少,此洞只此一車急馳其中,讓人神恍,幻覺正穿越在時間隧道,感覺甚為微妙。

穿過秦嶺,地況倏忽有變。川渝以內雖多為丘陵,但山色蔥蘢,綠意盎然。然洞子另一邊,黃土地的風貌已初現端倪。縱然有樹有草,卻有暮秋之象。所謂十里不同天在此似有印證。

所以,片刻觀兩處地況變化,亦可賞心爾,況乎到得隴南地界,有我一生最愛――麵食――正等待著我,而量足味純的手抓羊肉醮特製辣椒恰是我等所愛。

向晚而至,品己所愛,坐在城中觀賞城外風景,不失為別樣享受。

何況今日中秋,雖無月可賞,但心中,一輪圓月正徐徐升起!

有道是,「天涼好個秋」!

而此時的隴南正值好秋!

於2017.10.4晚


西行,西行之第二天

早發隴南,夕至永昌。660公里,約十一個小時的無景旅程,註定今日之旅乏善可陳。既如此,莫如大快朵頤。早餐飽食一頓久已讒誕的西北特色羊肉泡漠,養足能量。

必須承認,羊肉泡漠名不虛傳,確乎美味。

今日之行可稱隴上之行,從隴南,至隴西,過蘭州,到永昌。一路行程皆為浮影,不過,西北地貌亦有看頭。黃土地的特點已然彰顯。高速公路邊飛馳而過的黃土高坡,並不完全一派土黃,到有諸多連綿山巒若沙丘一般,讓人擔心一陣風過就會掀起渾天沙浪。當然這不過是一種錯覺而已,試想千百年來當地民眾開窯而居,山體斷不可不得堅固。

時已仲秋,沿途土地里還有玉米挺立其中,大部葉子已經泛黃,卻有部分青綠尚未褪色,隱約看見發黃的玉米掛在其中。

汽車擦身蘭州而過,本欲一瞥黃河穿城而過的景致,無奈路書行程並無此規劃,遺憾失之交臂。

今日無景可描,路途且遙,駐店收拾完畢已近次日凌晨。此時只作簡要記敘。明日的張掖丹霞正張著雙臂,準備迎接我們的到來。

明天,賞景旅程將真正開始,無比期待!

於 2017.10.5晚


西行,西行之第三天

晨起繼續西行,目的地為位於甘肅省張掖市境內的「七彩丹霞」國家地質公園。

西部之自然景觀勿需贅述,祈連山脈 逶迤 綿長,高速路兩旁的土地一派荒涼,偶見零星牛羊散放其間。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唯其荒涼,才成就了一個世界奇觀。不是嗎?「七彩丹霞」的出現應是有力的印證。

海拔一千八百多米的隴上原野,一長約四十五公里、寬約十公里的奇觀在我等奔波數時後耀然入目。但見龐大面積集紅、黃、白、綠斑瀾色彩的山系以磅礴之勢,奇異著造型。若大面積的「丹霞」層理交錯、岩壁峭立。此時正值午後時光,陽光明媚,「丹霞」在燦爛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美麗異常,讓人嘆為觀止。

四個小時的遊覽仍使人留連,念著明日的旅程及景點,念念不舍而去。此等美景讓人不禁想著為她打打「廣告」:七十五元的門票確實很值。

下午繼續行程,戈壁漸現,不免擔憂夜宿酒泉是否安然?及至酒泉市內,讓人驚嘆不已,整潔的建築、乾淨的路面、綠綠的草木,讓人恍惚置身東部發達小城。

好的,美好之旅有了一個漂亮的開頭,明天,嘉峪關探古、沙漠夜宿在等著我們。

於 2017.10.6晚


西行,西行之第四天

壓軸節目――沙漠 篝火晚會結束了。

而剛才的敦煌歌舞伴沙漠火鍋野餐是如此的熱烈,天南海北的遊客或飛機,或火車,或自駕,有緣聚在一起,自然談笑風聲。


或許,剛剛觀沙丘頂峰夕陽西下的興奮還餘味猶存,更或者,沙漠摩托的驚險刺激、沙丘勁舞的興奮尚未退卻,數過天上的繁星,夜已漸深,而秋風則陣陣寒涼。哦,沙丘夜晚的野營帳蓬里,睡袋圍住了遊人的身,可是他們的心呢?他們的心仍舊興奮難平。別笑,我知道你們也曉得我也正興奮著。是啊,此刻,此時此刻,我正在沙漠中,正在一頂露天的矮帳里為你們講述著今天的故事呢。

其實,我應該先講講天下雄關――嘉峪關的,先來後到應該如此。但是原諒我把它放在了後面,因為此時帳蓬外的疾風似乎在提醒著我,若不如此,它會掀翻我們的蓬帳。哈……你們明白,這只不過是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

沙漠應是知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沙漠還應知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嘉峪關的存在,在古住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的筆下誕出多少不朽的傳說。

今日,驅車西進,「胡馬」尚存,可酒泉在那撐腰,「胡馬」豈敢輕易來犯;今天,驅車西進,卻遇「故人」。今昔何昔,今非昔比。

哦,今晨,我們從酒泉市區出發,經過嘉峪關市。我想告訴你們,我的朋友,如今的西部並非一派荒涼――昔日的塞外荒涼小鎮,而今已是整潔有序、綠樹成蔭。

天已晚,夜深涼。縱然還有千言萬語,但是為了明天的行程――「莫高窟」、「西部影城」,還得「早」眠。

不用出帳數星星,我知道,她們正在眨眼呢,哦,星星晚安!朋友們晚安!祝大家一夜好夢!

於2017.10.7晚


西行,西行之第五天

風沙滿天,一群駝隊艱難地穿行在茫茫戈壁與沙漠之中。那是一千多年前,西漢張騫率領的經商隊伍,正是這支隊伍,開啟了西域的「絲綢之路」――環幕電影正在以一種讓人身臨其境的感受講述著一個古老的故事。

「莫高窟」就在這中西交流中經過幾個朝代逐漸完善。而惡劣的風沙、外族的覬覦、遊人的損壞,「莫高窟」面臨嚴重損壞。於是,外圍加強了保護,而每天的限客量也作了嚴格的控制。

昨晚,鳴沙山下的帳篷外陰風呼號,讓人寒切骨髓,徹夜難眠。想當初,「絲綢之路」上西來東往的駱駝隊伍,經歷了多少的艱辛。

各種驛站客店由此而生。今天,我們在此驛站――一座西部影視城――重溫當初盛景,感受了古時西域的風土人情。

明天,「水上丹霞」會是一種什麼景象呢?又是一段五百公里的「征程」。

於2017.10.8晚


西行,西行之第六天

今晚,我們夜宿柴達木盆地;

今晚,我們夜宿青海境內柴達木盆地的戈璧灘中;

今晚,我們夜宿於戈壁灘中一個叫作「西台」的地方,夜宿於一座名叫「旅行客店」的簡易板房之中。

只是我們不知道,「西台」這個地名是古已有之還是因此地有一鋰礦工地而隨性取名。問老闆,老闆不知。不過有什麼關係?茫茫戈壁沓無人煙,又有幾人能詳知它的前世今生。

早晨,一行人從敦煌出發繼續西進,剛出城區便是一片蒼茫。途經阿克塞縣城,所經城區很是潔凈,且有綠化樹木,但建築物極少,樓高普遍二至三層,不過數分鐘已穿城而過,前面戈壁畢現。

不久即穿山脈,海拔三千七百多米。初時並無任何感覺,同行者中有人關心問我可有不適,遂覺已打幾個呵欠,流了幾滴眼淚,方知已有高原反應。不過,以己之前海拔二百多米乘小車上高速全程呵欠,這已不算什麼,料是提前二十多天惡補「紅景天」之故,不免心中竊喜,幾日後的甘孜「色達」不過再高几百米,應該無恙吧。

下山脈,全程開始穿行在海拔兩千多米的戈璧之中,茫茫戈壁道路且長,一望無際。戈壁灘之荒涼眾人皆知,但身臨其境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天際邊,延綿的山際已然石化,似寸草不生,遠觀猶如不能流動的沙山,山型的紋路甚是好看,似人民大會堂里某幅水墨江山畫卷。其實,山上是有草的,只是極其枯黃,已與山脈一色;其實,草是有名的,只是我等寡聞,不知其名。若干年後,石山終將變成沙丘,這是無疑的,因為,近處的小山及戈壁間或已有沙丘流動。

越往戈壁中走,越是一片蒼茫,如若不是路邊有無盡的電線電纜表明有人類文明的進駐,有人獨自穿行其中找不到方向,他該將會多麼的絕望。

來過戈壁的同行者說,幾百公路的戈壁公路全程都是一種灰黃的景色,你們會看厭的。但一天行程且行且玩,看過了戈壁灘中倔強生長的「駱駝刺」、「蓬灰」等植物,賞過了那密集的狀若蒙古包的頑石,遊玩了盛景「水上雅丹」,眾人卻道並不厭倦,全都歡欣鼓舞。

夕陽西下,餘暉滿天。等待日落是多麼重要的一個壓軸節目。太陽知我心,今夕,大漠落日溫暖了我們的雙眼,更深深地留在了我們心中!

今晚,我們夜宿在柴達木盆地;

今晚,我們夜宿在大漠戈壁之中。

於 2017.10.9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Hd3fPGwB8g2yegNDPJ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