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小魚兒飛三
遊記 | 第10篇
成都是市井和時尚相融的城市,它藏著許多不起眼的餐館、小吃店。在這些人聲鼎沸的小店裡,和親朋好友挨坐一起,啃個兔頭,吃個蛋烘糕,喝碗冰粉……不僅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還能發現共同的舌尖記憶,它們是成都的人生百態。
今天分享5家,藏在市區景點2公里以內的蒼蠅館子(想起它們,泡豇豆我都要撈起吃,解饞),讓你去景點打卡就能順路吃到地道美味。
【地址】
青羊區方正東街22號附7號附近
距春熙路地鐵站1.6公里
【人均消費】約90元
店鋪所在的這條gai(街)書院街,四周是破舊老瓦房,路邊茂盛的樹木,把想努力鑽進店裡的陽光都遮到咯,店裡有點暗。連著的六七個門店都是三哥田螺的地盤,每家店擺了幾張有點油光的桌子、凳子,吊著幾頂老風扇,別無他物,裝修風格也「不存在」。整體看起來簡陋,又不太乾淨的樣子。
圖片微博@李白鹿
布滿灰塵的招牌「清湯寡水」寫著:三哥田螺,特色田螺、龍蝦、貝殼、兔頭。店門還寫:僅此一家,絕無分店。在成都,受歡迎的老店,才會這麼霸氣。
天還沒黑,店裡店外就已經坐滿人了,這樣的熱鬧會持續到凌晨。坐下來,點上幾個硬菜,幾份花生、毛豆、兔頭等等,再來幾瓶啤酒、飲料,擼起袖子,架起勢,四川話劈里啪啦地說起,就算開始享用美味。
來三哥家,我必點田螺,嗦田螺滿口的麻辣味,辣得跳腳才是夜宵的樂趣;火爆黃喉,是許多老顧客愛的美味,香脆入味;黃辣丁,肉質細膩,入味,菜里的仔姜我一根都不得放過。
豆腐魚,店員推薦說:絕對好吃。我感覺小哥說的時候眼睛發光,夾了一塊魚肉入口,果然妙,香草清香在唇齒間清晰可辨,糖醋醬汁濃稠不膩,而豆腐入口即化。
【地址】
三道街41號附1號
距寬窄巷子地鐵站1.4公里
【人均消費】約80元
和三哥田螺一樣,老宅子肥腸魚也是成都人的老味道了,排起隊來吃的本地人也不在少數。和朋友跟聊天說起這家店,他立馬說:「哎呀,那個肥腸啊,簡直莫擺了,感冒嗓子痛,都攔不住我對它的愛!」
主打特色肥腸魚,口味稍重:油、辣、夠味兒。肥腸魚看起來油,不過肥腸處理得乾淨,吃起來不膩;四川麻辣的精華,都在魚肉里了,一口一個鮮美。整體味道偏麻辣,確實麻,這個時候就該豆奶上場了,點一瓶豆奶解油又解膩。
他們家還有讓人記憶深刻的酥肉、甜皮鴨、黃糖糍粑、蛋酥花生等,不辣不油的地道四川美食。酥肉是剛出鍋好吃,有時候能看到娘嬢或者姐姐架起個鍋,在外面熱火朝天炸起酥肉,香氣四溢,還有案板上熱鬧宰甜皮鴨的聲音,哪個遭得住喲!
【地址】
三道街2號附4
距寬窄巷子地鐵站1.4公里
【人均消費】約4元
遇到鄧記前,我吃的糖油果子外皮軟綿。咬下第一顆鄧記家的糖油果子時,我聽到了清脆的咔嚓聲,它竟然是脆的,打破了我對糖油果子的認知。
每次去鄧記,都看見老闆在一口大油鍋前不停翻轉果子,這樣能保證「小可愛們」在鍋里受熱均勻、顏色漂亮,看著一顆顆焦糖色果子在鍋里翻滾 ,讓人忍不住把鍋圍住了,就像小時候守在鍋邊等大人做好飯出鍋。
炸好的果子一份份均勻、大力地灑上白芝麻,再裝進大簸箕,一串5個上籤就完成啦。當你迫不及待要吃的時候,老闆會說,慢點,莫慌,燙嘴,要涼一哈才脆!
大多糖油果子要熱乎乎才好吃,鄧記家糖油果子要涼一涼變脆了才好吃。等果子變脆後,包裹果子的焦糖呈琥珀色,晶瑩剔透。一口咬下去是芝麻的香味和焦糖的香甜,果子內壁還有一些軟糯的口感。
【地址】
猛追灣東街八二信箱一街坊大門
距離電視塔700米
【人均消費】約15元
川渝地區除了喜歡吃油辣子外,還喜歡吃干辣椒。辣椒曬乾後,錘磨成末作調料,十分香辣;如果幹辣椒用火烤或翻炒一下再錘磨,就是糊辣殼,用來拌菜、下面,那個香啊,令人垂涎難忘。干辣椒抄手則把辣椒的味道精華,包裹在抄手表面送進嘴裡。
食客走進家庭式的門店點好餐,徑直打份泡菜、乘麵湯擺在桌上,然後坐等抄手。當一碗干辣椒抄手deng(放)在你面前,只看一眼,你會誠實地咽下口水,一刻都等不得,「撲」上去動起筷子。
三瘋子家抄手吃法有干拌、湯麵,口味有辣、不辣,味道也選擇豐富。我最愛干辣椒抄手,干辣椒、花椒麵、芝麻、蔥等調味品,拌著抄手,滿滿的香辣味入口,是豐富、飽滿的味覺刺激。
如果吃不了太辣,可以試試湯類的油潑辣子、辣子雞抄手,麻辣味會適當降低些;不辣的味道,首推竹蓀燉雞鮮蝦蟹子抄手,一口咬下去是看得到的蝦子,竹蓀雞湯也可以直接喝光光。不過他們家抄手個大,餡兒也多,我覺得抄手有點搶了湯汁的風頭。
讓人又愛又「怕」的小吃店——四川音樂學院.三娃小吃
【地址】
武侯區新生路5號附2號
距離四川音樂學院40米
【人均消費】約10元
老闆是個直爽人,又有點扯,有時候又黑可愛;老闆每天開門時間,也沒個準點(據說是下午4點到6點左右);甜水麵很受歡迎,限量賣,好些川音的同學,近水樓台都得難得月;店鋪也是想關門就關門,想開門就開門,聽說今年從過年一直關門到五六月才開門……
大家對三娃又愛又恨,誰讓他家味道好呢!我去三娃家總是: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
三娃家首推甜水麵,麵條實心有彈性,嚼勁十足。三娃捨得放調料,味道自然刺激,紅油、芝麻醬、甜醬、芝麻、花生哪樣不香辣嘛,當它們相遇了,配上面的Q彈,香味濃郁的美味之旅啊!越吃到後面,越是要把用麵條把碗底的醬料裹一zhuang(圈),不然看到滿底的調料都覺得是浪費。
其次推薦的是蓮子羹,在成都吃過許多蓮子羹,三娃家是為數不多讓人願意專門去吃的店,稠度和甜度適宜;如果沒有甜水麵了,涼麵是不錯的備選。
除了以上5家店,成都還有太多小吃美味,幾天幾夜也是說不完的。如果你看到覺得還不錯的食物,可以放開膽子隨機試試,探索也需要規劃之外的驚喜。
最後溫馨提醒,成都美食雖誘人,不過整體重口,多油辛辣,如你平時口味清淡,吃東西可適當克制,以免消化不良啦。
下期預告 :電子科大「網紅」——建設路,創意小吃探索。
-END-
人物 | 旅行 | 隨筆
閱讀 | 分享 | 成長
作者
小魚兒飛三
笑起八顆牙的
重慶妹兒在成都
記錄平凡溫暖的生活
撰稿配圖 小魚兒
本篇編輯 小魚兒
內容首發榛果民宿
圖片部分源自網絡已標註來源
文章內容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