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絕跡江湖的勞力士石英表,見過嗎?

2019-07-25     上海表官方號

勞力士在歷史上出過很多優秀的表款,其中有些比較特別的款式是大家沒想到的,所以今天要介紹的石英勞力士。

石英表現在看來是一種廉價品的代言,而勞力推出石英表款可以說順應了當時的潮流,石英風暴的狂潮連王者勞力士也不能避免跟風推出自己的石英表。

1969年精工又推出一款載入史冊的腕錶:Seiko Quartz Astron,正式宣布石英表的到來,而當時引以為豪的瑞士鐘錶天文台競賽也隨即被終止,因為這種新的走時技術機械錶已經無法抵禦。

瑞士當然深知其危機,1962年,瑞士20家與鐘錶相關的公司、協會湊在了一起,包括百達翡麗、勞力士、伯爵、萬國、積家、歐米茄、浪琴、真力時等品牌。他們集資成了一家名為Centre Electronique Horloger (CEH) 電子鐘錶中心的機構。共同開發石英機芯來抵禦日本的石英表。1966年推出Beta1,1967年改進為Beta2,可惜都是試驗品並沒有在市面推廣;直到1968年才推出量產版本的Beta21。

而勞力士在1971年發布第一隻石英表(型號Ref.5100),機芯方面採用就是上述說的Beta21機芯,由於機芯體積較大表殼尺寸達到40mm,一體式表耳和過渡自然的鏈帶,鏈節主要採用平面打磨。受限於當時的機芯產量不足的問題,這也是勞力士難得的公開限量款手錶:總共生產了999枚,900枚黃金版,99枚白金版。並首次使用藍寶石鏡面設計。

但勞力士並不滿足這隻Beta21機芯各方面限制,偷偷的研發起自己的石英機芯。到了1977年勞力士推出自產石英機芯,並命名為蚝式石英表 OYSTER QUARTZ,其中市面最常見到的男款石英表有三種DAYJUST(單日曆),兩隻DAYDATE(雙日曆),型號分別為:

Ref.17000 鋼款光圈

Ref.17013 間金款狗牙圈

Ref.17014 鋼款白金狗牙圈

Ref.19018 黃金款

Ref.19019 白金款

直到2003年勞力士石英錶停產,在這25年時間裡,勞力士約生產了2.5萬隻石英表,可以看到數量並不多但款式很多,特別注意的是Dayjust款式盤面。市面上常見到的盤面約有10種以上,另外還有數隻原型表款和實驗機芯在拍賣會上也有見到,但這裡就不往外延伸。

模糊一看與常見的機械datejust差別還是蠻大的,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殼形的設計,從初代的5100再到這隻17000變化可以看到,殼形菱角更加犀利一體式殼帶更加接近ap既視感,通透的鏡面下條釘刻度反射越顯耀眼。

拋光鋼圈與玻璃弧邊相交接,一體式板帶設計,細膩的直線拉絲。

側面殼形與常見的勞力士差異很大,方形的設計更加新潮,同時也突出石英DJ與機械DJ的差異,可以看到 OYSTER QUARTZ 獨特的外觀。

由於錶帶的設計成一體式,所以看到表殼後面會有較多的信息,四角分別是型號,序列號,材質,原創標誌。

機芯圖則是另外一隻Ref.17013提供,可以看到石英機芯被金屬甲板有序的保護著,並做了修飾打磨,與平常的石英機芯相比高几個級別,另外在Cal.5035機芯上我們可以看到與其他石英表完全不同的驅動裝置。勞力士竟然保留了擒縱機構!

勞力士並沒有採用日本石英表的石英電路直接控制步進馬達驅動錶針的設計,而是完整的保留了擒縱和傳動機構。

採用了步進馬達驅動。擒縱叉每一秒擺動一次,造就了勞力士石英獨一無二的馬蹄聲似的滴答響聲PS:真的很大聲,聲音主要來自擒縱。

雖然精工當時也做了很多石英機芯機芯,但相對以量產式粗造為主。同一時代論做工和論精準只有歐米茄著名的Megaquartz 系列超高頻2.4MHZ的Cal.1516能夠與其相比。

勞力士自產5035機芯,11鑽,天文台認證,步進式馬達驅動,溫度補償裝置,快慢調節裝置。

可以看出勞力士在石英表領域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在石英浪潮下勞力士也做出很優秀的測評,雖然現在看來有些難以置信但這種歷史問題也得正視。

更多腕錶資訊還請您點擊文章上方的「關注」,每天五分鐘帶您了解腕錶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dgPN2wB8g2yegNDL6k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