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驅動的朗逸,攪局新能源市場的德系純電

2019-09-26     功夫AUTO

無論是人口基數還是整體表現,國內市場的整體規模已然成為全球市場的重頭戲,尤其在新能源市場更是如此。

以當下的純電動車市場為例,自主品牌和我們熟知的合資品牌,甚至特斯拉這種定位高端的造車新勢力無一不對中國車市虎視眈眈,一時之間競爭可謂相當熱鬧。

而就在8月份,上汽大眾宣布e-Lavida朗逸純電上市。

對於朗逸這款轎車,國人自然是再熟悉不過,常年拿下轎車銷冠且口碑極佳,其純電版車型能否延續燃油版的輝煌更是令消費者十分好奇。

9月22日,在廣州珠江新城,功夫汽車參加了e-Lavida朗逸純電的上市品鑑會,關於這款新車的期待與疑惑,都在這次近距離接觸中,得到了反饋,和解答。

不是朗逸外形的電動車,是用電驅動的「朗逸」

功夫汽車最期待的便是本次品鑑會的試駕環節,也是我們揭開e-Lavida神秘面紗的關鍵所在。

試駕路線是從珠江新城開往廣州大學城,整段行程覆蓋了車水馬龍的CBD與寬敞開闊的遠郊等多種路況,讓我們有機會體驗不同環境下e-Lavida的表現。

對於朗逸這款燃油車,即便不去試駕也可以猜到其操控表現,無疑是比較典型的德系風格,上手給人安心可靠的感覺。

事實上,在試駕過程中,功夫汽車發現e-Lavida動的操控感受與燃油版非常相似,但表現更為輕快。起步與加速都完全沒有拖後腿的現象,在官方宣布的數據其完成50km/h加速只需要3.4秒,所以其性能與燃油版是旗鼓相當的。

而且即便碰上過彎路段,e-Lavida也可以保持比較穩定的過彎姿態,位於底部的電池系統並不會給整車造車額外負擔。

值得一提的是,e-Lavida的電池系統設計形狀為土字形,這種設計一方面可以使電池系統與底盤貼合,有助於提升e-Lavida過彎、加速等表現;另一方面也最大化的實現了與燃油版空間表現上的一致,整車架構、乘坐乃至後備廂空間,都與燃油版完全相同。

此外,e-Lavida的避震拉拽彈簧的作用力相當到位。

日常行駛車身的隨動性上佳,小幅振動全都只需彈簧一次伸縮做功,大幅顛簸也能被底盤儘可能的吸收,很好的平衡了駕駛與乘坐兩方面的用戶體驗。

而動力表現上,e-Lavida同樣可圈可點。這款車搭載了一台100kW、290Nm的電動機,放電邏輯偏重持續性,輸出能長時間維持在最大功率的80%左右。

日常行駛中、低速的爆發力不錯,車速70km/h以上繼續提速與初段沒有什麼差異。

278km續航里程,不要「最好」,就要「剛好」

說完了期待,再來說疑問。相信關於e-Lavida,消費者最大的疑惑在於續航。

278km的續航到底夠不夠用?在功夫汽車看來,朗逸對於續航里程的追求不是「這樣最好」,而是「這樣剛好」。

e-Lavida工信部續航278km,確實只相當於兩年前市場的主流水平,在市場上電動車續航里程齊刷刷超500km的今天,這個數據似乎太「保守」了。

但落實到實際用車場景,到底有無盲目追求高續航的必要?

從電動車主流消費城市出行數據來看,北京消費者一天平均出行里程在26.4km左右,上海為22.8km,朗逸純電278km的續航里程完全能夠滿足日常出行使用,作為城市代步工具並無短板。

況且e-Lavida的這個278km在實際用車中很實在,相當實在,路況好還能超過這個數據。

另一方面,出色的能量回收系統是e-Lavida的又一大亮點,這套能量回收系統能有效的提升能量利用率,並且不會影響到剎車性能表現。

在品鑑會上,一位長途試駕過e-Lavida的媒體老師與我們分享了他的心得。在試駕過程中,他體驗了一種特殊的路況——山路。由於經過一段較長的下坡路,到達低處時,續航里程竟然比下山前還要高了一些。

對朗逸純電的受眾群體來說,TA的續航能力確實不是同類電動車中最好的,但滿足活動半徑不大的日常通勤需求,反而無比合適,這正是其想要實現的「剛剛好」。

功夫拍案

朗逸純電這樣一款電動車,特點非常鮮明:它的續航能力並不出眾,大眾工程師也坦然承認了這一點。但在實際體驗中,其續航水平的可靠性超出了我們的預料,反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另外,相比於傳統朗逸更出色的駕駛體驗是無法忽視的優點,實打實的續航能力和不受影響的車內空間則是相對其他同類車型的優勢所在。

e-Lavida朗逸純電的到來,代表著上汽大眾已經吹響了全面進軍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號角。可以肯定的是,德系純電攪局新能源市場,朗逸純電僅僅是一個開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GRa_bm0BJleJMoPMiAO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