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網絡(我們尊重原創,尊重每一位創作者的辛勤付出,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王羲之的「斷連」功夫。古人云「筆筆斷而筆筆連」方為妙境,這是古人對草書用筆的描寫,比如還有筆斷意連等等。草書作為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連與斷方能體現草法的節奏、氣勢、氣韻等,「斷」與「連」是草書用筆上難點之一。
本文以王羲之《遠宦帖》為例,談談草書用筆的「斷」與「連」。此帖為王羲之晚年所作,是王羲之草書的代表作品,《遠宦帖》用筆細膩豐富,動作節奏鮮明,幾乎在每一線條內都有明顯的折頓提按,線形稜角突出,塊面效果強烈,用筆的來龍去脈交代得非常清晰,體現了王羲之草書線條的豐富性——用筆中的圓轉、方折、連帶、割斷、輕重、提按等對立因素在起筆、收筆、運筆過程中的運用與變化。
其次,結構與章法方面的大小錯落、左右穿插、上下移位等因素,也增加了字勢的運動感,顯得虛活靈動,生機盎然。王字筆法的豐富多變由此可見一斑。
《遠宦帖》中的連接方式有實連、虛連、搭連和綜合連四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