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北京五棵松體育館,中國男籃首戰象牙海岸隊,上半場29:29打成平局的形勢讓人捏了一把汗,好在下半場經過拼搏扳回了不利勢頭,最終以70:55的成績取得「開門紅」。在這之前,可能很多觀眾看了半天,也還在納悶:「象牙海岸」是個國家嗎?它在哪裡?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地球上現實版存在的「象牙海岸」
先來看一幅地圖:
找到沒有?看到了吧,象牙海岸是西非的一個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國家,它全名叫:象牙海岸共和國,我們初中地理教材中以前叫「象牙海岸」,1986年1月1日起改名。
象牙海岸東接加納,南臨幾內亞灣,西及賴比瑞亞和幾內亞,北鄰馬里、布吉納法索,曾是西非最富裕繁盛的國家之一,但1985年後,由於政治腐敗,加上缺乏改革,國內的騷動、2002—2011年間的內戰,更使經濟一蹶不振,淪落為一個貧困的國家,不過現在正在慢慢恢復。
2011年2月25日,大批象牙海岸民眾逃離戰亂地區(新華社)
國土面積:32.24萬平方公里,比我國的雲南省面積小一點。海岸線長約500公里。
中心城市:亞穆蘇克羅(Yamoussoukro)是象牙海岸政治、行政首都,阿比讓是經濟首都,全國最大城市,也是西非地區金融貿易中心,西非最大的海港,馬里、布吉納法索等內陸國家的進出口貨物都靠這個港,阿比讓市有一座大型現代化國際機場,可起降波音747等大型飛機。人口近500萬,其中外籍人約占三分之一。
象牙海岸政治、經濟首都位置
象牙海岸經濟首都阿比讓
人口數量:2490.58萬(2019年),相當於我國的台灣省人口。
經濟實力:GDP總計 430.07億美元(2018年,國際匯率),相當於我國四線地級市總產值。人均GDP1715美元(2018年),在非洲國家中算好的了。
它現在是個移民國家,但壞就環在移民政策上。
象牙海岸長期是法國殖民地和勢力範圍,法國在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建設了西非最完善的交通網路,再加上當地盛產象牙、可可和咖啡等,經濟條件不算太差,1960年獨立後,象牙海岸實現了經濟騰飛,很快就成了西非最富裕國家之一,在當時,整個象牙海岸也才800萬人左右,是典型的小而富國家。
但好景不長,在開國總統博瓦尼「國門洞開」移民政策下,周邊那些吃不上飯的穆斯林和難民瘋狂湧入,加上這些外來移民特別能生,沒過多久,象牙海岸的民族結構徹底逆轉,外來移民反而占據主導地位,最後成功「鳩占鵲巢」。短短10年時間,人口從800萬增長到1400萬,再從1400萬增長到2000多萬。這徹底拖垮了國民經濟發展,國家陷入長期動盪,經濟遭到極大的破壞。不到30年,象牙海岸就由盛而衰,重回貧困。
街頭擺攤的象牙海岸婦女
一個得天獨厚的地方
象牙海岸有「西非明珠」之稱。
可以說它占據了西非最好的地段,除了西北、西南多山地外,內陸多為海拔400米以下平原和低高原,沿海地勢低平,多紅樹林沼澤、沙洲、潟湖;熱帶氣候使這裡雨量充足,物產豐富,木材、可可和咖啡是主要的出口產品,其中可可生產和出口居世界第一,境內還有豐富的鑽石、黃金、錳、鎳、鈾、鐵和石油等礦藏。
它還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比如科莫埃國家公園、塔伊國家公園、寧巴山自然保護區和亞穆蘇克羅和平聖母大教堂。前三者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歷史城鎮大巴薩姆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亞穆蘇克羅大教堂
風俗:象牙海岸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婚俗。居住在象牙海岸東南沿海的埃布里埃族主體民族之一,實行一夫多妻制,習慣認為多妻是富有的標誌。按習俗,與丈夫生活時間最長者,則最受丈夫的寵愛,其地位和權力也居群妻之首,成為「第一夫人」。如果丈夫再娶,須徵得她的同意。
體育:足球是象牙海岸人最喜歡、最普遍的體育運動,這個我們在世界盃上見過,為什麼籃球還這麼厲害,原因不明。
象牙海岸市場
與中國的關係
象牙海岸獨立後參照宗主國法國實行的是資本主義政體和經濟制度,共和總統制,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1983年3月與中國建交,近年來兩國經貿往來密切,2018年雙邊貿易額21.4億美元,同比增長15.9%。中方主要出口機電產品、紡織品和高新技術產品,進口農產品、錳礦石、棉花等。至2018年,中國對象牙海岸全行業直接投資累計8.7億美元,中國企業在象牙海岸新簽工程承包合同額20.3億美元。
資料整理/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