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8年,月薪只有4000:為什麼越努力越糟糕?因為缺少這2種思維

2019-09-02     彪悍貓先生

前公司技術部有個同事小A,兩個月前曾電話諮詢了我個事情,說自己工作8年了,月薪還是只有4000塊,自己工作一直認真負責,也很努力,從來沒有出現過啥大錯誤,領導對他的付出不僅不當看不見,還升職加薪了一大批95後新員工,就連才新來公司兩個月的同事小B,工資都比他高了。

接著他又很是抱怨的給我說:「我在公司這麼久,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為啥我的努力這麼沒用呢?為啥現在我還在公司的基層拿基本工資?領導難道就沒看我努力過?沒看我挑燈夜戰的加班嗎?

聽完同事小A說的後,我就明白了,他這是陷入一種系統困境,我給他說了個例子:

我們普通人,要想像鳥一樣在天上飛翔,你覺得他天天去練輕功也好,練習鳥兒的動作也好,你覺得可以成功嗎?肯定不行,因為你沒有翅膀,也不能克服地球引力,所以你僅憑自己,無論怎麼努力練習都是無效的,而且越努力越會誤入歧途。

那努力就沒用嗎?

努力肯定有用,只是需要選擇外部解決方案,你得為了「飛翔」這個目標,轉換思路向其它角度去努力,比如利用滑翔傘。

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人卻實很努力,但他們努力的只是一個點,認為自己在這個點上,只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再加上吃苦耐勞的意志力,就會有高回報。他們陷入了僅憑一已之力,徒手練習「飛翔」的困境中,結果卻是越練越慘。

所以,從大的局面來講,投入的時間並不能和成功直接劃等號。我們平時的工作也是一樣,你努力的成果,並不能用工作時間長短來衡量。

同事小A恍然大悟,他明白了自己是陷入了系統困境,很多事情越努力越是在消耗自己和公司資源,自己做了很多無效努力。

其實同事小A遇到的這個問題,很多人也

遇到過或正在遇到,有這個煩惱的人,我簡單概括來說,就是四個字:不會思考。

01

線性努力有很大的局限性

要儘快掌握複利增長思維

線性思維是一種直線、單維度的思維模式。可以簡單來說就是單細胞思維。

舉個最通俗的例子:

我表哥以前是省籃球隊的,經常會給我聊一些他們訓練的事情,我很早就知道,一個籃球運動員,每天訓練投籃1000次,他的球技大概可以增長1%,但如果想讓球技增長100%,解決方案並不是讓他每天訓練投籃10萬次。

多訓練投籃9.9萬次屬於線性努力,並不能讓球技多90%的線性增長,反而會把這個球員累死。

再比如,我接抖音短視頻製作賺外快,一條短視頻賺1000塊錢,一個月接10條,一年可以賺12萬。

如果我一個月接100條抖音短視頻來製作,是不是年收入就能做到120萬?

顯示不是,反而可能年收入從12萬,變成了5萬,甚至是2萬,因為僅靠我一個人,一個月接100條短視頻來做,根本無法完成,不僅會賠違約金,還會影響我個人信譽,口碑會越來越差,客戶會越來越少。

很多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在試圖通過線性努力獲得線性增長,但結果卻並不好。

線性增長思維

我剛入行做CG影視動畫的時候,月薪5000,經過不斷努力,技能起來起來熟練,月薪3個月就漲一次,一年就漲到了1.8萬。

於是我第2年又繼續拚命干,第三年也更努力的工作了一年,這個時候工資卻沒怎麼再漲了,始終就維持在1.8萬-2萬之間,甚至第3年開始,我發現我很熟練的技能正在慢慢被一些新來的超越,這樣的話我就不得不面臨被替代的風險。

為什麼我超努力,反而情況更差了呢?

我總結了一下:

第一年,我只要努力,那個技能的增長速度就會很快,收入也直線上升。

第二年,努力空間越來越小,因為上一年要學的基本已經可以滿足現在的需要。

第三年,空間進一步縮小,之前努力學的技能就算沒退步,但其它新人開始複製我第一年的增長,他們的上升比我快很多。

最佳解決方案是:將線性努力思維改變為複利增長思維

複利思維就是:努力A會產生結果B,而結果B又會加強你努力A的效果,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的閉環,需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努力A,不一定只是一條線上的努力,可以是N條,這對於各種平台或個人都是同樣適用。

我在工作第3年的時候,我基本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我並沒有一直停留在CG動畫製作技術上的線性努力,而是我開始學習管理、新媒體運營等方面的能力,實際上我當時這樣的決定是正確的,後來這些能力,不僅讓我對自己熟悉的CG動畫製作思路有了新的突破,製作出了一些更受歡迎的作品,而且還順利當上了運營總監。

這就是個正向良性循環,如果我一直在製作技術上做努力,可能一直都只能當個小製作人員,最多當個組長。


複利增長思維

上面說的,籃球運動員球技增長的問題,要想讓球技有更多的增長,不是一直在訓練投籃技巧上做線性努力,而是應該用複利思維,從第二條、第三條線上做努力,你可以訓練運球技能、戰術組織、突破上籃、灌籃等等,這些技能,可以讓你球技成翻倍的增長。你整體球技的增長,又可以反過來提升你的其它各單項技能。

還有我想賺更多的外快,不用一直在接抖音短視頻製作上做線性努力,同樣也可以發展第二、第三條線路出來,比如我可以減少接單的數量,只做一些精品打造我個人IP,然後把抖音短視頻製作技術、要領和運營等知識,做成知識付費的產品,通過網絡平台進行銷售。這樣不僅能賺更多外快,還可以用得到的收益通過找外包,或者招人的方式擴大製作範圍和製作數量,從而又進一步擴大收益。

所以,當一個人非常努力,但又出現進步緩慢的時候,就要認真思考一下,是不是局限在某一條線上,做無效的線性努力了,是不是可以思考用複利增長思維,可以找到第二條線、第三條線,甚至是第N條線出來,讓自己維持進步的同時,也讓每次努力的結果形成正相關影響。

02

不可忽略時間系統的延遲性

搞懂指數增長思維就能解決

時間系統的延遲性是這樣的:你現在得到的結果、收穫,是你過去的努力決定的。你現在剛剛才開始的努力,只會在未來一段時間或很久之後才會見效。

什麼是對數增長思維?

就是你剛開始的努力,會讓你進步神速,然而一但短期沒看到成果,就開始逐步放棄努力,直到進入到一個平穩的舒適區,時間一長常常會陷入無法進展或無法突破的困境。下圖就反應了這種情況。

對數增長思維

比如之前我有一個朋友想減肥,她看到另外一個減肥成功的人,每天都在跑步,於是她也開始跑步,跑了一周沒啥用,她就覺得這種方法可能不行;然後她又發現減肥成功的人都有練瑜伽的習慣,於是她又開始練瑜伽,依然沒啥用,最後她就放棄了減肥。這就是典型的對數增長思維。

後來我給她說:你現在無論怎樣努力,也無法改變你胖的現狀,不可能馬上瘦下來。

因為別人減肥成功,是別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鍛鍊的結果,你現在的開始的跑步、瑜伽等運動,不是為了現在可以瘦下來,而是為了三個月,半年,甚至一年後你能瘦下來。

很多人不明白時間系統的延遲性,所以他永遠都是對數增長思維,幹什麼都是半途而廢,比如:學習平面設計、視頻製作,練了兩個星期還做不出好的作品,放棄了;學英語,學了一個月還不能流利對話,放棄了......

解決方案是:把對數增長思維變成指數增長思維

什麼是指數增長思維?

就是一開始你的努力幾乎沒什麼效果,技能也沒什麼增長,但當你持續的努力到了某個時間點之後,就會很顯著的給你帶來回報。可以從下圖反應出來。

指數成長是一種漸入佳境的高效努力模式,衝上去的曲線越陡峭,證明你的努力效果越明顯,回報也越高。

指數增長思維

很多自己創業過的人,也能很明白這個道理,你自己開了個公司,可能在前1年、2年內都沒啥回報,都是一個黑暗期,你面臨業務無法開展,沒有客源,人事不穩定,資金無法周轉等各種困難,但你和你的團隊並沒有因此被困難打敗而放棄,敖過了很長一段黑暗期後,終於在某一年,你這家企業的業務量開始越來越大,利潤也越來越高,終於開始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最終在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有部國內很火的動漫電影「哪吒」,它的製作公司就是這樣的,哪吒製作公司的負責人叫「餃子」,也是電影的導演,2008年國內動漫大環境並不好,餃子的公司成立後,沒有人願意去投資動畫電影製作,即使有也基本都是騙子,但他並沒放棄,一直靠接外包製作把公司養活,但他和團隊並沒因此放棄,直到彩條屋老闆找到他後,才開始做哪吒這部電影,而且製作過程又經歷了5年時間,最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近50億的票房回報。

然而餃子的公司從成立到電影上映的這10年時間,他的公司可以說幾乎沒什麼大的收入,一直都處於接外包勉強過活的境地,這相當於曲線很平穩在底部運行很10年,在10年後才開始突破零界點,像一支穿雲箭一樣直衝雲霄。

所以,企業成長、個人成長、科技進步等就屬於指數增長思維。這裡的核心就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有一段很長時間的黑暗期,可能看不到希望,可能你感覺在受各種折磨,但只要能敖過去,就能進入到「強者恆強」的地步,就能開始進入到另一個高的增長階段。

最後,還有一點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你用什麼思維解決自己的困難,一定要順勢而為,不要去做和時代發展、技術進步相逆的事情。

比如別人在用信息量和流量更大、資源更多的平台做事,你卻還在用自己的小平台做;比如別人在用更高級,更有效的工具做事,你還在那研究怎麼去用傳統的、都快被淘汰的工具,即使你研究得非常牛逼了也沒用啊,因為和別人根本沒在一個級別上競爭,你還在研究刀劍,人家已經在用雷射武器和你乾了,一但遇到這樣的疊代風險,你無論什麼思維的努力也無濟於事了。

很多人越努力越慘,都是因為不是從一個系統的角度去思考,希望大家在今後的日子裡都能經常思考。努不努力,看我們自己,努力能起到多大作用,看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競爭格局。

END


本文來源:公眾號 @彪悍貓先生, 作者懸崖上的貓。

這裡是100萬職場人的逆襲驛站,運營者懸崖上的貓,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o/FYOaCW0BJleJMoPMZMrT.html